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迎來立春時節,立春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北鬥七星鬥柄指向寅位的時刻。按照幹支紀元來講,将寅月視為春正,立春則屬于歲首,立春象征着萬物起始,它被納入吉祥、溫暖的寓意。
今年的立春恰好是元宵節的前一天(正月十四),按照民俗文化習慣,立春這天有哪些習俗呢?生活中要注意什麼呢?又有什麼禁忌嗎?
首先,來了解一下立春的習俗。第一、去遊春。遊春是什麼?根據農村的習慣,遊春和日常所說的春遊存在一定的聯系,立春預示着即将迎來萬物複蘇、春暖花開的美好時節。為了慶祝春天的到來,更多人熱愛去遊春,也可以稱作踏春,尤其是到空氣清新的地方,讓自己沉醉在春天的氣息中。
第二、去鞭春。鞭春也被稱作打春、報春,屬于迎春牛的一種方式。尤其是南方地區,鞭春的習慣由來已久,在立春來臨的時候,會将耕牛拉到外面的田地中,然後通過鞭打耕牛,顯示出鼓勵農耕勞作的意思。不過,不同地區鞭春的方式存在着差異,有些地方在迎春牛時,還需要向春牛進行叩首。
第三、去搶春。搶春的過程通常和鞭春連在一起,也就是在鞭春完成後,留下來的“牛土”開始受到重視,鼓勵大家趕快去将鞭春後的“牛土”(牛踏過的土)來搶來,由于春牛見證了春天,它也蘊含着美好含義,在搶“牛土”時也象征為“搶春”。
第四、去咬春。咬春也屬于立春這天需要做的事情,立春時,每家每戶需要購買一些蘿蔔進行食用,這也被稱作咬春。而在北京地區,咬春更偏向吃食,不僅包括蘿蔔,還包括春餅、春卷等。
那除了立春的相關習俗外,又有哪些禁忌事項呢?1、立春當天要避免和别人争執。
立春作為開啟春天的象征,如果在這天和别人吵架,就可能會影響到一整年的好心情。因此,在立春這一天,鼓勵大家都保持溫和的态度,和氣相待,避免出現口舌争論,在和諧相處的氛圍中度過2023年,每天保持快樂。
2、立春這天盡量不選擇看病。
在二十四節氣中,立春位居首位(每年的2月3日—2月5日之間),它飽含春的希望,有不少人認為如果在立春這天去看病的話,也會丢掉好運氣。因此,大家都想獲得好運,如果不是特别緊急的情況,就不會在立春這天去看病。
3、不要過度睡懶覺。
在即将迎來春暖花開的日子裡,立春屬于開始補充陽氣、補充能量的日子,在未來的一年時間中,想要做到養生健康,就應該倡導早睡早起,避免過度睡懶覺。同時,在立春這天不倡導剪發,春天來臨代表着草木開始生長,按照自然發展規律,正是複蘇、蓬勃的時候,選擇剪發有斷發、阻礙生長的意思,可能與自然規律不符。
4、避免搬遷到新房子。
立春在某種意義上具有開始的含義,它也是氣象變化的關鍵節點,寒冷的冬天開始遠離我們,溫和的春天正在走來。在這一天預示着對整年的期望,所以說,大家都不希望動蕩,如果打算搬新家可以稍微等一等。
總結
總之,2023年的立春到來了,為了祈禱平安健康、風調雨順,我們可以借鑒上述民俗習慣。最後,祝福大家迎接好運,快樂一整年,順心如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