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易公開課
原文|風靡全球20年的網紅神器,我勸你千萬别碰
有種東西,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或多或少接觸過。
不止如此,網紅的推薦還它一時風靡。
然而,央視曝光卻把它推上了風口浪尖。
它,就是軟泥玩具。
各種款式的軟泥玩具 / 《央視每周質量報告》
節目曝出前,某商城平台售賣13188種黏土玩具,銷量最高的每月能賣超過8W份。
從孩子玩的橡皮泥、水晶泥,到網紅産品史萊姆,都屬于軟泥玩具。
種類非常多。
号稱”安全無毒“的龐大軟泥家族,卻藏着緻命危險。
01
所謂的安全
背後卻是劇毒
幾乎所有商家都把“安全無毒”、“食品級”這樣的字樣印在軟泥玩具包裝外面。
有的還特意打出“歐盟認證”這樣的字眼。
可售後評論區卻一片“狼藉”。
很多産品完全不是商家描述的那樣“無害”。
“孩子玩過水晶泥之後過敏了,手指褪皮,十多天都沒有好。”
“東西太黏了,沾到小孩滿手都是。”
“孩子玩過之後皮膚過敏。”
“軟泥不僅粘手了,還掉色。孩子随手就塞進嘴裡吃。雖然标注的是食品級,但是味道太大了,令人擔心。”
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發起的“軟泥玩具消費習慣”的調查中顯示,在100個樣本中,超過90%的消費者注意到孩子會把軟泥放進嘴裡,或者玩過之後不洗手,直接舔手指,拿東西吃。
家長的擔心并不多餘。
軟泥玩具的制作過程中不僅要添加色素和膠黏劑,還要添加大量硼砂和防腐劑。
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開展的“軟泥實驗”抽查了17個品牌的17款産品,其中16個檢測出了“硼元素”。
這17款産品從十幾塊到六十幾塊都有,其中也有一些耳熟能詳的品牌。
為了增加軟泥的延展性,幾乎所有産品都要添加硼砂。
網紅産品史萊姆(Slime)的DIY原料也脫不開它。
可硼砂——四硼酸鈉,廣泛應用于殺蟲劑和清潔劑的制作。
如果人體攝入過多,會引發多髒器積蓄性中毒。
少量有毒物質在人體内可以自行分解,硼砂卻不是。
硼砂進入身體,和胃酸發生反應後産生硼酸,在人體内積存,阻礙消化酵素,進而導緻急性中毒、腹瀉、嘔吐、休克等不良後果。
國家明令禁止食品中添加硼砂,隻要有添加,就沒資格說産品是食品級。
然而抽檢的17款軟泥,13款硼元素遷移量都超标。
除了硼元素之外,17款産品中還有4款防腐劑和殺菌劑超出标準。
軟泥玩具有毒這件事情,已經闆上釘釘。
02
有毒的軟泥,危害巨大
2017年,一名來自美國加州的23歲女孩開創了風靡全球的“史萊姆”風潮。
史萊姆風潮開創者Karina Garcia
一年多的時間裡,她不斷上傳各種自制軟泥的視頻。
這些軟泥小到一掌可以握住,大則大到半人大小。
Karina Garcia Youtube個人主頁
光是靠着賣“史萊姆制作”的書錢,她就買了棟房子。
制作原料中很重要的一個配料就是硼砂。
很多人學做史萊姆,但市面上怎麼也買不到硼砂。(因為硼砂屬于有毒化學品,不允許在美國市面上售賣)
于是他們就把目光轉向了洗發水、洗滌劑這類含有硼砂成分的清潔劑。
制作方式很簡單,隻要把原料放在容器裡面,加水混合就能做出透明光滑的軟泥。
一時間,史萊姆軟泥被捧為“解壓神器”。
然而,濫用化學産品十分危險。
英國曼切斯特發生過一起燒傷事故,受害的孩子皮膚紅腫,還伴随嚴重脫皮的症狀。
美國也有類似事件。
拿膠水和清潔劑自制史萊姆軟泥後被燒傷的孩子 / 環球網
自制史萊姆容易燒傷皮膚,誤食更會危及到生命安全。
我們身邊,史萊姆成品和史萊姆DIY套裝也極其常見易得。
幾乎所有校園附近的文具店都有史萊姆熱賣。
圖片來源:山西晚報
從手工套裝到半成品到成品,最大程度地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
套裝裡面有空瓶、膠水、硼砂、亮片、色素粉等。
半成品含有做好的水晶泥、硼砂、亮片等裝飾材料。
成品則更好看,裝在瓶子裡的軟泥色彩鮮豔,比自制的要好看很多。
可惜,這些商品多是“三無産品”。
這麼多種類的史萊姆産品,50%以上沒有标明産品成分和廠商名稱,卻特意注明“無毒無害”。
單獨售賣的硼砂水更簡單,商家隻在瓶外貼着“硼砂水”的簡單标簽。
使用說明、安全警告、意外處理方法一概沒有。
這樣簡易的包裝,含糊地“提示”,根本沒有起到提醒作用。
直接導緻軟泥玩具誤食幾率非常高。
去年,江蘇宿遷一個12歲的小學生誤食了史萊姆DIY套裝中的硼砂,中毒住院。
廣州一個8歲女孩和一個1歲男嬰也因為重複利用了裝過史萊姆材料硼砂的杯子喝水,出現了嘔吐等症狀。
北京某科學院從事化學研究的研究員介紹:
“上世紀70年代末,人們就發現硼砂會引發高緻癌率,各國均嚴禁在食物中添加硼砂。”
硼砂毒性很強,1-3克就會讓成人受到危害,15克足以緻成人死亡。
嬰兒和孩子能夠承受的劑量更小。
孩子誤食,後果不堪設想。
長時間觸摸後,硼砂還會從皮膚滲透到體内,對肝、肺産生不良影響。
有毒的軟泥玩具大面積風靡,有國家已經開始管控這類玩具。
丹麥環保局研究發現,所有經過調查的軟泥玩具都會釋放高濃度的二甲基甲酰胺。
這種成分會導緻肝損傷,以及對兒童眼睛和呼吸道具有短暫刺激性。
孕婦如果觸碰到這類軟泥玩具,很可能會間接傷害到未出生的嬰兒。
看似能培養孩子動手能力又能幫成年人解壓的神器,背後的風險卻是緻命的。
03
避免受傷害
最好的辦法就是不碰
作為消費者,能做的就是不輕信包裝上帶有廣告營銷性質的宣稱。
比如“安全無害”“食品級”一類的字樣,還應該仔細地檢查成分表中的原料種類和含量。
牢記,隻要用了硼砂,就沒有資格宣稱自己是食品級。
同時,監護孩子使用,不要讓軟泥玩具輕易入口,各類化學物質對兒童的影響要更加明顯和深遠。
玩完軟泥一定要立刻洗手。
所有這些小心翼翼其實都不夠,總有一些意外情況發生。
在玩軟泥玩具這件事情上,最好的預防就是隔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