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咨詢菁媽:有些人說孩子需要安全感如果有什麼事情時媽媽一定要幫助媽媽,讓孩子更好的獲得安全感,而有些人又說孩子長大了不能事事都幫孩子,要放手給孩子自己去做。每次寶寶有什麼事情向我求助時,我都特别的糾結,到底是幫還是不幫,幫好還是不幫好呢?
确實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想法:幫吧!怕孩子會産生一種習慣性的依賴,孩子難以獨立,一有問題就會找爸爸,媽媽。不幫吧,孩子的安全感會受影響,覺得父母不愛他,會不會在孩子小小的心靈裡留下很陰影,影響他以後的社交。
我們很多家長做事情都想找一個是或者是不是的答案,事實上孩子不是一天就可以獨立的,可以随着孩子的成長慢慢去引導孩子一點一點獨立。
菁媽建議我們要先要安撫好寶寶的情緒之後再協助寶寶完成他想完成的事情。對于寶寶的很多事情我們都要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當我們情緒處理好了,孩子才可以更好的聽到媽媽的聲音。
步驟如下:
1、安撫寶寶:
如果寶寶找人來幫忙時家長就很嚴格要求孩子去做,孩子接受到的就是被拒絕感,被拒絕感加上自己不知道何從下手時更容易導緻寶寶心理很受傷。當孩子對我們求助時背後可能是他的無助或者是想需求你的關注和幫助。
比如3歲的寶寶想畫一個圓形,卻發現自己不會畫時,找媽媽幫助,媽媽可以安撫孩子:寶寶想讓媽媽和你一起畫這個圓形嗎?
媽媽在像你這麼小的時候也不會畫(這句話就是會安慰到孩子,讓孩子知道這不會畫并不是說我笨,是正常的)
後來媽媽想了一個辦法(或者是後來外婆和媽媽一起想了一個辦法)你看我們家有什麼東西是圓形的嗎?可能孩子會說碗,杯子或者是其他東西,都沒有關系,比如孩子剛好看到自己那個畸形的杯蓋了,那麼我們可以把杯蓋拿下來,和孩子把蓋子放在白紙上,用筆沿着白紙畫一個圓形(和孩子一起找到一種好的方法)幫助了孩子又可以讓孩子獨立動手,我們隻給孩子一個指引,而不是全部幫着他做完。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刺激了孩子的獨立思考:讓他去想什麼是圓形的?而之後發現用照着圓形的物品就可以畫出圓形的圖形,這時候也可以擴展一下,你覺得除了圓形還有什麼形狀,我們家哪些東西是這些形狀的,可不可以也按邊上畫出來,這樣就可以拓寬孩子的思路,也可以讓孩子更好的獨立思考和自己動手。因為通過孩子自己的發現和思考自己動手的欲望更強。
當孩子用筆随着圓形的杯蓋把圓形畫了出來之後,孩子内心的成就感是極高的。如果孩子再用其他物品畫出的形狀那麼孩子可能會更開心,而我們甚至可以把孩子作品拍照發到孩子的班級群上,讓孩子的成就感加倍也是一件美事。
這種的成就感不斷的伴随的孩子的獨立性出現,有助于孩子獨立的培養。讓孩子以後遇到什麼事情也會願意自己去嘗試。
菁媽寄語:孩子的成長不是一一蹶而就,需要家長細心耐心的引導,讓孩子更獨立更自主,以後沒有了家長的呵護也可以自由翺翔,甚至飛得更高。
我是菁媽,一個女孩的媽媽,母嬰行業培訓師,多平台原創作者,混迹育兒界的醫師,藥師,營養師,心理咨詢師,為上千家長提供育兒咨詢。歡迎關注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