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高職生就業的優勢和劣勢

高職生就業的優勢和劣勢

教育 更新时间:2024-11-26 09:37:33

高職生就業的優勢和劣勢?■ 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現狀2015 年 -2019 年,全國高職高專畢業生分别為 322.29 萬人、329.81 萬人、351.64 萬人、366.47萬人、363.81 萬人, 基本呈現遞增趨勢2019 年全國高職院校共擴招 116 萬人,意味着2022 年畢業生人數将達到曆史新高雖然高職院校畢業生人數增加,崗位需求卻在減少,就業競争逐年加劇通過近三年某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數據來看,畢業生就業現狀不容樂觀,主要表現為就業簽約率降低、毀約率增高,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高職生就業的優勢和劣勢?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高職生就業的優勢和劣勢(高職院校90後大學生就業觀探析及引導)1

高職生就業的優勢和劣勢

■ 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現狀

2015 年 -2019 年,全國高職高專畢業生分别為 322.29 萬人、329.81 萬人、351.64 萬人、366.47萬人、363.81 萬人, 基本呈現遞增趨勢。2019 年全國高職院校共擴招 116 萬人,意味着2022 年畢業生人數将達到曆史新高。雖然高職院校畢業生人數增加,崗位需求卻在減少,就業競争逐年加劇。通過近三年某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數據來看,畢業生就業現狀不容樂觀,主要表現為就業簽約率降低、毀約率增高。

■ 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觀念分析

就業觀念是個人對就業的反應性傾向,可以反映個人職業選擇時的認知,主要包括有關就業的意識、态度、想法,态度決定行為,什麼樣的就業觀就必然會有什麼樣的就業行為。從近幾年大學生就業情況來看,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觀主要存在的問題有:

(一)求職功利化傾向

職業選擇是大學生在職業生涯中必須要面對的關鍵環節,反映出他們對未來職業的價值觀傾向。随着大學生自我主體意識增強,他們在求職過程中更關注個人利益的實現,一味地追求高薪酬、大城市,講求高端就業;或者追求工作穩定,迷信公務員、企事業單位等“金飯碗”“鐵飯碗”,鮮少有人選擇去基層或欠發達地區。

(二)對初次就業的期望值過高

很多高職院校畢業生,他們在就業時常常追求“一步到位”,要求絕對安穩,始終将眼光盯在大城市、大公司、高薪水上,不能接受“先就業,後擇業”這種通過正當職業流動逐步實現自我價值的思想理念,因而,在求職中屢受挫折,逐漸産生“懷才不遇”的消極情緒,進而不積極主動争取,影響個人的正常就業。

(三)社會奉獻意識淡薄

現今,不少大學生的家庭環境優越,從小生活在父母的保護傘下,習慣于将責任推給父母,雖知識水平較高,但因為還未真正進入社會,所以社會經驗有限,對自身的認知有限,還不能準确意識到自己的社會使命。有資料顯示,近年來的“公務員熱”實際上是大學生追求體制内較好的工資待遇、工作安全穩定且壓力小的體現,與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關聯不大。

(四)就業反應敏感度下降

通過調研某高職院校近三年的畢業生後發現,超過 50% 的學生認為找工作的理想時間是在畢業當年的 3-6 月,個别學生甚至認為畢業後半年至三年内找工作比較理想。在與學生進行個别訪談時,部分學生表示因對未來還沒有規劃好,因此畢業不急于工作。某高職院校近三年的畢業生就業數據顯示:畢業生簽約率、正式就業率呈下降趨勢,同時毀約率增高。這一變化說明,畢業生在就業時間上較之前有延遲的趨勢,從而也反映出其就業反應的敏感度有所下降,“慢就業”現象日益凸顯。

■ 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觀存在問題的成因

(一)社會多元價值觀的沖擊

由于我國正處在經濟轉軌、社會轉型的加速期,各種觀念、價值取向相互碰撞、交融,形成價值觀多元化,影響着社會大衆的思想和行為;而自媒體的逐漸普及,使得大衆獲取信息的渠道也更加多元,對公衆價值觀塑造産生了重要影響。當代大學生由于心智還不夠成熟,社會經驗和閱曆尚淺,更容易受到多元價值觀的沖擊,少數大學生因此抛棄理想信念與責任擔當,價值取向、道德标準出現偏頗。

(二)學生職業認知的偏差

職業認知是指個人對将要從事的某種職業的基本認識,準确清晰全面的了解職業的基本内容、薪酬待遇、發展前景,有利于在就業時做出正确的判斷和選擇。職業應該不隻是飯碗,更是體現個人價值、展示個人能力的平台。但現今多數大學生過于看重職業給予的經濟收入,忽視職業本身的發展潛力、社會價值以及個人的價值追求。很多學生在高考填報志願時隻考慮好就業、有“錢途”,沒有與自己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長等相結合,進入大學後沒有改變自身觀點,也沒有認真考慮職業生涯規劃;部分大學生的職業定位和自我認知模糊,盲目跟風選擇熱門專業;有的學生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但又沒有積極尋找解決辦法,這些都緻使部分畢業生在畢業找工作時感到迷茫無助,止步不前。

(三)高職院校引導教育的欠缺

一直以來,學校都承擔着學生就業指導者的角色。在我國,高職院校基本都設置了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引導學生規劃自己的職業發展和未來規劃。但由于高職院校專業設置的鮮明地域性或較強針對性,所設立的職業生涯規劃以朝向專業工種的單一性和模式性居多,缺乏對學生尋找自我發展的指導。同時,就業指導教師多由輔導員兼任,缺乏深厚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從業經驗,難以給學生實質性指導;而且多數學校沒有給予就業指導課足夠重視,授課形式僅僅依靠 PPT 或視頻,講解簡曆制作、求職面試等技能知識成為了教學重點,很少對學生進行思想價值層面的教育,重視能力培養而忽視就業觀教育,因此,學生在就業中容易出現就業迷茫、缺乏誠信等現象。

■ 對策與建議

(一)強化主流意識引導

受新時代多元價值觀的影響,大學生對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認識、想法都發生着不同程度的變化,需要政府和學校因勢利導,積極改善多元價值觀并存的繁雜環境,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價值導向。一要強化主流意識引導,利用網絡媒體或新媒體宣傳主流價值觀念,正向的社會輿論引導,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倡奉獻精神,強化責任擔當;二要通過打造榜樣力量,重塑大學生的價值理性。選取就業榜樣或創業模範,通過宣傳其就業勵志故事激勵大學生,營造積極向上的就業氛圍;三要及時向大學生講解最新且準确的就業信息、政策,幫助學生正确認清就業形勢,找準職業定位。同時,通過相關法律教育、誠信教育,增強大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踐行誠信美德。

(二)進一步發揮政府對就業的促進作用

一直以來,政府高度重視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出台了多項促進政策和激勵措施,比如鼓勵大學生到偏遠和艱苦地區、基層就業或自主創業等采取的優惠政策。但從高職院校學生就業的現狀看,一些政策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所以需要地方部門加大對相關政策的細化,明确政策的操作執行條例,以增強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就業吸引力。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一般不直接參與勞動力市場的運行,由市場配置社會資源。但因存在市場的不充分競争、信息不完全、外部性和不确定性等不利因素,需要政府進行宏觀調控,促進平衡。比如,高職院校畢業生到城鄉基層就業很少,有部分原因是崗位要求起點學曆是本科或受編制所限、對畢業生的吸納能力低。與此同時,高職院校雖已将創新創業教育納入學生教育體系,但仍處于探索階段,基礎相對薄弱,需要政府及相關教育部門出台更多的具有針對性的政策支持和指導。

(三)學校構建就業指導和創新創業教育新框架

高職院校需提高對就業指導工作的重視,一是根據就業形勢的最新變化,在現有的課程體系與輔導員工作中,結合專業特點、行業特性全面幫助學生認清形勢,以生為本指導學生結合自身情況及時調整。二是做好就業心理咨詢體系的精準化服務,針對不同學生對應的因就業引發心理問題,及時做好心理幹預和疏導,并做好一人一檔。除開通咨詢電話、互動平台,還要積極将咨詢引導工作融入到拓展訓練、社會實踐等工作中,進一步調動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積極性,增強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壓能力。同時,積極探索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調整創新創業理論課程體系、建立創新創業實踐教育體系,促進學生就業與創業能力的共同發展。

來源:營銷界

制作團隊

魯彬之 劉艾格 劉莉 袁丁 亮亮 靖鑫 衛東 龔儉

來源: 現代職業教育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