高中文言文的學習對于我們學生來說一直都是比較枯燥、乏味的課程,本周我們學習的是選自《論語》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為了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體現語文有意思主題,穿越古今時空,傳承華夏文明,我們排練了情景劇古今對話----《論語》。
《論語》
一、課堂環節設計
1、課堂設計,以課文為基礎
本周我們學習的是選自《論語》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這篇文章,這篇文章主要内容是孔子引導學生各自談談各自的志向,然後弟子分别闡述自己的志向,最後孔子評志的過程,是以對話的形式寫的,在以課文内容為基礎的前提下,讓學生扮演不同角色,以情景劇的形式展現出來,在演的過程中,學生需要不斷的去閱讀文本内容,揣測每個人物的人物性格,然後以自己的語言和肢體動作演繹出來,演的過程其實就是學習的過程,學生們在演的過程中将課文内容熟記于心,其他同學在觀看的過程中也會因為這種新穎的形式而格外感興趣,在情景劇中還設計了全體學生共同背誦的環節,讓其他學生也随時精力集中,随時參與課堂。
把課堂還給學生,增加學生的參與度
本堂課從制作道具到闆報設計到場地安排到投影設備調試到排練到最後演出,全程學生參與,文中曾皙用的瑟,是同學們用電子琴包裝改造出來的;夫子及弟子們的頭帕是學生們用不穿的舊衣服一針一線縫起來的;孟子拿的古書,是同學們用不用的廢紙一點一點粘起來圖上色的;闆報是同學們一筆一畫寫上去的;場地是同學們齊心協力安排出來的;投影設備是學生現學安裝調試的;他們做道具時的認真仔細;他們排練時的小心謹慎;他們安排場地時的井然有序;他們調試設備時的一絲不苟;他們演出時的傾盡全力;無一不透露出他們的優秀他們!他們是最棒的!
在參與中體會學習的快樂,感受語文的有意思
通過本次情景劇的表演,同學們在學習中體會快樂,從快樂中學習語文,在最後的回顧課文内容環節中同學們的踴躍回答是對本節課内容知識掌握的最好的诠釋!
課堂反思
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共同努力下本次語文有意思課堂完美結束!但是在本次課堂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接下來我根據本次課堂反思一下存在的問題:
時間把控問題
在表演的過程中,學生們的語速較快,導緻排練時20分鐘左右的演出時間被縮短到了15分鐘左右,語速較快導緻這堂課的節奏有點趕;
表演時的情感不夠飽滿
在表演的過程中,學生由于緊張導緻情感及動作展現的不夠飽滿,在排練的過程中學生們反複揣摩每個角色的人物性格,情感及動作,反複練習,但是在真正表演的時候沒有完全展現出來;
ppt中應将最後回顧課文内容的重點知識展示出來
在最後回顧課文内容的環節中,由于黑闆上面有設計的闆報沒法在黑闆上闆書,所以在回顧重點知識的時候隻是帶領學生梳理了,沒有将重點知識,橫向遷移等知識點呈現在黑闆上,所以這裡應該是提前将知識點做到ppt裡,邊回顧知識點邊以ppt的形式展現給學生,效果會更好一些!
三、總結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同學們的付出和努力我看在眼裡,喜在心裡!他們的優秀就像埋藏在泥土裡的金子,總會閃閃發光!從排練到真正演出他們的一絲不苟,你們的積極配合,你們的多才多藝讓我眼前一亮!相信他們是最棒的!!未來可期!加油吧少年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