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楊寶寶
中國人對月亮的重視一直都在。“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又是秋日月圓時,今年的中秋節和十一國慶長假相遇,形成了一個8天的大長假。
上一個黃金周七天長假還是2020年初農曆新年,當時新冠疫情爆發态勢下,很多人取消了回家過年的計劃,春運期間旅客發送人次減少到上一年的五成。8個月後,當長假再度“回歸”,恰好與象征思鄉、團圓的中秋相遇,許多人選擇與家人相聚,“回歸”中秋最傳統的慶祝方式。
中秋起源于何時,又是何時成為團圓賞月的民俗節日?在中秋到來之際,澎湃新聞專訪了華東師範大學民俗研究所田兆元教授。
中秋起源于月亮崇拜
“中秋節的産生和中國古代的月亮崇拜有關。”田兆元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早在《國語·周語》,就有“古者,先王既有天下,又崇立上帝、明神而敬事之,于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的記載,這裡的“夕月”就是指“拜月”。
2019年秦淮中秋詩會,祭月儀式。 視覺中國 圖
“帝王為什麼要祭月呢?一種說法是,要報答月亮之恩。我們現在都說萬物生長靠太陽,幾乎沒有什麼人給月亮表功的。但是古人不一樣,他們認為日月同樣有功于人類,隻不過是一陰一陽。一陰一陽謂之道,陰陽互補自然規律,不可偏廢,必須陰陽和諧。日月同樣給世界帶來光明,日月相繼,晚上帶來光明,所以叫夜明之神,夜晚帶來光明同樣是大德,所以要祭拜答謝。”田兆元解釋,我國古人很早就從觀察月亮的圓缺和運動規律中總結出曆法,并在陰曆的基礎上,總結出二十四節氣,用以指導農耕。
因為月亮對人們的生産生活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許多傳統節日都與月亮有關,“如正月十五是元宵節、七月十五是中元節、八月十五是中秋節,都是重要的節日。”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中秋節”是仲秋之節,在進入秋季的第二個月,以十五月圓為标志,這天正值孟秋、仲秋、季秋三秋之中。故謂之“中秋”。
“起先人們慶祝仲秋,也是感報大自然的回饋,因而中秋追溯源頭,最初也是有感恩的主題。但現在這層意思被沖淡了。”田兆元說。
唐宋才形成“團圓”為習俗的中秋節
那麼,現在以賞月、團圓為習俗的中秋節是何時形成的?
雖然先民的“月亮崇拜”出現得非常早,但中秋節的形成卻要到很久以後。
春節、清明、端午、中秋是近世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其中,中秋節形成最晚。在漢魏民俗節日體系形成時期,中秋尚無蹤迹。到唐宋時期,以賞月為中心節俗的中秋節才出現,明清已經上升為民俗大節。
“到唐宋以後,中秋節才出現團圓的含義,此前并沒有特别強調這一天。”田兆元認為,這可能與當時經濟發達,人員流動加大、人員外出變多有關,“唐代是民族大融合的時代,大家都開始意識到家鄉的概念。”
從文人墨客的詩句中,我們可以切實感受到“月”與思念之情的緊密連接。唐代詩人王建寫道:“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杜甫在《秋夜》中寫道:“今夜鄜州月,閨中隻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張九齡在《望月懷遠》開篇就寫出如今仍常被引用的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到了南宋,外族入侵,百姓飽受離亂之苦,思鄉之情更甚,“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月亮是在外旅人的情感寄托。
在田兆元看來,中秋在此時發展成一個寄托人們對家鄉、親人感情的節日,最初感恩月亮的含義也就被沖淡了。而“團圓”這一層含義到今天是越來越被強化的,如今在外求學、在外打工的人越來越多,人們情感上依舊需要中秋節。
“中國開始是小農社會,流動性不大,因而團圓的需求也不是太廣泛。所以中秋開始出現的一段時間有月亮崇拜的含義,但随着社會的發展,這一層含義最終沒有發展起來,‘團圓’成了中秋節的内涵。”
“海上生明月”,上海的中秋
“‘海上生明月’,也是一種對中秋的認知。”身在上海,田兆元特别談了上海這座海洋城市中秋節日的特别意義。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代詩人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中寫到了月和潮水的關系,當月圓之時,引力最大,帶來潮水倒灌,形成海邊一些地區十五觀潮的習俗。
早年上海地區,潮湧會進入黃浦江,上海清代“滬城八景”中,其中一景就和潮水有關,叫做“黃浦秋濤”。
“中秋觀潮、海濤成為一個景觀,這是上海和内陸地區的不同。”田兆元說。
市民和遊客在上海外灘濱江步道上拍照、賞月。 視覺中國 圖
此外,他認為張若虛寫到的“海上明月”也值得關注。“上海過去也被稱為‘海上’,‘海上畫派’、‘海上白雲觀、‘《海上梨園志》’都是取這一含義。‘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上海和月亮聯結是最近的,這讓上海的中秋有别樣的感受。”
隻過一天中秋不夠?可以嘗試過“仲秋”
田兆元曾在美國過中秋節,發現當地華人還在采用“仲秋”的過法,位于“三秋”之中的農曆八月仲秋,一整個月都是節日。他們不一定要在八月十五當天過中秋節,而是會在仲秋選擇一天或幾天來慶祝。
這也許與海外中秋不是法定節假日有關,但田兆元認為這種改變是有據可依的“回歸傳統”,在古代傳統社會,八月仲秋無疑是重要的,是豐收的季節,是一年之中最值得慶祝的時節。
曾經中國一些地方不止過八月十五,在八月十六還有“追月”的習俗。舊時新安(深圳的古稱)和廣東好些地方都有這一習俗。清代陳子厚的《嶺南雜事鈔》序中寫道:“粵中好事者,于八月十六日夜,集親朋制酒肴賞月,謂之追月。”據說,八月十五晚家人團圓賞月後,餘興未盡,次日再和好友相聚賞月,吟詩作賦、欣賞花燈,久而久之,形成“追月”之說。如今廣東這一風俗早已淡去,但在香港依舊盛行。
“端午現在已經叫‘端午季’:‘頭端陽’農曆五月初五,‘大端陽’五月十五,‘末端陽’五月二十五。中秋節就過八月十五這一天,很多人覺得太短了。”田兆元覺得,我們也不妨過“仲秋”,把整個農曆八月當做中秋來過。
他笑言這樣做“好處多多”,不但讓傳統節日地位更高,還能拉動内需,“現在月餅一過了八月十五這一天立刻就賣不動了,要打折處理,但在美國就不會這樣,過了八月十五這一天,還在仲秋這個月,他們依然會慶祝中秋節,月餅也就不會降價。”
“八月這一個月都很重要,是豐收的季節,桂花飄香、氣候溫涼。”田兆元說,“以前人們在秋天要辛苦勞作,沒有時間,隻能過這一天。如今我們有需求要充分休息、感受文化、拉動内需,何不考慮恢複八月仲秋的傳統?”
責任編輯:張喆
校對:劉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