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一生有多少個20年,有多少人能堅持20年隻做一件事,在這個浮躁的社會,能靜下心來,堅守一件事的人越來越少了。
景祥俊是四川通江米倉山的一名護林員,她9歲時随父母來到鐵廠河林場,她的外婆也是林場職工,她在山裡看着春花夏水、秋月冬雪,看着樹木年輪一圈一圈增長,她也一天天成長,她是山裡的“林三代”。
剛來林場時的景祥俊
“林三代”的夢想,與山為伴1997年,23歲她從縣裡的中專畢業,和同學一起分配到了這片林場,這裡還是火燒土磚搭建的8間平房,不通電,不通水,太陽落山後隻能點煤油燈。對于大山她是深愛的,但山裡的苦是父母深深體會過的,父母做夢都想讓女兒走出大山,去過城裡人的日子。
景祥俊從小在山裡長大,耳濡目染了祖輩、父輩與大山為伴的曆程,令她對大山産生了一份特殊的感情。
景祥俊在巡山途中
為了表示自己非留在山裡的決心,她經常獨自一人進山,山裡的日子是枯燥、寂寞、危險的,護林員每月至少要巡山22天,每年有264天奔走在山路上,一天走上十幾公裡山路,完全看不到一個人影,山裡經常有毒蛇、馬蜂等不可預知的危險。
有一次景祥俊進山,卻無意中碰到了馬蜂窩,被蟄得滿身是傷,幸好在他後面不遠的父親及時将她送到了醫院,才讓她撿回一條命。本以為經此一難,景祥俊會主動放棄,但她卻說:這點苦,算什麼。
按照景祥俊父母的設想,等女兒在林場上兩年班,新鮮勁過去了,就讓她回縣城,找個“吃國家飯”的人嫁了,女兒這一輩子也就有個依靠。
走山路,被野荊棘紮了手,丈夫給她拔
20出頭的景祥俊明眸大眼,是林場一枝花,單身的小夥子都想追她。在林場打工的小夥張志才也喜歡景祥俊,這個農村的小夥十分憨厚,在林場砍撫育、修剪雜草雜樹時,他總是主動幫景祥俊,掄起膀子一頓猛揮刀,有一次,幹得太賣力直接把景祥俊的手劃了道口子,吓得他直問:要不要醫藥費,景祥俊就在心裡笑:”這個男的咋那麼傻呢。
有一次,景祥俊在撫育林木時突然暈倒,在一旁幹活的張志才背起她就往醫院跑,一個多小時的路,一口氣都沒有歇。到醫務室後,景祥俊還想着今天工作還沒有做完呢,就說:“今天的撫育咋砍得完哦?張志才說:”我去幫你砍,然後他頭也不回的就往山裡去了。
景祥俊到成都參加黨代會,丈夫送她下山
樸實憨厚的張志才,經常到林場來幹活,大山讓這對年輕人結緣。1997年底,景祥俊回到通江縣城,将這段感情告訴了父母,一聽說她要嫁給山裡的窮農民,母親氣得話都不和她說,自己當了一輩子林業工人,深知其中的艱辛,她再不想女兒也吃這樣的苦。
父親生氣着問她:“你是要在山裡呆一輩子嗎?
景祥俊說:”你們都在山裡呆了一輩子,我怎麼就不行呢?
第二天,景祥俊就賭氣跑回了林場,她決定嫁給張志才,即使他們家窮得篾笆房子都是漏風的,但她相信一句老話:“三窮三富不到老”。隻要人正直、老實、本分,憑着這吃苦耐勞的性子,一定會有出頭的日子。
巡山時包裡裝的吃的
23歲那年,景祥俊倔強地嫁給了張志才,将她的全部青春都留在了這座大山中。
1998年,和她一起來到米倉山的4位女同學和2名男同學都離開了林場,隻有她一個人留了下來。
20年以夢為馬,巡山護林1998年,“天保工程”從四川開始試點,林區大面積推進森林撫育。與過去砍樹的老護林員不同,試點工程開始後,景祥俊的工作内容變成了——植樹。
她每天要背上100斤的樹苗,往方圓5-10公裡的栽種地點種樹,在冬天時,每天要挖100多個樹窩子,準備來年栽種樹苗,這項男人的工種,讓這個身高不足1.6米的女子漸漸累彎了腰。
景祥俊的巡山日記
20多歲的年輕姑娘,從大包梁到小石巷,從雞公嘴到貓兒垭,她扛着鋤頭背着背簍,參與了64萬棵樹的種植,她一年365天,要巡山200多天,除了極端惡劣天氣,幾乎全年無休,鐵廠河林場有的數千畝森林,20年下來,山的每一處都留下了她的足迹,來來回回走了上百遍,共計6萬公裡。
20年來,景祥俊每天都要寫下一段護林日記,這些年來她已經寫下了20本《巡山日記》,随着鐵廠河林區的日益茂盛,需要種樹的時候少了,但她總記得那棵樹是什麼時候種下的,種了樹後,她還發經常去看看,樹長結實了沒,樹木有沒有長蟲,最怕長蟲,一害就是一片樹林,所以她要經常刷藥殺蟲、還要防止有人盜砍盜伐。
景祥俊挨家挨戶宣傳護林知識
她每天天剛亮,就從家裡出發,開始一天的巡山工作,春天撫育幼林,夏天護筍養竹,清理林道、養護成林,秋冬巡林防火,挨家挨戶宣傳護林知識。
她将這9000畝森林看成了她的孩子,每當别人問她為什麼還在堅持時,她總說:“要是連我都走了,就更沒人護林了,總要有人做下去嘛。
是啊,總要有人做下去嘛,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卻是最難實踐的,堅持一陣子,不可敬,堅持一輩子才可敬。
燒火做飯
2002年的一個夏天,景祥俊突然暈倒在樹叢中,張志才背着她跑了4個多小時才到公路上攔到一輛車,将她送到縣醫院,檢查結果讓醫生都大吃一驚:”她的左腎都壞死了,右腎也隻剩下一點點了。醫生要求她必須馬上住院做手術,但高昂的手術費,對于這個每月僅有300來塊工資的景祥俊無疑是天文數字,無奈之下,她隻好讓醫生開了一些止痛藥,又繼續回到山裡了。
單位得知她的情況後,将她調換為護林員,但由于嚴重的腎痛她每天巡一次山回家家,腿就浮腫的很厲害。她每天需要吃下各種藥片來調理身體,山裡陰濕,屋子裡總是彌漫着一股黴味,冬天裡,這種環境對養病的人來說更是難熬。
景祥俊吃的燒火馍馍
拖着這副病弱之軀,20年來,景祥俊卻肩負起了一份平凡的責任,從前和她一起在林場工作的許多年輕人都去南方打工了,但她終究因一份責任而選擇了不一樣的人生。她說好一生最覺得虧欠的就是女兒,由于護林工作的特殊性,女兒從小就托給姐姐照顧,她都沒能陪伴女兒的成長。
女兒喜歡畫畫,為了讓女兒學畫,她每個月省吃儉用,巡山的時候常常隻帶一杯水和一個火燒馍。
景祥俊分管的林區有很多條防火道,她深知火是山中大患,她從不許人帶任何一點火星進山,曾經有一個婦女帶打火機進山,被她沒收了,這個婦女見到她便一通大罵。每年清明,是景祥俊最擔心的日子,焚香燒紙是清明的傳統習俗,店子枰竹林區有幾十座墳茔,每年到清明時,就香火不斷,景祥俊從早守到晚,她要等到所有的香火燃盡,确保最後一顆火星熄滅,她才放心離開。
第四屆四川勞模頒獎典禮
20年來,大巴山在她的守護下,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次險情,她用自己的一輩子來完成對大山許下的承諾“一切平安”。
2015年,景祥俊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四川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2019年9月20日,獲得“全國綠化獎章”。
這5年來,景祥俊說她的最大變化就是住的土磚房子換成了變成9間新房子,“她評上了中級工程師之後,工資漲了一截。張志才作為外聘人員,一個月也有800塊工資了。家裡也裝上了電話,有了冰箱“再也不用吃臭肉”了,自家養的跑山雞有幾十隻了,黑山羊數量也上了百。還來了新同事,這個以前兩人隐居的山谷,也許将成為新的護林據點。
原來的土磚房被簇新的白磚紅瓦房取代
根據林業廳《四川省國有林場改革實施方案》全省已經有70多個國有林場被被納入财政全額預算,鐵廠河林場也在其中。
自2015年起,四川省每年将60%以上林業資金投向貧困縣。截至2017年,全省已将2.5萬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轉為生态護林員,帶動7萬人脫貧。從1997年到2017年,四川省森林覆蓋率由24.43%提升到了36.88%,全省森林和濕地生态系統年涵養水源886億噸,相當于2.25個三峽庫區總庫容;年固定碳量7659萬噸,減少土壤侵蝕1.37億噸;年生态服務價值達到1.72萬億元,居全國前三位。
在平凡的崗位上,總有許多人在踐行着不平凡的事,20多年護林、造林、育林。正是因為有景祥俊這樣的人在默默堅守着,才能讓生态環境變得更好。
參考資料:《6萬公裡山路20本巡山日記 米倉山護林員景祥俊這20年》-華西都市報
《景祥俊、張志才》-CCTV央視網-鄉約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