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中的月壤怎麼形成?國際學術期刊《焦耳》的一篇最新論文引發學界廣泛關注研究團隊在詳細分析嫦娥五号取回的月壤(以下簡稱嫦娥五号月壤)的元素和礦物結構後,發現月壤的一些活性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他們以其為催化劑,利用人工光合成技術,借助模拟太陽光,将水和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氫氣、甲烷、甲醇,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月球中的月壤怎麼形成?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國際學術期刊《焦耳》的一篇最新論文引發學界廣泛關注。研究團隊在詳細分析嫦娥五号取回的月壤(以下簡稱嫦娥五号月壤)的元素和礦物結構後,發現月壤的一些活性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他們以其為催化劑,利用人工光合成技術,借助模拟太陽光,将水和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氫氣、甲烷、甲醇。
“月壤是月球上最豐富的資源之一,月壤或月壤提取成分如果能作為月球上的人工光合成催化劑,可大大降低航天器的載荷和成本。将來也許在月球上可以就地取材,為宇航員提供生命支持,并制備燃料。”5月7日,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論文共同第一作者、南京大學教授姚穎方如此展望。
月壤的元素構成和微納結構,使其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
2021年,南京大學作為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牽頭的聯合團隊組成單位之一,獲得第一次發放的月球樣品1克。此次刊發成果的科研團隊利用其中的0.2克進行研究,發現了月壤的一些特質。
“嫦娥五号月壤來自月球表面非常年輕的玄武岩,這種礦物中富含鐵、钛等人工光合成中常用的催化劑成分。團隊采用機器學習等方法,對月壤結構進行了多次分析,發現其中钛鐵礦、氧化钛等8種晶體礦物可以在人工光合成中發揮較好的催化性能。”姚穎方說。
月壤實際的催化性能如何?研究團隊将月壤作為光伏電解水、光催化水分解、光催化二氧化碳還原、光熱催化二氧化碳加氫等反應的催化材料,發現其在光伏電解水和光熱催化二氧化碳加氫反應中,具有較高的性能和選擇性。
“在這些試驗中,我們施加了模拟太陽光,用水、二氧化碳做原料,将月壤與模拟的美國阿波羅計劃取回的月壤和地球表面的玄武岩進行對比,發現三者在光伏電解水反應中,嫦娥五号月壤産生氧氣和氫氣的效率最高。而在光熱催化二氧化碳加氫反應中,嫦娥五号月壤産生的甲烷、甲醇的效率也比其他材料要高。”姚穎方欣喜地表示,氧氣可為人類提供生命支持,甲烷是火箭推進劑的有效成分,而甲醇是有機化學品原料。
研究還發現,月壤表面具有豐富的微孔和囊泡結構,“這種微納結構進一步提高了月壤的催化性能。”姚穎方說。
将争取在未來航天計劃中搭載試驗
基于以上分析,研究團隊針對月球環境,提出利用月壤實現地外人工光合成的策略與步驟。“利用月球夜間約-173℃的極低溫度,将二氧化碳從人類呼吸的空氣中凝結分離。然後利用太陽光,将嫦娥五号月壤作為水分解的電催化劑和二氧化碳加氫的光熱催化劑,把人類呼出的廢氣、月球表面開采的水資源等轉化為氧氣、氫氣、甲烷和甲醇。”姚穎方表示,利用地外人工光合成技術,也許隻需要月球上的太陽能、水和月壤,便能産生氧氣和碳氫化合物,該技術有望借助于月球表面的溫度環境,實現低能耗和高效能量轉換。這為建立适應月球極端環境的原位資源利用系統提供了潛在方案。
雖然月球土壤的催化效率低于地球上可用的催化劑,但姚穎方表示,研究團隊還将對月壤中的有效催化成分進行分離、提煉,力求得到更好的催化效果。
不過,地外人工光合成技術究竟能否在真實的月球環境中實現,還需進一步驗證。姚穎方介紹,目前,他們正在聯合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的科研人員,争取實現地外人工光合成技術在未來航天計劃中搭載試驗,進行真實環境驗證。
來源:科技日報
頭圖:資料圖片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張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