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們講風門穴的時候就講到肺俞這個穴位,還指出風門,肺俞組合治感冒、咳嗽。
風門穴在在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而今天講的肺俞穴就在風門的下一椎體,即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三伏灸正常是分初伏,中伏,末伏,每伏大概相隔十天,有些人初伏灸了風門,有起泡,把中伏就沒法在這灸了,一般就改為灸肺俞。
肺俞穴主治咳嗽,哮喘,潮熱,盜汗,吐血,骨蒸等。
這個咳嗽,哮喘好理解,那這個潮熱,盜汗,吐血,骨蒸是什麼道理?我們接下去看。
這個解剖我們就不講了,和昨天講的風門穴沒有太大的差别,感興趣的可以去看一下。
我們直接來講下這個作用機理。
①肺俞是足太陽膀胱經穴位,是肺的背俞穴,背俞穴是十二髒的精氣,在背部輸注之處,髒腑疾病在背部反應之處,髒腑有疾按壓背俞會有疼痛、酸脹、輕快的感覺,故此内經有“按其處,應在中而痛解”的記教。
背俞是治療髒相應疾病的重要穴位,尤其是慢性甚或器質性疾病。
有“治髒者治其俞”的取穴原則。
使用背俞時,除了針刺,還應重視灸治,肺俞,即是肺氣在背部輸注之處,故肺俞主要用于治療呼吸方面的病症。如咳嗽、哮喘。不論針刺、艾灸、貼藥、挑針、穴位注射均有一定療效。
②肺主皮毛,而外邪侵襲,一般先在皮毛,故肺虛常易患感冒,過敏性鼻炎、哮喘。
③肺主皮毛,故肺俞亦治皮膚疾病,如牛皮癬、慢性濕疹、神經皮炎等,肺俞治療皮膚病是起全身性抗病作用,故還需根據病情辨證,用局部和循經取穴。
④以肺俞、風門、膏肓為主配合風池、膻中、合谷、少商、中脘、氣海、豐隆扪揉按壓,有宣肺化痰、止咳平喘治療咳嗽哮喘作用。如配合肺俞撥火罐,有即時緩解咳喘效果。
提一個問題,肺俞為什麼可以治潮熱,盜汗,吐血,骨蒸。
好了,今天的穴位科普就到這裡了,平時容易感冒,有過敏性鼻炎,哮喘的可以常灸肺俞,歡迎關注,歡迎留言,歡迎一起每日打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