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人到老年才知道,有個不成器的兒子是一種福分
講述:老周
整理:明豪兄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删
01
我是老周,今年68歲,是鄂東南地區一家鋼鐵廠的退休工人,老伴早幾年因病走了,留下我一個糟老頭子孤零零地住在鋼鐵廠職工宿舍。我不是孤寡老人,我有一個兒子,早年畢業于北京985名校,後來在北京工作、成家,媳婦是北京本地人。
早些年,我和老伴去北京兒子家住了一個月,老伴不識字,我們下個樓逛下街,我都要緊緊跟着老伴,怕她走丢;加上兒子家的鎖是指紋鎖,我們老年人操作起來也麻煩,後來幹脆不出去了,天天窩在家裡看電視。媳婦雖說談不上勢利眼,但生在首都大地方的人,天性對我們小地方的人有一種優越感,言談舉止、話裡話外都有點看不起我們,生活習慣、日常飲食,與我們都格格不入。兒子當年買房時,我和老伴雖然傾其所有幫兒子湊了首期款,但畢竟不是自己的家,我們受不了拘束,一個月後就回老家了,再也沒過去了。
剛開始兩三年,兒子帶兒媳和孫子會回來過年,後來就是他一個人回來過年了,從一年回一次到兩年回一次,再到現在疫情三年沒回。平時電話也打得少,我打過去,他永遠是很忙的樣子,三言兩語就要挂電話了。老伴在世的時候,我們相依相伴,還沒有感覺到孤獨。老伴走了,我整個人如行屍走肉,毫無生氣,得過且過,倍感孤寂。好在有我的老鄰居老劉,我們是多年的老友,年輕時一起在鋼鐵廠上班,年老時一起退休,我經常去他家喝喝酒,聊聊天,下下棋,下樓逛一逛,打發孤獨的時光。
02
時光回到40年前。那時我和老劉風華正茂,都在鋼鐵廠上班,和一些年輕人天天玩在一起。後來我們各自成家,各生了一個兒子,兩個小孩相處很好,一起上學放學,一起玩耍。他們性格天壤之别,我兒子稍稍内向,腦子靈活,很小就會算數學題,背古詩;老劉的兒子活潑外向,喜歡打架,三天兩頭有家長告狀。但他們兩人相處,很少吵鬧,也許是性格互補吧。
進了初中,兩個孩子的成績差距很明顯,我兒子小周長期是班上前三名,老劉的兒子小劉長期是班上後幾名。很快到中考了,小周考上了縣城的好高中,小劉隻能花錢讀末流民辦中專。
讀完三年高中,小周很争氣,考上了北京的985名校;小劉混完三年中專,開始遭受社會毒打,進工廠打螺絲。
小周讀完四年本科,又保研到本校讀研究生;小劉換了很多個工作,都做不長久,但不耽誤他娶妻生子,當然是老劉出錢一手操辦。
小周研究生畢業,分到北京一家國企上班,待遇優厚;小劉開始厭倦工廠上班的日子,于是自己拿點錢,再讓老劉出點血,按揭了一輛小車,開始跑出租車。
等到我兒子小周和本單位的北京姑娘談婚論嫁,小劉已開出租車幾年,小劉的兒子也會打醬油了。小劉一直在開出租車,他喜歡自在不受約束的生活,想出去就出去,不想出去,就約幾個哥們打下牌,或在家陪老婆孩子。
老劉和我聊天時,每每談起他這個兒子,都直搖頭,他說:“從小到大沒讓我省心,讀書時不努力,上不了高中上不了大學,那隻能随便找個工作養家糊口,每份工作都做不長久,太不成器了。現在開出租車,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幾十歲的人了,養老婆養孩子,還要我的退休金來接濟他們,沒辦法,隻有這個兒子,我不幫他誰幫他。看看你兒子從小到大多争氣,讀名校,留北京,進國企,你就享福啦。”
我苦笑兩聲,沒有說什麼,其實我知道,他兒子也沒有那麼不堪,我兒子也沒有那麼好,我也談不上享福,心中的苦無處訴說,老劉也隻是說着安慰我的話,因為相比物質,精神生活的貧乏,更加令人難受。
03
我印象中的小劉,是個大大咧咧、安于現狀、知足常樂的孩子,成天笑眯眯的,沒有上進心,沒有壓力,平時喜歡打牌、喝酒、玩遊戲,他明天沒飯吃,今天就不會着急。但他沒有那麼不堪,沒有壞心眼,對鄰居客客氣氣,每次見到我親熱地叫“周叔”,噓寒問暖;他對老婆孩子好,對父母孝順,家庭也和睦,實在沒錢用了,他也會出去努力幹上一陣子。
老劉是常常接濟他,但隻有一個兒子,也是他心甘情願。小劉的家在老劉家附近一個舊小區,小劉這個人有個優點,身上再沒錢,三天兩頭提一瓶酒,或者提點下酒菜,去老劉家,自己下廚,和老爸對飲幾杯;逢節假日,他們一家人聚餐,滿屋歡聲笑語;有時放着生意不做,載着老劉夫婦出去兜幾圈,吹吹風,或者全家去附近景點遊玩,看看風景。
老劉對他兒子說:“有什麼好看的,又花時間又費油錢,不如多拉幾趟客。”小劉笑着說:“那個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們倆老要開心,全家要開心。”老劉嘴裡說着兒子,心裡美滋滋的。老劉心裡暢快,兒子沒錢用問他要,他給錢也痛痛快快。
我經常沾他們家的光,有時小劉叫我過去和老劉喝幾杯,有時跟他們的車一起出去玩玩。雖然他們一家沒把我當外人,但畢竟不能老是這樣,我也不好意思。
他們家物質上并不富足,但這種和睦熱鬧的家庭氛圍,着實令人羨慕。和他們家對比,我有退休金,兒子也會打錢給我用,我不缺錢,也不缺物質,但想到自己孤零零的一個人,獨自面對空房,心裡很不是滋味。
有一天半夜,我胃疼得難受,打電話給老劉,老劉通知小劉趕過來了,兩人把我扶上車,送往醫院。在醫院的兩天,小劉也不出車拉客了,跑前跑後,盡心服侍。旁邊床位的老太太羨慕地對我說:“你兒子真孝順。”我尴尬地回她:“是鄰居的孩子,我兒子在外地。”等我兒子趕回來,我已出院了,兒子要我去北京住一段時間,身體養好了再回來。我不願去受拘束,還是自己這一畝三分地自在,就說:“我沒事,醫生說按時吃藥就行了,你安心去北京吧。”兒子無奈作罷,臨行前,兒子提了些禮物去老劉家,對老劉小劉表示感謝。老劉父子說是應該的,遠親不如近鄰,更何況是這麼多年的同事和老友。
04
我這樣的空巢老人,是社會上一種普遍現象,子女在外地工作,老人獨自在老家生活。我和兒子經濟上沒有問題,兒子也談不上不孝順,主要是我在這裡生活幾十年習慣了,不願去兒子那裡受拘束。相隔兩地,兒子平時工作也忙,照顧家庭孩子,老父親獨自在老家,他也有心無力。我嘗試着調整自己的心态,照顧好自己,不讓兒子擔心,就是對他很大的幫助。後來我聽從兒子的安排,請了一個保姆,料理我的一日三餐,平時也能說幾句話,心情也就沒那麼壓抑。
說句實話,以前老劉羨慕我兒子争氣,說他兒子不成器;我倒羨慕他兒孫繞膝,一家人其樂融融。
如果時間能再來,我兒子也像小劉這樣,讀不了名校,留不了北京,進不了國企,隻能做一個普通底層人,留在家鄉,守候在父母身旁,我不會有遺憾。隻要他有一份養家糊口的工作,娶妻生子,我們一家人能生活在一起,開開心心,我就知足了。可能有人會說我自私,說我格局小,為了自己,放棄兒子展翅高飛的機會。我隻是人生将逝的一點小小感悟,人生短短幾十年,作為一個時日無多的老人,有什麼比兒孫繞膝、熱鬧團圓更幸福?
像小劉這樣常人認為的不成器,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又怎麼能說不成器呢?他有小毛病,不求上進,安于現狀;但他不偷不搶,為人友善,知足常樂,孝敬父母,愛護妻兒,家庭和睦,雖有父母心甘情願接濟,他也有一份自食其力、養家糊口的工作。像老劉這樣,有個所謂不成器的兒子,又何嘗不是一種福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