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口”是相聲行業術語之一,意指用流暢而有節奏的語言,進行大段的語言叙述表演;其中的“貫”是連貫的貫,有一氣呵成,一貫到底的意思。經典的貫口類相聲段子很多,如《報菜名》《地理圖》《八扇屏》《賣五器》《大保镖》等。而下面“莽撞人”就是屬于《八扇屏》之一
想當初,後漢三國有一位莽撞人。自桃園結義以來,大爺姓劉名備自玄德,家住大樹樓桑;二弟姓關名羽字雲長,家住山西蒲州解梁縣;三弟姓張名飛字翼德,家住涿州範陽郡;後續四弟,姓趙名雲字子龍,家住鎮定府常山縣,百戰百勝,後封為常勝将軍。
隻皆因長坂坡前,一場鏖戰,那趙雲單人獨馬,闖進曹營,砍倒大蠹兩杆,奪槊三條。馬落陷坑,堪堪廢命。
曹孟德立山頭之上見一穿白小将、白盔、白甲、白旗靠、坐騎白龍馬手使亮銀槍,實乃一員勇将。心想,我若收服此将,何愁大事不成!心中就有愛将之意,暗中有徐庶保護趙雲。徐庶進得曹營一語未發,今日一見趙将軍馬落陷坑。堪堪廢命,口尊:“丞相,莫非有愛将之意?”曹操言道:“正是。”徐庶言道:“何不收留此将?”曹操急忙傳令:“令出山搖動,三軍聽分明,我要活趙雲,不要死子龍。倘有一兵一将傷損趙将軍之性命,八十三萬人馬五十一員戰将,與他一人抵命。”衆将聞聽不敢前進,隻有後退。
那趙雲一仗懷揣幼主,二仗常勝将軍之特勇,殺了個七進七出,這才闖出重圍。
曹操一見,這樣勇将焉能放走,在後面緊緊追趕,追至當陽橋前,張飛趕到,高叫:“四弟,不必驚慌,某家在此,料也無妨!”放過趙雲的人馬,曹操趕到不見趙雲,隻見一黑臉大漢立于橋頭。
曹操忙問夏侯惇:“這黑臉大漢,他是何人?”夏侯言道:“他乃是張飛,一莽撞人。”曹操聞聽,大吃一驚,想當初關公在白馬坡斬顔良之時,曾對某家言道,他有一結拜三弟,姓張名飛字翼德,在百萬軍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反掌觀紋一般,今日一見,果然英勇。“撤去某家青羅傘蓋,觀一觀那莽撞人武藝如何。”青羅傘蓋撤下,隻見張飛豹頭環眼,面如韌鐵,黑中透亮,亮中透黑,颌下紮裡紮煞一副黑鋼髯,猶如鋼針,恰似鐵線,頭戴镔鐵盔,二龍鬥寶,朱纓飄灑,上嵌八寶,雲羅傘蓋花冠魚長,身披鎖字大葉連環甲,内襯皂羅袍,足蹬虎頭戰靴,胯下馬,萬裡煙雲獸,手使丈八蛇矛。站在橋頭之上,咬牙切齒,捶胸憤恨,大罵:“曹操聽真,今有你家張三爺在此,爾等或攻,或戰,或進,或退,或争,或鬥,不攻,不戰,不進,不退,不争,不鬥,爾乃匹夫之輩。”大喊一聲,曹兵退後:大喊二聲,順水橫流:大喊三聲,把當陽橋喝斷。後人有詩贊之曰:“長坂坡前救趙雲,喝退曹操百萬軍,姓張名飛字翼德,萬古流莽撞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