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夏天又來了,每年這個時間,空調就非常好賣。不過,市面上的空調産品,款式卻非常多,價格也有很大區别,如果消費者對空調不了解,很容易就被商家“忽悠”,白白交了“智商稅”。
前陣子,我有個朋友在買空調的時候就遇到了問題,他向我請教:“同樣是1.5匹的空調,有的賣兩三千元,有的卻賣四五千元,到底區别在哪?買哪一種好用?”還好我以前跟空調銷售讨論過,今天特意跟大家說說:
其實,區别隻有三個!
第一:參數不同
空調的參數,無非就是這幾個:制冷量(也就是我們說的匹數)、循環風量、噪音值、耗電功率(又與能效等級挂鈎)。
制冷量的大小,直接決定了空調的制冷能力,制冷量越大,空調的制冷能力越強勁,匹數也就越大。不過,如果同樣是1.5匹的空調,制冷量都是3500W左右,除非空調産品存在“虛标”的情況,否則制冷能力都一樣,買便宜的性價比更高。
循環風量,也就是空調的出風量大小,同樣是1.5匹的空調,便宜的空調,出風量往往比貴空調小一些。比如說有的循環風量為600m³/h,有的是700m³/h,風量大的,制冷速度更快,自然也更省電,給我們帶來的舒适度也更高。
耗電功率,反映的是空調的耗電量,相同匹數的兩台空調,耗電量低的,能效比高,能效等級低,更省電節能。同樣是1.5匹的空調,賣兩三千元的,可能是二級能效、三級能效,而賣四五千元的,都是一級能效(甚至超一級能效)。
噪音值,如果空調運行噪音太大,對我們的生活休息都有很大的影響。同樣是1.5匹的空調,便宜的,噪音值往往都比較大,比如說超過40~50dB,而貴的,抑噪技術更高,噪音值可能隻有30dB~40dB。
第二:質量不同
同樣是1.5匹的空調,外觀都差不多,但四五千元的貴價空調,質量往往會比兩三千元的更好一些。質量好的空調,空調性能好,使用壽命也更長,不容易壞,我們也能省下不少維修費。
貴的空調質量之所以好,主要好在這幾個方面:壓縮機、換熱器、節流裝置。
壓縮機,作為空調的“心髒”,對空調性能的影響最大,壓縮機性能越好,空調運行就越給力。一般來說,便宜的空調,壓縮機都是普通的壓縮機,性能差,而且還是定頻的;貴的空調,都是使用大牌子壓縮機,性能出色,運行穩定,用的都是變頻技術。
變頻空調,在舒适度,噪音值,恒溫性等方面,都比定頻空調更出色,所以,價格貴一些也很正常。
換熱器,是空調能夠實現制冷降溫的重要部件,換熱器堆料越足,空調的換熱能力越強勁。兩三千元的便宜空調,在堆料上,往往都不如四五千元的貴價空調。比如說便宜空調,銅管數量少,隻有單排、1.5排的銅管,而貴價空調,銅管數量足,基本都是雙排銅管,外機重量沉甸甸的。
節流裝置,主要起到調節制冷劑流量的作用。好的空調,往往會用到電子膨脹閥這種節流裝置,對制冷劑的流量變化控制得更精準;而便宜的空調,用的可能還是毛細管節流器,冷媒流量控制不精确,空調的性能也會大打折扣。
壓縮機、換熱器、節流裝置,光是這三個方面,空調的成本就可以相差1000元。
另外,空調的外殼工藝,也會影響它的價格和質量。有的空調,外觀設計别出心裁,外殼塗層和制造工藝更好,機器在抗氧化抗腐蝕、耐磨耐刮耐髒污等方面都更加出色,自然價格會比普通的空調更貴。
第三:功能不同
市面上的空調,功能其實都差不多,比如說最基礎的制冷、制熱、除濕、淨菌自潔功能,兩三千元的空調基本都有,但有一些“進階”功能,隻有高端空調才有。
比如說新風功能,在空調裡加裝了空氣淨化濾芯,可以在制冷的同時,實現換氣。又比如說什麼3D環繞風、無風感、輕離子淨化、智能AI控制、多循環送風、控溫控濕功能等等。這些“花裡胡哨”的功能,都是兩三千元的空調能夠賣到四五千元的主要原因。
從商家的角度來看,帶有這些功能的空調,都加入了很多技術,所以空調更好用,能夠提高我們的使用體驗,給我們帶來更高的舒适度,所以價格賣得貴,是“合情合理”的。
空調怎麼選購?
其實,空調真的是越貴越好用嗎?我們在買空調的時候,真的有必要買高端空調嗎?抛開品牌不說,同樣是1.5匹的空調,兩三千元的和四五千元的,真正區别就隻有上面提到的三個。
個人認為,空調其實并沒有必要買太貴的,賣四五千元的“高端空調”,功能确實更豐富,但這些功能,我們不是經常使用,往往是商家為了提高空調售價,專門面向高端消費者而增加的“智商稅”功能罷了。
一款空調,隻要它同時滿足“大牌子,變頻,參數還可以,用品牌壓縮機,有雙排銅管,用電子膨脹閥,基礎功能齊全”這些條件空調怎麼買都不會差,怎麼買都好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