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預制菜為什麼火了

預制菜為什麼火了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26 04:07:50

如今預制菜的懶人式做法,讓廚藝小白也能拿出幾個硬菜,因此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

近日,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的《預制菜消費調查報告》,顯示江蘇省預制菜行業現狀、消費者偏好及存在的主要問題,督促相關監管部門加強監管、行業組織加強自律、經營者規範經營,提高整個行業的服務質量,引領預制菜服務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增強人民群衆的幸福感。

超八成消費者購買過預制菜

本次調查活動采用線上問卷的方式,從調查結果數據來看,超八成(81.97%)的消費者有購買預制菜的經曆,僅有18.03%的消費者表示未購買過預制菜。特别是今年春節期間,接近六成的消費者表示在年夜飯的準備上選擇了預制菜,其中25.01%的消費者完全選購預制菜準備年夜飯,31.47%的消費者選擇部分購買預制菜品,部分仍由自己準備。

預制菜為什麼火了(預制菜成新寵)1

沒有購買預制菜的消費者的主要顧慮在于:

一、覺得預制菜價格較貴,性價比較低,該類原因占比23.39%;

二、對預制菜保質期、防腐劑添加等菜品質量有顧慮,該類占比22.26%;

三、是對預制菜的購買渠道不太了解,該類占比18.65%;

四、覺得預制菜的口味沒有現做的好吃,該類占比13.92%。

此外,僅有6.55%的消費者未聽說過預制菜,表明消費者對預制菜的整體接受度較高。

預制菜為什麼火了(預制菜成新寵)2

預制菜的主要消費群體為年輕人,近八成(76.38%)的消費者在40歲以下。其中25-30歲的消費者占比最多,為40.41%,30-40歲的消費者占比為35.97%。

預制菜消費問題多發

根據江蘇消費網輿情監測系統數據顯示,2022年1月1日至2月10日,江蘇全省關于年夜飯預制菜的輿情共計56948條,其中敏感輿情1883條。

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菜品質量、價格問題,消費者吐槽菜品不新鮮、油多、缺斤短兩以及價格貴等;

二、涉嫌虛假宣傳,部分消費者購買的實際貨品與商家圖片、網頁等宣傳内容不符;

三、貨品運輸問題,消費者訂購的年夜飯預制菜品遲遲不發貨,或是除夕後才收到貨;

四、售後問題,商家未經同意擅自取消訂單以及消費者要求退貨退款或賠償損失受阻。

本次線上調查也顯示消費者在購買預制菜時存在一些困擾以及目前預制菜市場存在的問題,具體包括菜品質量層次不齊、菜品口味有待提升、菜品标識不詳細、菜品種類單一、物流配送及提貨問題多等方面。

總結下來,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食品安全為消費者關注重點,預制菜不盡如人意。消費者對于預制菜,最關心的還是食品安全問題,占比接近三成(29.03%),包括食材新鮮程度、制作流程是否幹淨衛生等;其次消費者較為關注的則為預制菜的價格是否合理,該類占比19.48%;再次,簡單加熱即可食是預制菜的特點,消費者對于購買後的制作成本與難度也較為關心,該類占比19.19%;預制菜菜品品種是否齊全的關注度占16.37%。但是根據本次調查結果,部分消費者反映自己購買的預制菜出現菜品變質腐敗、食材不新鮮、菜内含有異物以及存在過期等現象。

預制菜為什麼火了(預制菜成新寵)3

二、口味有待提升,超過六成消費者表示菜品口味不佳。消費者對預制菜品的味道滿意度也較低。當被問及菜品口味是否達到預期時,僅有34.36%的消費者表示預制菜品的口味超過預期非常美味,有超過六成(62.32%)的消費者表示預制菜品口味一般,甚至有3.32%的消費者覺得預制菜口味較差,不好吃。

預制菜為什麼火了(預制菜成新寵)4

三、預制菜品标識信息标注不全。标識的規範與清晰是消費者了解産品信息的重要方面,也是消費者知情權的體現。在本次消費調查中,絕大部分消費者在購買預制菜時都遇到了标示信息不明确的問題,其中27.54%的消費者表示購買的預制菜未未标注菜品名稱及主要食材,23.61%的消費者則表示自己購置的預制菜未标注菜品的分量,16.45%的消費者遇到了在購買預制菜時未标注其生産日期或保質期的問題,還有16.40%的消費者表示部分預制菜存在未标注菜品價格的問題。

預制菜為什麼火了(預制菜成新寵)5

四、預制菜種類形式單一,難以滿足消費者選擇需求。年夜飯預制菜很多商家推出了套餐組合,但是消費者對于市面上的預制菜,最強烈的反應還是覺得套餐内容過于單一,可以選擇的品種較少,菜品不能自由搭配,該類訴求占比28.58%。此外,有19.03%的消費者認為市面上的預制菜品價格貴,性價比較低,不夠劃算;12.46%的消費者認為營養搭配不夠合理,仍需提升;11.43%的消費者認為購買渠道不夠便利,希望進一步拓展購買渠道。

預制菜為什麼火了(預制菜成新寵)6

關于預制菜的種類方面,消費者最強烈的需求是希望可以豐富套餐種類,該類消費者需求占比接近四成(36.58%),此外,有27.65%的消費者希望預制菜可以推出更多适宜不同家庭人數的菜品分量,19.13%的消費者則希望預制菜可以不用套餐形式,多推出一些招牌菜單品。

預制菜為什麼火了(預制菜成新寵)7

五、線上為消費者主要購買渠道,物流配送及提貨問題多。随着互聯網不斷發展,線上消費已成為消費者首選的購物模式。根據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六成(61.99%)的消費者選擇通過線上購買預制菜品,而線下預制菜品的場景主要集中在酒店餐館,占比為19.52%。

預制菜為什麼火了(預制菜成新寵)8

由于消費者主要通過線上渠道訂購預制菜品,那麼線下提貨與物流配送成為消費者在購買預制菜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在向沒有購買預制菜的消費者了解未購買預制菜的的原因時,有13.31%的消費者也表示是因為對在途運輸環境有顧慮。

本次調查中問及提貨或物流遇到的問題時,僅有11.88%的消費者表示在提貨過程中沒有遇到問題,超八成的消費者在提貨過程中遇到問題。其中,商家交付快遞慢或者物流配送較慢為消費者遇到的主要問題,占比52.86%,16.36%的消費者表示線下提貨預制菜時快遞或者外賣運輸過程中未按照冷鍊運輸,還有18.9%的消費者在預約成功後,現場自提預制菜卻被告知沒有貨品。

預制菜為什麼火了(預制菜成新寵)9

消保委建議

一、把好食品安全關,提升消費者滿意度

預制菜方便快捷,但食品安全依然是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本次調查中近三成(29.03%)消費者表示最關注預制菜的食品安全問題。但是調查中菜品質量問題層出不窮,食材不新鮮、偷工減料、口味不佳、圖文不符等問題都遭到了不少消費者的吐槽。

首先,作為舌尖上的新産品、新服務,預制菜應當要把好“标準關”,企業可以制定一套專門的食品安全标準,尤其要針對預制菜“兩次烹饪”的特點,明确食材全流程可回溯等要點。其次,在調查中12.46%的消費者認為營養搭配不夠合理。為了預制菜的長遠發展,相關企業在保證食品安全的基礎上,應進一步提升菜品的營養價值,給予預制菜更多發展空間。再次,預制菜經營者以及生産者應當采用綠色安全環保的包裝材料,确保包裝材料符合相關法律及标準的安全要求。最後,商家也要把好“檢測關”,可以引入第三方檢測機構或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線上“明廚亮竈”。

二、産品詳情規範标識,保障消費者知情權

預制菜企業應誠信經營,對于預制菜品明碼标價,并在醒目位置清晰、明确标識套餐内菜品内容、所用食材、菜品分量、生産日期、保質日期、儲存方式、後續加工方式以及用餐人數等重要信息,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除此之外,商家也可以進一步向消費者說明冷凍運輸可能帶來的産品重量差異和口味差異,避免消費者缺乏認知導緻消費體驗落差。

三、保證商品運輸條件,提高配送效率

提貨及配送交付是預制菜行業的難題,為了避免出現提貨失敗、延遲送達以及運輸過程中出現包裝破損等問題。一方面企業應當按照菜品的儲存要求,全程冷鍊運輸,注意商品包裝,避免因為運輸過程中達不到相關溫度或者包裝破損造成脹氣、漏袋等情況,影響食品營養價值和安全性。另一方面,商家也可以提示消費者最佳運輸距離,品嘗時限,避免因為長途運輸造成産品風味喪失。另外,企業也可以探索預制菜的配送模式,預制菜的“最後一公裡”要兼具消費者獲取的便捷性與有效性,預制菜企業應尋找更合适的渠道觸達方式,如生鮮超市、便利店、社區團購等,為消費者提供諸如外賣、今日達、一小時達等服務,讓消費者獲取預制菜更加方便。

四、細分菜品品種類别,提升預制菜口感風味

預制菜作為懶人菜,給消費者帶來了一定便利,但是現有套餐種類稀少,形式單一反而限制了消費者的選擇,降低了消費者的體驗。

對此,企業可以迎合消費者的口味及需求,進行商品選品調整,提升種類的豐富度,例如可以推出招牌菜單品、不同菜品靈活搭配等方式給予消費者更多選擇,豐富消費體驗。另一方面,企業也可以采取不同方式提升菜品口味。如根據季節、節日推出相關産例品,如螃蟹、八寶粥等産品;根據地域特色,推出本土化食材、口味;根據口味細分,例如同一菜品,可以做香辣、麻辣、偏甜等細分。

五、多方共治,加強對預制菜市場的監督與管理

由于預制菜的火爆,大量企業進入該領域,但是目前預制菜生産企業衆多、競争激烈,存在市場集中度低,規模化企業較少的問題。一些預制菜在生産環節存在安全隐患,企業質量把關不嚴;有些預制菜企業出現産品質量以及提貨運輸問題,售後沒有保障。這些問題都影響着消費者的消費信心和預制菜市場未來的發展。預制菜問題需要監管部門、平台、商家等多層次多方面加強管理,相關部門可以通過公開通報,及時發布在監管過程中發現的違規銷售情況;建立風險評估等級,加強設備監管等辦法加強對預制菜市場的監管。平台也應通過建立評價機制,跟蹤用戶投訴,重視市場反饋等方面加強對平台商家的管理,保障平台消費者合法權益。

消費者在享受預制菜帶來的美味體驗與方便快捷時,仍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多加留意:

一、謹慎選擇商家

選購“預制菜”時,消費者應當選擇正規品牌和商家的産品,關注商家的相關資質。在選擇産品時還應當考慮衆口難調,應當結合自身口味和餐飲習慣,選擇符合自己口味的商家,并且依據用餐人數,合理選擇産品套餐。

二、留意産品标簽

購買之前應當格外注意套餐的菜品種類、主要用料、分量多少、生産時間、保存條件、保存期限、提貨方式、提貨期限、制作方法要求等重要信息,避免沖動消費造成浪費。

三、提貨及時預約

消費者應保留好提貨憑證,在選擇線下提貨時,應當按照商家要求,提前預約,避免到現場發現無貨可提。選擇快遞運輸時,消費者應當及時和商家确認産品運輸方式,是否可以保證冷鍊運輸。

四、收貨注意查驗

在收到預制菜品時,消費者應當及時查看産品情況,看看菜品種類和分量是否和标注一緻、菜品質量有無問題,如果發現問題應當及時采取拍照、錄制視頻等方式留存證據,并商家協商解決問題。消費者還應當注意産品的保質期限和儲存條件,必要時冷凍儲存。

轉自江蘇省消保委

來源: 江蘇城市頻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