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房琳琳
為什麼中國航天員景海鵬在激動流淚卻不能“眼淚嘩嘩的”?在“天宮二号”養蠶多有趣?
作為執行“神舟七号”“神舟九号”和“神舟十一号”載人飛行任務的中國航天員,景海鵬日前受邀參加在兩國同時舉辦的“中國—瑞士空間科技合作研讨會”。
與他隔空對話的克洛德·尼科利耶(Claude Nicollier),是瑞士第一個也是唯一的航天員,二人通過互聯網與參會的兩國空間科學家、大學生和公衆,分享各自“印象最深刻”的太空之旅。
中國載人航天連戰連捷,瑞方期待攜手合作
尼科利耶坦陳:“我非常尊重并且敬仰中國航天事業所取得的進展和成就,尤其是包括載人航天在内的空間探索方面。”
圖片來源: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
“目前包括我在内的航天員同事,都在準備或者正在執行中國的空間站任務。”景海鵬跟老朋友交流最新情況。
景海鵬與尼科利耶一樣,都當過飛行員,加入中國航天員大隊24年來,執行我國“神舟七号”“神舟九号”和“神舟十一号”載人飛行任務,取得了一系列輝煌的成績。
“如果沒有這個偉大的新時代,就不會有中華民族的崛起和騰飛,就不會有中國載人航天的連戰連捷,更不會有航天員三上太空的經曆,所以我們說要感謝偉大的新時代。”景海鵬如是說。
“跟景海鵬先生一樣,能夠執行哈勃望遠鏡的維修工作,我也感到非常自豪。”作為一名天文學家,尼科利耶執行過四次短期太空飛行任務。多次參與對哈勃望遠鏡的維修和維護,他與景海鵬感同身受:“我對地球上的生命充滿了敬畏,地球非常美,當然生态也很脆弱,我始終感到我們需要攜起手來進行合作。”
歡迎各國航天員到中國空間站走一走、看一看
“太空飛行好多是已知的,但更多是未知的。這就是為什麼航天員要探索宇宙,探索地球家園之外的外層空間的原因。”在航天員與兩國大學生互動環節,景海鵬如是說。
他娓娓道來,三次飛行中令人懷念的事兒,比如第一次在太空過生日,地面飛控指揮中心的專家和家人在地面,同事陳冬在天上,共同給了他一個大大的驚喜,淚眼婆娑中,吃到了來自歐空局(ESA)的奶油蛋糕。
景海鵬細述,“我們經常開玩笑說‘眼淚嘩嘩的’,但是在太空眼淚沒法‘嘩嘩的’,為什麼?因為失重,所以眼淚就沾在眼皮上,沾在眼球上。我不停地擦眼淚,但放在地球上,一定是‘眼淚嘩嘩的’。”
圖片來源: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
他還回顧了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與歐空局(ESA)及歐洲航天中心的密切聯系,被法國航天員托馬斯·佩斯凱吃掉的中國太空食品,同樣被盛贊“味道好極了”。
“我真誠地邀請包括瑞士在内的世界各國的航天員,如果以後有機會來到中國的空間站走一走、看一看,我們一起執行任務,一起遨遊太空,一起探索宇宙。”景海鵬很自豪也很誠懇。
尼科利耶則回答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生有關維修哈勃望遠鏡的一個技術問題。“我還記得,第一次用左手觸碰了哈勃望遠鏡,那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時刻。”他介紹,哈勃望遠鏡因其高分辨率,拍攝了各類天體的高清晰度照片,幫助科學家收獲了很多有重要意義的科學研究結果。
圖片來源: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
青年人要像蠶“作繭化蝶”一樣執着、勤奮、自律
景海鵬還繪聲繪色地跟兩國大學生分享,他在第三次飛行期間做過的兩個科學實驗——太空種菜和太空養蠶。
養蠶的點子來自中國香港的一名學生,他想知道太空養蠶跟地面養蠶有什麼不一樣,在太空吐絲是否有方向。被景海鵬和同事精心養了33天的蠶寶寶,把這個孩子的夢想變成了現實。
“一隻蠶吐絲能吐多長的絲?蠶寶寶吐絲的長度可達1公裡。我感覺人的這一生要成長、成熟、成才,就像蠶吐絲一樣,要執着、要勤奮,就要像蠶‘作繭化蝶’一樣,要嚴格的自律,實現夢想、超越自己、越飛越高。”景海鵬如是說。
尼科利耶寄語青年人:“太空探索潛力巨大,請大家追逐自己的夢想。”他提醒,付出艱苦的努力,用充足的知識武裝自己,當然也不要忘記享受生活。
來源: 科技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