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伍禁忌制度?電解質、維生素類1. 維生素 C 鈣制劑 ,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配伍禁忌制度?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電解質、維生素類
1. 維生素 C 鈣制劑
結果:形成結晶,産生副作用。
分析:大劑量的維生素 C 可促使鈣劑在腎髒形成結晶,産生副作用,故兩者應避免聯用。
對于重症卧床患者,補液的時候常常輸注氨基酸、維生素和一些鈣劑,這樣的情況下,鈣劑的輸液劑應于維生素類的輸液劑間隔一段時間輸注。
2. 維生素 C 維生素 K1
結果:産生沉澱,降低藥效。
分析:維生素 C 在體内脫氫,有較強的還原性,形成可逆性氧化還原系統,而維生素 K1 正好具有氧化性。
維生素 C 與維生素 K1 配伍會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産生沉澱,降低藥效,産生毒副作用,存在配伍禁忌。因此,兩者應該分别輸注,不能在同一溶媒中混合輸注。長期全胃腸外營養者需 2-5 mg 維生素 K1,一周一次,腸外營養也需要大量的維生素。此時一定要注意維生素 K1 和維生素 C 禁止在同一溶媒中配置,維生素 K1 可采取肌内注射的方式,維生素 C 可采取靜脈滴注等别的方式進行補充營養。
3. 門冬氨酸鉀鎂 0.9%氯化鈉注射液
結果:療效降低。
分析:門冬氨酸鉀鎂為電解質補充藥,為 1-門冬氨酸與氧化鎂、氫氧化鉀形成的鉀鎂鹽,可提高細胞内鉀離子濃度。常用于低鉀血症,低鉀及洋地黃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肝性腦病等的治療。鎂能使鉀進入細胞内,以保證細胞的正常代謝功能,生理鹽水含有鈉離子。鈉進入細胞内,就會促進細胞内鉀的外流,從而影響鉀離子的吸收,并且以葡萄糖為溶媒有助于鉀離子細胞内轉移。
因此,門冬氨酸鉀鎂使用時應于 5% 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 或 500 ml 中稀釋後緩慢靜脈滴注。
常見藥物類
1. 阿司匹林 對乙酰氨基酚
結果:副作用增加。
分析:阿司匹林和對乙酰氨基酚均屬于非甾體類抗炎藥。對乙酰氨基酚的解熱鎮痛作用與阿司匹林相似,但抗炎和抗風濕作用較阿司匹林弱,兩者均有消化道反應的不良反應症狀。阿司匹林與對乙酰氨基酚合用,後者生物利用度降低,且胃腸道不良反應增加,還會因抑制血小闆聚集的作用增強,增加出血的危險。阿司匹林與對乙酰氨基酚長期大量同用有引起腎髒病變的可能。因此兩者避免同服,避免毒副作用的産生。
結果:産生沉澱。
分析:鹽酸氨溴索 pH 值為 5.0,鹽酸氨溴索不能與 pH 值大于 6.3 的其他溶液混合。奧美拉唑 pH 10.3-11.3,因此氨溴索和奧美拉唑合用時,pH 值增加會導緻産生鹽酸氨溴索的遊離堿沉澱,故兩者避免聯合使用,應該分别輸注。
結果:産生沉澱,輸液變渾濁。
分析:地塞米松 pH 為 7.0-8.5,呈堿性,鹽酸普羅帕酮的 pH 為 3.5-5.0,呈酸性,兩者合用,酸堿中和,輸液劑變渾濁。因此兩者嚴禁在同一溶媒中配伍使用,應該分開使用。
4. 脫氧核苷酸鈉 0.9% 氯化鈉注射液
結果:失效。
分析:脫氧核苷酸鈉注射液為複方制劑,常用于急、慢性肝炎、白細胞減少症、血小闆減少症及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的輔助治療。本品是一種具有遺傳特性的化學物質,與蛋白質相結合成核蛋白,為生物體的基本物質,氯化鈉溶液與蛋白質發生鹽析,破壞蛋白質。因此,脫氧核苷酸鈉應避免與氯化鈉注射液配伍,應将本品加入到 250 ml 的 5% 葡萄糖注射液中,緩慢滴注(每分鐘 2 ml)。
結果:影響吸收,使療效降低。
分析:硫酸亞鐵為二價金屬鐵化合物,可與四環索類藥物形成贅合物,影響了四環素類藥物的吸收,使四環素的血藥濃度大大下降,使療效降低。因此,不要同時服用四環素類藥物與硫酸亞鐵片,應當在停用四環素類藥物後再服用硫酸亞鐵。如必須服用硫酸亞鐵,則應把四環素類藥物改為其他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
抗菌藥物類
1. 青黴素 磺胺藥
結果:療效降低
分析:青黴素屬于快速殺菌藥,而磺胺類抗菌藥屬于抑菌藥,兩者合用相互拮抗,使其抗菌作用降低,療效減少。因此這兩種抗菌藥物避免同時使用,應該分開使用。若兩者聯合,應遵循先殺後抑的順序,達到最佳的抗菌效果,即先使用青黴素後間隔 1-2 h 後使用磺胺類藥物。
2. 頭孢唑啉 華法林
結果:增加出血的風險,副作用增加
分析:頭孢唑啉和華法令同用時可導緻維生素 K 依賴性凝血因子的合成減少,可增加出血的危險性,副作用增加。因此兩者避免同時服用,應當在停用頭孢唑啉後再服用華法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