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上午,全國五一巾帼獎狀獲得者代表--拉林鐵路質檢女工班班長崔欣載譽歸來,公司黨委書記李劍峰、黨委副書記何新芳等領導熱烈迎接,并号召全體職工學習質檢女工班的愛崗敬業精神,在全公司再掀學習先進典型熱潮。
李劍峰同崔欣親切握手,并向她轉達了對拉林鐵路曲水分公司質檢女工班的祝賀和問候:“祝賀咱們的質檢女工班獲此殊榮,這也是公司的驕傲,感謝你們為公司、集團公司乃至股份公司争得榮譽。”
在進一步了解女工班生活工作和生活情況後,李劍峰說,企業的發展需要先進典型的引領和推動,女員工承擔了更多的家庭責任和工作壓力,在這樣的情況下,你們依然能夠挑戰極限、甘于奉獻,實屬難得。全體職工要以你們為榜樣,學習你們的敬業精神,并轉化為工作實踐,為公司的發展貢獻力量。同時,李劍峰囑咐崔欣積極向組織彙報生活中的困難,并要求公司工會全力做好服務保障,解決後顧之憂,為其營造和諧平穩的工作環境。
崔欣對公司各級領導的關系表示感謝,并表示,質檢女工班一定不負所托,繼續做好本職工作,發揚團結協作、頑強拼搏,做好45根軌枕的“守護者”,為川藏鐵路建設貢獻質檢女工班的巾帼力量。
請戰高原,巾帼不讓須眉
2005年,青藏高原擁有了第一條天路,在那之後,天路蜿蜒縱橫,列車飛馳而過,為藏家兒女送去了吉祥。十三年後的今天,川藏鐵路建設的号角再次吹響,來自天南地北的崔欣、周萍、張玉娟和嚴雙燕,正是投身其中的千千萬萬建設者的代表。她們擁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那就是:中鐵十一局集團橋梁有限公司拉林鐵路曲水分公司質檢女工班。在雪域之巅,她們用堅毅和擔當,奏響了“新天路”的旋律。
拉林鐵路是川藏鐵路藏區起始段,全長433千米,設計時速160千米/小時,是國鐵I級單線電氣化快速鐵路。
中鐵十一局集團橋梁有限公司拉林鐵路曲水分公司主要承擔的,正是新建川藏鐵路拉薩至林芝段445394根軌枕的生産和供應任務。一根軌枕從原材料進場到成品軌枕出場,需要經過一百多道檢測,而拉林鐵路曲水分公司質檢班承擔着這其中60%的檢測工作。
在海拔3658米的“世界屋脊”,女人上高原幹活曾經受到不少質疑。2018年春節剛過,聽說拉林鐵路曲水分公司組建軌枕質檢班,她們幾個一起去找領導,積極報名要求上高原。領導問:“那可是青藏高原,你們女員工能行嗎?”她們卻說:“上高原,前輩們沒有缺席過,現在,奮戰新天路,我們女員工當然也要出一份力!”甚至擺出了質檢工作是女工的業務專長、女工心細最适合做質檢、傳承曾獲得過全國五一巾帼獎的十一局軌排女工班精神這三條充足理由。
帶着這股子不服輸的勁兒,姐妹四人遠離家鄉,告别親人,如願踏上了西藏的“征途”,可即使做好了足夠的心理準備,青藏高原還是給這群“倔丫頭”來了個下馬威!狂風呼嘯、沙塵肆虐、強烈的紫外線、惡劣的自然環境,帶來的是呼吸不暢、胸悶氣喘、食欲不振、失眠、頭脹、腿軟等一系列并發症。
奮戰高原,堅守質量關卡
質檢女工班負責軌枕質量檢驗,一刻都馬虎不得。軌枕的質量,關系着百裡長軌的順利鋪設,關系着列車的安全行駛。一根2.5米長的軌枕,需要檢測的點有70多個,45萬根軌枕,就是3150萬個檢測點,每一個檢測點都要眼看、手摸、卡尺量,任何一個瑕疵都不能放過。最精細的點誤差要求控制在1.5毫米以内。壓在她們身上的,是沉甸甸的責任!
崔欣和張玉娟負責外觀檢測,顔雙燕和周萍負責靜載試驗,為了保證每一根軌枕的質量,她們勤學苦練、潛心鑽研。29歲的顔雙燕,是班組中年紀最小的,在檢測過程中,要用遙控器操作5噸的吊車,把300公斤重的軌枕送到2米高的靜載機上。體重隻有100斤的她,初次看到眼前這堆“大家夥”,心裡有點犯怵。白天技術交底的時候,筆記做得密密麻麻,晚上躺在床上,還在跟負責設備管理的丈夫問個不停。第一次獨立操作的時候,顔雙燕手心直冒冷汗,小心翼翼地撥動操作按鈕,直到軌枕穩穩落在靜載機上,她一顆懸着的心才終于落地,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樂呵呵地說:“我會了!我會了!”
長久的磨砺,她們曬出了“高原紅”,磨成了“鐵砂掌”,練就了“火眼金睛”。2018年6月9日,拉林鐵路首根軌枕生産下線,拉林鐵路曲水分公司軌枕生産也正式步入正軌。看到一根根軌枕整齊劃一鋪設,一米米鐵路向着天際延展,她們滿臉傲驕和激動,就像曆經了“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的甘苦,四姐妹相擁而泣,整晚都難以入眠。從第一根軌枕下線至去年年底,拉林鐵路曲水分公司已生産129002根軌枕,出場合格率都達到百分之百。每一根出場的軌枕,都經曆過她們的嚴格查驗,每一根軌枕,都镌刻了她們的艱辛和付出,大家都稱贊她們是軌枕質量的“守護女神”。
奉獻高原,心懷家國大愛
但脫下紅妝上“戰場”的過程,并不總是包含喜悅,在高原的日子,她們時時刻刻都可能面臨世界第三極帶來的生死考驗。高原上一旦感冒,非常危險,嚴重的會危及生命,為了防感冒,她們隻能忍着盡量不洗澡。可時間一長,渾身上下跟爬滿了小蟲似的瘙癢和難受。張玉娟到高原後,鼻子裡經常出血,嗓子腫痛發不出聲音,咳嗽了一個多月。崔欣勸她請假去醫院看看,她卻說:“小毛病,沒什麼大不了的,現在工作這麼緊張,吃點藥就好了”硬是挺了過來。
平原上十分鐘的路,在高原要走半小時,由于工期緊、任務重,她們常常加班到深夜,工作時一站就是12個小時。加上高原氧氣少、氣候惡劣,她們體質逐漸變差,抵抗力也跟着減弱。一天,顔雙燕正做靜載試驗,突然渾身無力,感覺腰部陣陣酸痛,可她強忍疼痛,把300公斤的軌枕送到試驗機檢驗後才手撐着腰,慢慢挪到椅子上坐下來,如此反複無數次,直到檢測完當天最後一根軌枕。就這樣,她們同高原惡劣環境進行着艱苦的較量。自進藏以來,她們平均每人瘦了十幾斤,但沒有一句叫苦叫累,甚至還打趣地說,“青藏高原真是減肥的好地方”。
看到這樣,工友好心勸她們:“高原真不是你們女人待的地方,還是回去吧。”每每聽到這樣的聲音,我們總是笑而不語。51歲的周萍年紀最大,是班組裡的老大姐,因為抵抗力差,病了好幾次,領導多次勸她回去。她卻說:“既然上了高原,就要站得住、走得穩、幹得好,這點困難就退縮,那也太小瞧我了”。
看似堅韌無比的四個“女漢子”,内心裡卻也有着最柔軟的一面,除了同屬“質檢女工班”,她們還有“人母”這重共同的身份。
孩子7個月的時候,崔欣與丈夫都去了湖北的項目工作,孩子一歲時,小兩口又去了更遠的拉林鐵路,幾乎是在手機視頻裡看着孩子長大。2018年4月,顔雙燕忍痛撇下了從小帶在身邊的8歲小女兒,毅然跟着丈夫上了西藏。周萍27歲的女兒,有一份教師的好工作,但女兒的婚戀問題至今還未落定,周萍心裡始終裝着一件大事。于她們三人來說,夫妻之間的相濡以沫,是這個寒冷高原的溫暖所在,但這種小幸福對張玉娟來說卻有些奢侈。從2014年離異至今,她一直是一個人,上了拉林之後,孩子常常問她去哪裡了、什麼時候回來?張玉娟總是搪塞說:“兒子,媽媽在離天最近的地方修鐵路,等修好了,媽媽就坐最快最快的火車回來看你!”閑暇時,聊起“育兒經”,四個人總是有說有笑,碰上誰家有難題,大姐周萍總能給其它三位年輕媽媽“指點迷津”。
這四個來自天南地北的女人,因為孩子有了更多共同話題,也因為孩子多了一份堅強和動力,更因此多了一份互助和理解,班組也甚至因此更多了一份凝聚力。她們兩兩搭夥做事,總是相互幫襯,四個人經常同進同出,有同事甚至開玩笑說她們像“整套的俄羅斯套娃”。因為表現突出,質檢女工班先後獲評中鐵十一局集團橋梁(物資貿易)有限公司“感動橋梁(集體)”、中鐵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巾帼标兵崗”等多項榮譽稱号。
2019年2月12日清晨,崔欣已經收拾妥當,準備出發返回拉林鐵路曲水分公司,望着床頭熟睡的孩子,回來那天的場景曆曆在目:兒子認不出眼前的媽媽,卻指着照片裡的她說,“你不是媽媽,她才是。。。”想到這裡,崔欣鼻頭泛酸,但為了防止兒子哭鬧,她隻能趁着兒子睡醒前離開,蹑手蹑腳地走出房門,車子開動的一刻,她眼裡噙着淚花,臉上卻寫滿了堅定。
二月天裡草長莺飛,質檢女工班也将重新返回工作崗位,在那個雪山連綿、冰川縱橫的地方,質檢女工班征戰高原的故事還在繼續上演,她們将用勤勞和樸實,彈奏“新天路”的華美樂章。 (劉清裕)
供稿:中鐵十一局集團橋梁有限公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