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安徽最不發達的是哪個市

安徽最不發達的是哪個市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2 23:13:05

安徽最不發達的是哪個市(安徽地理位置這麼好)1

山川網:本文的話題,來自于昨晚一位安徽朋友,在微信上與我的交流。當然,本文的标題“安徽地理位置這麼好,為什麼經濟卻沒能發展起來?”隻是這位朋友提出的問題之一,還有其他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問題分别如下:

“合肥有沒有可能成為像武漢和成都那樣的城市?”

“蕪湖有沒有希望成為蘇州青島那樣超越省會的城市?”

“安徽的皖江城市群未來有沒有什麼發展?”

其實關于安徽的問題,小川之前已經有相關的一些作品推送,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回顧一下。那今天我就再根據這位朋友的提問,一方面再多談談關于安徽的一些話題;另一方面,也是重點延伸一下思路——對于一省一市而言,究竟怎樣才是“好的地理位置”。

安徽最不發達的是哪個市(安徽地理位置這麼好)2

安徽的地理位置,真的很好嗎?

當我們讨論一省一市先天地理環境優越與否的時候,往往讨論的是以下幾點因素:

1、與海洋的距離:其實準确說,應該是距離最近的大型港口的距離。現階段世界範圍内物流運輸,海運以其高性價比占據絕對優勢。世界主要發達國家與地區,如美國、歐洲、日韓、澳洲等地區,全都沒有跳脫開這一基本規律。這也是為什麼中國的區域經濟格局,自東向西呈現階梯式弱化的根本原因。

2、黃金航道:其實這一點和上一點是相通的,作為不直接沿海的内陸省份,生産的工業制品如何進行出口貿易呢?雖然公路和鐵路也能夠分擔一部分的物流需求,但是最高性價比的依舊還是内河航運。長江的上中下遊,分别誕生了重慶、武漢、南京和上海這樣的超級城市。

3、地形條件:最适宜人類聚集和商業活動的,當然是平原地形。在農業文明時代,平原可以提供更多的耕地,從而養活更多的人口。到了商業文明時代,平原可以提供更多的商業和住宅用地,方便經濟的發展。

單獨把以上三條哪一條單獨拎出來,安徽的地理條件似乎都是非常優越的:首先是與海洋的距離隻隔着一個江蘇省,相比其他中西部省份絕對位置更靠西;其次是長江、淮河兩條重要河流穿省而過,其中長江是中國最黃金的貨運航道;最後是全省平原比例超過55%(淮河平原 沿江平原)。

安徽最不發達的是哪個市(安徽地理位置這麼好)3

“窮鄰居”的日子,并不好過

中國民間有種說法,叫做再窮也要和富人混在一起。換而言之,我們可以理解成為,窮人要和富人做鄰居。但是窮鄰居的日子,往往過得都不是多好。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環京津的河北。其實河北放在全國範圍内,并不能算是窮鄰居,隻是和京津一比,自然是相形見绌。若論地理位置的優越,河北隻怕是絲毫不遜色于安徽。

首先是河北本身就是沿海省份,雖然區域内最好的港口劃在了天津,但是河北依舊有唐山、秦皇島、滄州三市直接沿海。經濟總量上,按照2017年的全國省份排名,河北比安徽高上五個位次。論交通,由于直接環繞京津(所有京字頭鐵路線必經河北網狀散開),所以河北無論在普鐵還是高鐵時代,鐵路密度都位居全國省份前列。

為什麼河北地理位置這麼“優越”,始終沒發展起來呢?其實背後的道理,和安徽的情況是非常相似的。在區域資源總量(含人口)相對固定的前提下,區域經濟中心城市的數量和體量,是完全可以預估的。這時就看誰跑得快,獲得先發優勢了,你甚至可以理解成為,這是城市和省份的經濟階層。依照華北地區的資源情況,能夠供養北京這樣一座超級城市已屬不易,天津目前都還處于供給不足的局面。

長三角雖然情況比京津冀好上不少,但是已經同時供養着上海、南京、杭州、蘇州、無錫、甯波等多個一二線城市,且這些城市之間的競争也十分白熱化。按照官方統計,安徽是長三角城市的最主要人口流入來源省份。

所以與其說安徽沒能夠發展起來,倒不如說許多安徽人,已經通過成為新上海人、新江蘇人和新浙江人的方式,完成了他們的自我實現。

安徽最不發達的是哪個市(安徽地理位置這麼好)4

我們總說江蘇“大内鬥省”,其實安徽有過之而無不及

城市群概念的提出,最大意義就是解決區域内城市間惡性競争,重複建設,甚至彼此内耗的問題。當一個城市群的各個組成城市可以良性的、有規劃地進行協同發展,效率自然會出現1 1>2的情形。

什麼樣的區域,人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會比較強呢?當然是文化相同的區域,這就和我們在公司裡總是強調企業文化是同樣的道理。為什麼江蘇省内似乎特别熱衷于彼此區域攻擊内鬥呢?歸根結底,就是在古代“隔河不下雨,十裡不同風”的情況下,淮河和長江兩大重要河流,将整個省份自然而然劃分成了三大差異明顯的文化帶。彼此之間,習俗不同,思維不同,語言也有明顯差異。

而全省緯度和江蘇高度相似的安徽,其實情形和江蘇是如出一轍。安徽同樣被淮河、長江兩河隔成三塊文化完全不同的區域。關于這點,大家可以自己看下上面的那份安徽方言地圖,其中以淮河和長江為分割線,大家可以看到方言有了明顯的區别。

内耗這種事,其實無論在哪個區域發生都是很糟糕的事情。隻不過江蘇的地理和曆史條件太過得天獨厚,所以自古至今高度發達的經濟,很大程度上掩飾了江蘇省内因區域文化差異造成的一些矛盾。換句話說,雖然江蘇的兄弟幾個也勾心鬥角,但彼此日子都還過得去,所以基本的禮貌和素質還能夠得以保持。

但到了安徽,由于經濟落後,資源有限,誰不搶誰吃虧,誰不喊誰餓着,這就造成相比江蘇的暗鬥,安徽直接上升到明鬥的地步。鬥來鬥去,鬥成了就算我沒有,你也别想要的惡劣局面。

更重要的是,江蘇的内鬥是多個經濟體量相近城市之間的内鬥。而安徽則是合肥體量明顯優于省内所有城市,合肥比排名第二的蕪湖經濟總量多了一倍還不止。山東青島的港口條件非常優越,蘇州在整個華東地區地理位置優越性僅次于上海。而在安徽,并沒有城市具備這樣的優越條件,所以自然也不會誕生出超越合肥的普通地級市。

安徽最不發達的是哪個市(安徽地理位置這麼好)5

安徽的行政區劃,到底存在什麼問題?

安徽的總面積為14.01萬平方公裡,總人口為6254.8萬人。從面積情況看,安徽屬于全國範圍内較小的省份,隻比相鄰的江蘇10.72萬平方公裡和浙江的10.55萬平方公裡大些有限。人口體量上,屬于中等區間省份。

但是從行政區劃上看,安徽一共有16個地級市之多,其中淮北、淮南、銅陵、蕪湖、馬鞍山等市,大家可以通過上面的地圖看到,面積都十分之小。在原本經濟基礎就不發達的前提下,保有如此多數量的地級行政區,這是否進一步加大了安徽省内各城之間的行政資源浪費和内耗,導緻資金和人力無法進一步聚集實現突破,這點值得大家思考。

同樣的情況,也存在于廣東、四川、山東、河南這樣的省份。但是這些省份的面積和人口總量,都要遠高于安徽。以河南為例,雖然河南也有17個地級市之多,但是河南的總人口高達9559.13萬人。至于山東、廣東,更是全國唯二的人口過億省份。所以對于安徽而言,這些碎小的地級行政區劃是否科學合理,也同樣令人疑惑。

安徽最不發達的是哪個市(安徽地理位置這麼好)6

安徽的皖江城市群未來有沒有什麼發展?

皖江城市帶的概念,源自2010年1月12日,國務院正式批複《皖江城市帶承接産業轉移示範區規劃》。規劃中的皖江城市帶包括合肥、蕪湖、馬鞍山、安慶、滁州、池州、銅陵、宣城、巢湖9個地級市全境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區和舒城縣。

但是這個概念,實際上從提出至今,一直都隻停留在概念的階段,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推進。而且關于安徽的規劃概念,也遠不止這一個,而且還存在規劃與規劃彼此矛盾的地方,比如同樣是之前小川的一篇推文《東南西北均不靠的安徽,究竟算是長三角還是中四角?》:

中四角:又稱長江中遊城市群,武漢、長沙、南昌三大城市為中心的超特大城市群組合 ,涵蓋武漢城市圈、環長株潭城市群、環鄱陽湖城市群、江淮城市群為主體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安徽全境大部分地區都被規劃在江淮城市群範圍裡)。

新長三角:為了更方便大家的理解,這裡小川使用了新長三角概念。對應的舊長三角,就是早期的蘇南浙北上海小範圍的狹義長三角。新長三角的概念說法就比較多了。比較權威的一種是根據2016年5月國務院批準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長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江蘇省的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鹽城、揚州、鎮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甯波、嘉興、湖州、紹興、金華、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滁州、池州、宣城等26市。

長江中遊城市群由于面積過廣,區域主要城市之間距離過遠,行政區劃上又涉及多省協同,目前同樣處于口号階段。發展較好的武漢和長沙,也是各為其主,彼此并多太多聯動。至于距離武漢、長沙遠得有點尴尬的合肥,自然也不可能有任何實質性的動作。

而新長三角的概念,同樣也是問題重重。原因也很簡單,城市群本身有其客觀的體量限制,如果可以無限制擴大,那麼直接整個中國就完全可以都算作一個城市群。長三角本身就已經是三大城市群中體量最大的一個,再擴大的空間本身就有限。而且作為長三角上海外的兩翼江蘇和浙江,自身也還有很多短闆等待解決,優先發展的一定是蘇北和浙南區域。所以新長三角概念,成為了隻有安徽一家無比興奮的“獨角戲”。

安徽最不發達的是哪個市(安徽地理位置這麼好)7

合肥有沒有可能成為像武漢和成都那樣的城市?

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作為中西部省會城市,安徽相比鄭州、成都、武漢、重慶、長沙的最大差别在于,經濟發展的順序是不一樣的(其中,在國家定位上,成都、武漢、重慶均為國家中心城市,這也是要比合肥優勢明顯的地方之一)。

簡單來說,以上城市大部分都經曆了一個先把省内資源集中在省會城市,然後出台人口政策吸引人口持續流入,人口持續流入進一步加速了城市的經濟發展這樣一個循環。在這個循環中,目前你能夠看到的這些城市房價,差不多都是人口體量已經完成一定體量的流入計劃以後,房價才随着迅速提升的。

而合肥的房價,則是由于種種原因,在省内資源尚未完成高度聚合,人口流入才剛剛開始,産業和企業還沒有真正進入二線城市門檻之前,就直接沖到了比肩武漢成都的房價水平。

但是無論武漢還是成都,都存在一個地理位置上遠離國内三大城市群的客觀條件。省份在人口回流的大趨勢下,所在區域内沒有明顯競争對手。而安徽情況則不同,四通八達的高鐵網進一步覆蓋後,安徽與江浙之間的距離進一步被拉升至一小時城市圈的程度。

合肥的競争對手,變成了蘇州、無錫、甯波這樣經濟基礎、生活環境、營商氛圍都明顯優于自身,且房價還和自身持平的強勁對手。要安逸,去江浙的三四線城市,收入和合肥持平;要奮鬥,去上海或江蘇的強二線城市,機會比合肥多得多。更重要的是,去這些城市的路程和時間和去合肥相差無幾,文化上也基本是一脈相承。

如此一來,合肥究竟靠什麼,來逆襲命運?而合肥作為安徽省的資源聚集中心,如果一家獨大之後仍舊無法在長三角突圍,安徽未來的發展壓力可想而知。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