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霁翔 撰 澎湃新聞記者 高丹 整理
7月2日,曆經4年籌劃的中國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正式開放,故宮博物院聯合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辦的7項開幕展覽也同時呈現。
在最新出版的《人居香港:活化曆史建築》一書中,前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霁翔回顧了香港曆史建築保護的曆程,講述了文化遺産保護工作中的香港經驗和香港故事。
博物館是城市記憶的守護者,是城市曆史的收藏者,細細描摹着城市生活的文化脈絡。前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霁翔談道:“香港擁有50多座各具特色的博物館,豐富多彩的博物館文化活動已經成為社會生活的重要内容。博物館的存在不僅清晰了香港的曆史脈絡,更為民衆提供了集體回憶的空間,也為每位觀衆安排了一場場面向未來的想象之旅。……全港700多萬市民有超過一半人次在一年中參觀過博物館,香港的博物館普及度可見一斑。”
單霁翔也認為,最新落成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作為世界級的博物館,更為香港平添了幾分深邃與厚重。在最新出版的《人居香港:活化曆史建築》一書中,單霁翔回顧了中國香港曆史建築保護的曆程,着重介紹了“活化曆史建築夥伴計劃”的創新成就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籌建始末。以近百個曆史建築為線索,講述了文化遺産保護工作中的香港經驗和香港故事。
值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正式開放,下文中呈現單霁翔先生撰寫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建成記》中的部分内容。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建成記·選址與籌備
2015年9月,我邀請時任香港特别行政區政府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女士參加國際文物修複協會培訓中心的揭幕儀式,因為正是在她的幫助和推動下,國際文物修複協會培訓中心得以在故宮博物院設立。……我提出能否在香港興建一座長期展示故宮文化和中華文化的博物館。這個建議在當時顯得異想天開,但是林鄭月娥司長認為是個非常好的主意,并表示回香港以後會開展可行性研究。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2015年12月,我再次拜訪林鄭月娥司長,讨論深化故宮博物院與香港博物館領域的交流合作。故宮博物院與香港博物館同仁共同舉辦了多項大型文物展覽,均獲成功,吸引數十萬香港市民和訪客參觀,說明香港社會對中華文化擁有濃厚興趣。但是如果要較長時間、較大規模地展示故宮博物院的文物藏品,無論在展覽空間和展覽期限上都有局限,不可能較長時間同時舉辦多項故宮文化博物館展覽。為此,能否在香港建設一座展示故宮文化的博物館,以固定地點、定期更換展品的形式,展示豐富多彩的故宮文化和珍貴文物,引起思考。
在香港建設一座展示故宮文化的博物館,可以說是彼此不謀而合,完全基于雙方在文化發展上的互惠互利、資源共享。這将使此前故宮博物院與香港博物館的交流機制升級,将故宮博物院赴香港的展覽進行規範化和系統化的提升,使之更加專業化、品質化、常規化。這是非常重要的。
在選址方面,我知悉香港特别行政區政府考慮到西九文化區是香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文化投資區域,将發展為一個展示地方與傳統特色,并加入國際元素的世界級綜合文化藝術區。因此,在西九文化區興建一座專門展示中國傳統藝術和文化的博物館,是最為合适的選擇。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概念圖
2016年3月,在吳志華博士的引領下,我考察了香港西九文化區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選址地點,并與林鄭月娥司長就推進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籌備交流意見。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選址在美麗的西九文化區西部臨海區域,位于香港城市核心地段,位置醒目、環境優美。西九文化區需要有大量能夠充分反映和體現中華五千年文明的元素,才能夠有牢固的根基,也才能夠立足于世界文化藝術設施之林,建立起自身的存在價值。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功能和規模,與西九文化區内已經規劃建設或即将建設的各項文化設施十分吻合。
2016年8月29日,我再次與林鄭月娥司長就籌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事宜進行深入研究,并建議争取在2017年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之際,為這座博物館奠基。當天晚上,在林鄭月娥司長的安排下,我向香港賽馬會詳細介紹了故宮博物院的情況。故宮博物院是全國最大規模的綜合博物館,但是由于受館舍條件的影響,相關展覽展示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故宮博物院與香港特區政府合作建設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可謂珠聯璧合、相得益彰。為此,香港賽馬會慈善信托基金慷慨捐贈35億港币,資助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館舍建設。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選址
2016年12月23日,在故宮博物院報告廳,香港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女士作為西九管理局董事局主席,我代表故宮博物院,雙方簽署《故宮博物院與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就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合作備忘錄》,正式啟動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項目。按照合作備忘錄内容,香港特區政府将在西九文化區設立專門展示故宮文化的場地,并命名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分别從文物展覽、數字多媒體展示、故宮學術講座、故宮知識講堂和故宮文化創意産品營銷五個方面,創建一個獨具中華傳統文化特色的故宮文化綜合展示空間。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占地面積約1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3萬平方米。主要設施包括多個固定陳列和臨時陳列展廳、教育活動室、演講廳、紀念品店和觀衆餐廳等。固定陳列展廳長期展示故宮曆史文化以及與宮廷生活有關的文物;臨時陳列展廳展示故宮博物院的書畫、器物和其他藝術收藏,也會舉辦香港收藏家的文物藏品專題。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所需的土地、資金以及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的審批程序已完成。西九文化區管理局開展建築工程的投标工作,建築工程預計竣工日期為2022年。
建設中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項目舉辦了公衆咨詢活動,旨在收集市民對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項目的意見,尤其對設計、節目策劃,以及教學和诠釋工作等方面的建議。同時,在公衆咨詢活動期間,舉行了五場咨詢會,聽取建築及相關專業界别、文化藝術界的意見和建議。通過咨詢活動向公衆傳達對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發展的願景,讓市民參與這項前所未有的項目。2017年3月9日,為期八個星期的公衆咨詢活動圓滿結束。
2017年4月,赴香港訪問期間,我在講座結束後,接受了香港衆多媒體記者的采訪,回答了香港市民關心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建設問題。故宮博物院收藏有186萬件(套)珍貴文物,為了使社會公衆更多了解故宮博物院的豐富文化資源,我們做了很多努力。即使如此,故宮博物院能夠展示的文物藏品也不到全部藏品的2%,故宮博物院有責任讓“收藏在禁宮裡的文物活起來”。每年一度的故宮文物大展,在香港很有影響,市民也很喜歡。因此建設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這件事,對曆史、對城市、對民衆是負責的,是立足長遠的重要舉措。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建成記·規劃和建設
長期以來,香港一直作為繼紐約、倫敦後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而受到世人矚目。同時,香港也是國際和亞太地區重要的航運樞紐,并且連續多年獲評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但是在博物館的數量和規模方面,香港與紐約、倫敦相比有明顯差距。換言之,香港的文化地位與經濟地位并不匹配,一座國際大都會沒有世界級的博物館,自然少了幾分深邃與厚重。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建設,無疑是香港文化事業發展的一件大事,将有利于香港成為國際文化都會的願景,也有利于故宮博物院走向國際、走向大衆生活的發展策略。
2017年12月6日,在香港特區政府總部會議室召開了“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項目設計簡介會”。香港民政事務局介紹了項目籌備工作的整體進度,許李嚴建築師事務所的嚴迅奇博士介紹了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舍設計方案,從優化公共空間網絡、傳統視藝氣質、故宮聯系概念等方面,對博物館的設計理念、整體造型概念、内部空間變化等均加以詳細分析與解釋。吳志華博士介紹了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陳列主題、展廳布局和陳列主線,并就11個展廳展示内容做出細緻解說。
香港故宮館内
2018年5月28日,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項目曆經反複調研、深入探究,終于迎來動土儀式。在白色篷布搭起的臨時會場裡,一塊用中英文書寫的背景大展闆屹立于紅地毯鋪就的儀式會台之後,顯得格外醒目。
……
不久的将來,香港民衆不但能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看到難得一見的故宮文物藏品,還能聽到著名文物專家的講座。“數字故宮”更能讓觀衆實現“身在宮外,心在宮内”的感覺,在這裡還能把故宮文化創意産品帶回家。青年學生更有機會參與故宮知識課堂活動,學到更多傳統文化知識。通過教育及推廣活動,包括為青少年提供交流和實習,以加強對曆史、文化和藝術的認識,更加深入地了解故宮文化,讓香港與内地的文化血脈更加相融。人們期待未來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可以成為一座有溫度、讓人震撼、覺得不虛此行的博物館,為東方之珠再添魅力。
唐 虞世南(傳)行書摹蘭亭序帖卷(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傳)顧恺之(346-407)《洛神賦圖》(局部)(北宋摹本)
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建築設計中,将“傳統中國空間文化”與“當代香港都市文化”有機結合,通過現代建築表達傳統精粹,依照香港空間緊湊的特點,把紫禁城中軸線變成垂直遞進關系,通過三層中庭串聯起展廳和香港的自然風景,以縱向的空間呈現中國古代建築的藝術。
從外觀到内在,盡顯“陰陽平衡”“剛柔并濟”的中國宇宙觀。從外部空間來看,七層樓高的建築“上寬下聚、頂虛底實”,形似中國古代的鼎。博物館内部将北京故宮的中軸線概念,以空間立體串聯的方式,融入博物館建築設計。
香港故宮剖面圖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建築包括七層,地下一層用來舉辦教育活動;地上一層包括演講廳、活動室、商店和餐廳等;二層可觀賞香港天際線,港島景觀一覽無遺;四層中庭可欣賞大嶼山景觀,衆多展廳則圍繞中庭布置安排,向觀衆呈現出一個立體的博物館形象。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共設九個展廳,總面積為7800平方米,每期展出800多件(套)故宮文物。其中五個展廳定期輪換展出故宮精選藏品,涵蓋故宮文化的不同面貌,包括紫禁城建築、清代宮廷生活和文化傳承工作等主題。另有四個展廳則展出香港文物收藏、藝術體驗互動等專題展覽。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人選經全球公開招聘後,決定由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副署長吳志華博士出任。……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開館後,每日接待觀衆不超過1萬人次。吳志華館長期待,故宮文化從“館舍文化”走向“大千世界”,将觀衆群從香港本地700多萬人口,擴大至粵港澳大灣區7000萬人口,進而走進世界各國民衆的文化生活。他說:“香港是祖國通向世界的‘南大門’,連接中華文化與世界文化的橋梁紐帶。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落成,一定能讓香港融入國内國際的文化雙循環。”
單霁翔《人居香港:活化曆史建築》
責任編輯:陸林漢
校對:張亮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