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 字 悟 語 之 “ 哦 ”
聊天止于“呵呵”,分手源于“哦”。
這是當今網絡聊天中告誡人們的一句警示名言。根據網友調查顯示,“哈哈”最不招人讨厭,隻有 5%的人不喜歡。排名倒數第二的是“呵呵 ”,隻有9%的人不喜歡 。57%的人都選擇了“哦”。一個毫不足道的語氣字,竟然到了令人深惡痛絕的地步。
哦,怎麼淪落到如此被動地位,哪來如此之大的傷害力?
哦,有三種讀音,ó表示疑問、驚奇等;ò表示領會、醒悟、理解;é 有節奏地誦讀詩文。查根求源,“哦”似乎沒有多大的問題。
僅從字典的解釋,“哦”的确不能直接給人造成傷害。可是當你的傾訴和期望疊加在一起時,它所作出的反應絕對屬于冷暴力了。不是嗎,在你和心愛的人聊天時,對方回複你一個“哦”字時,你心裡的五味瓶一定打碎了,滋味都亂了;在你和你多年不聯系的朋友聯系上時,你們叙舊、暢談,對方回複你一個“哦”字,難道你還有興緻繼續說下去嗎?
……
漢 字 悟 語 之 “ 哦 ”
你如何發出自己的聲音?你如何回應别人向你發出的聲音?這是溝通能力的基本。
一個“哦”之所以造成分手,是因讓對方火焰般的熱情,如同叩在一塊冰冷的石頭上,隻得到了一個最簡單的回響。而且這種回響特别沒有感情,完全是一種應付的态度,表達出:你根本不歡樂,沒點意思。往往就是聊天的終結。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之處,就在于可以有很多種解讀方式,要看語氣、心情以及兩者的關系狀況。一句“哦”包含了多少敷衍、失落、委屈、傷心、無奈、心痛;一句“哦”更包含了多少不舍、溫暖、堅持。
細心去聽關于“哦”的解釋,網上将“哦”分為入門級:表簡短的答應;表示驚奇、滿意或羨慕;表敷衍;表疑問。升華級(每種解釋使用時可彼此混合、疊加表達):在取得巨大成功之後,或從暗爽即将轉化明爽之前,用以刻意提醒自己保持冷靜;在别人取得巨大成功并且在你面前興緻勃勃、耀武揚威、王婆賣瓜的時候,用以表示對彼的不屑,讓其遭受潑冷水的感覺,同時自得其樂;雅士之間互相提醒始終要保持淡定态度的用詞;在自己或者别人發表慷慨激昂或寓意深刻的言論之後,用以提醒要把語言付諸行動;特殊群體之間打招呼的用詞,意味着在掩蓋自己熱情激動的心情之餘,給予對方最親切的問候。遭遇尴尬的場面之後,用以讓自己盡量保持神态自若之感,來遮掩内心的翻江倒海;簡潔有力的總結,通常表贊同等。
在影視中,人們常常看到這樣典型畫面:當下屬好不容易得到一個機會向領導傾心彙報工作思想時,背靠椅子的領導不露聲色地從嘴裡發出“哦”的聲音,不知是明白、清楚、贊許、認同,還是敷衍、疑惑、不屑...... 下屬的心情七上八下,不知所措。
漢 字 悟 語 之 “ 哦 ”
哦,這個字,不同的人感覺是不一樣的。不過,這也非常的好,它才會讓人逐漸成長,明白不同的環境、心情、語調等諸多因素下發出的同一個相同聲音的意思是完全不同的,讓人不平靜的心逐漸回複常态。
這世界上大部分的失落,都是因為我們自己沒成為更好的自己,卻奢求着别人成為更好的别人。
哦,其實也是一個神奇的字,一個字就能告訴你不喜歡的人:我就是讨厭你,就是不想理你,快點閉嘴!一個字也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人與人之間會有一種默契存在,我默許、贊同、支持你。
朋友的兒子在工作兩年後,給父親打了一次電話。單位裡發生的某些事情讓他無論如何也無法接受,郁悶了很久,最後決定辭職。兒子給父親打電話就是覺得必須向他報告自己的決定。他對電話另一端的父親說“: 我要辭職。”聽到這個消息,父親想必很吃驚,不過并沒有表現出來。他發出的第一聲是“哦……”那淡定的語氣安撫了兒子的心靈。
沉默了一會兒,父親問:“為什麼?”于是,兒子把工作以及與工作相關的各種莫名其妙、無法理喻的事一股腦地發洩出來。當然,這是他第一次和父親談起工作。“我不是為了做這種事才上大學,也不是為了忍受這些才進這家單位的。真是受夠了,我要辭職!”兒子斬釘截鐵地宣布,語氣近乎歇斯底裡。
一直默默傾聽的父親聽完依然保持沉默。正當兒子以為他會臭罵他時,話筒中又傳來一聲“哦……”然後父親說:“那也好,重新開始,沒什麼大不了的。”
父親一種平淡寬慰的态度,讓兒子心中多少有了底氣。
“謝謝您。”兒子說。
漢 字 悟 語 之 “ 哦 ”
歲月讓人越來越沉默,“哦”的聲音也越來越小、越來越少。時間慢慢地告訴我,要學會用語氣詞,少說單字,多連連說話:哦哦!誠然,這也是一種應付的态度,畢竟多了一種熱情。同樣的意思,但是,人們會覺得可愛。雖然意思相同,但是通過不同的表達手法,效果完全不同。
不要再把“哦”挂在嘴邊,因為那不是真正發自你内心的笑。就像有些東西寫在電腦上,你感覺不到他的深情。少說些“哦”,它真的很傷感情 ! 不要對你在乎的人說“哦”,真的會傷到他。如果你不想說話,請直說,不要“哦”。隻希望少一些人因為這樣一個沒有意義的“哦”淺笑、錯過、失去。
(作者:胡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