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晨報報道 近日,合肥市統計局相關人士解讀了合肥十年來人口發展綜述。2012年以來,合肥市人口規模不斷擴大,人口素質顯著提高,人口流動更加頻繁,城鎮化水平持續提升,民生福祉不斷增進。
常住人口增長159萬人
數據統計,2012年以來,合肥人口總量快速增長,省内人口向合肥集聚趨勢明顯,勞動年齡人口持續增長,勞動力資源保持優勢。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達947萬人,較2012年的788萬人增加159萬人,增長20.2%,年均增長2.1%,比全國高1.7個百分點。全市常住人口占全省比重,也由2012年的13.2%增長到2021年的15.5%。
2021年,合肥15-64歲人口為671.4萬人,比2012年多104.8萬人,占總人口比重70.9%,比全國高2.6個百分點。其中,少兒人口比重回升,0-14歲人口占總人口比重16.7%,比2012年上升0.7個百分點。老齡化程度逐漸加深,65歲及以上人口占12.4%,比全國低1.8個百分點,比2012年上升0.3個百分點。
擁有大學文化程度人口超256萬
數據分析,十年間,合肥整體受教育水平穩步提高,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進一步增加,文盲人口逐漸減少。2021年,全市15歲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1.02年,比2012年的9.49年提高了1.53年,整體受教育水平繼續穩步提高。
在勞動年齡人口方面,2021年,全市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為11.89年,分别比2019年的11.39年和2020年的11.75年高0.50年、0.14年。在高等教育人口領域,2021年,全市擁有大學文化程度人口256.4萬人,較2012年增長120.6%。其中,每10萬人口中擁有大學文化程度人口由2012年14747人上升為27076人,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3229人。
人均預期壽命80.86歲
2021年,全市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人均經費補助标準提高到79元。得益于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完善,服務能力大幅提升,2021年每千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增加到6.85張,執業(助理)醫師數增加到3.08人,注冊護士人數增加到3.87人,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條件和醫務人員數質量持續改善。
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測算,全市2020年人均預期壽命80.86歲,比2010年人均預期壽命76.92歲提高3.94歲。全市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快速提高,主要得益于城市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醫療衛生保障體系逐步完善以及城鄉公共衛生服務水平的不斷提升。
城鎮人口十年增加274萬人
十年來,全市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大幅提升,城市人口持續淨流入,城鎮化水平不斷提升。
2020年,全市人戶分離人口規模達507.5萬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時增加292.7萬人,增長136.2%。其中,省外流入45萬人,增長108.8%;省内流動人口462.5萬人,增長139.3%。全市人口淨流入155.5萬人,比2010年增加111.8萬人,增長255.7%。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2021年,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796萬人,占84.04%;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151萬人,占15.96%。2012年,全市城鎮化率僅為66.30%,十年提高了17.74個百分點,城鎮人口增加274萬人,鄉村人口減少115萬人。
合報全媒體記者 王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