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蕃願掃天下包含的意義?年少之時,我們都學過一篇課文《掃一室與掃天下》,講的是東漢時期陳蕃的故事:,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陳蕃願掃天下包含的意義?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年少之時,我們都學過一篇課文《掃一室與掃天下》,講的是東漢時期陳蕃的故事:
課文中的陳蕃年輕之時雖然志存高遠,但生活懶散,書房很亂,而且被薛勤指出後還滿不在乎。陳蕃認為自己的志向是掃平天下,哪有時間打掃房間!
然後薛勤就說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意思是小事都做不好,如何能成大事!
這篇課文讓我一直認為陳蕃是一個做不好小事,長大後一事無成的小人物,但後來翻閱《後漢書》時發現曆史的真相并非如此。
陳蕃字仲舉,汝南平輿人也。祖河東太守。蕃年十年,嘗閑處一室,而庭宇蕪穢。父友同郡薛勤來候之,謂蕃曰:“孺子何不灑埽以待賓客?”蕃曰:“大丈夫處世,當埽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也就是說,曆史上的薛勤并沒有責備陳蕃“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我們再看《世說新語》中陳蕃的記載:
陳仲舉(陳蕃)言為士則,行為世範。
王勃在《滕王閣序》中曾寫到
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
講的便是東漢時期的兩個名士徐孺與陳蕃惺惺相惜的故事,此時的陳蕃在京城由于直谏得罪了權貴,被貶至豫章做太守。
因此,陳蕃是東漢名臣,其與窦武、劉淑并稱“三君”。
《後漢書·黨锢傳序》中寫到:窦武、劉淑、陳蕃為三君。君者,言一世之所宗也。
陳蕃年少有大志,後來官至太傅、錄尚書事,錄尚書事便是真宰相。
東漢末年宦官專政,陳蕃與大将軍窦武共同謀劃翦除宦官,事敗被殺。
那麼“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又出自哪裡呢?出自清朝文學家劉蓉的散文《習慣說》
蓉少時,讀書養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讀,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繞室以旋。室有窪,徑尺,浸淫日廣。每履之,足苦踬焉。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父來室中,語之,顧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命童子取土平之。後蓉複履,蹶然以驚,如土忽隆起者。俯視,地坦然,則既平矣。已而複然。又久而後安之。 噫!習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與窪适也,及其久,則窪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則反窒焉而不甯。故君子之學,貴乎慎始。
所以這句話的原話是: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
由于這兩個故事很相似,後世之人便将其合二為一了。
在漢末魏晉之時,特立獨行是名士的特點,所以薛勤奇之。但後世之人便循規蹈矩了,出格之事是萬萬不可做的,所以劉蓉被父親斥責。
“掃一室”與“掃天下”有關系嗎?應當說沒有必然的聯系。
天下的道理,并非一成不變,刻舟求劍尤不可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