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張本智和8次擊敗國乒

張本智和8次擊敗國乒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3 04:37:13

文\江湖小舞

“快和你的中國父母一起滾回中國吧!”

在東京奧運會乒乓球比賽中意外輸給斯洛文尼亞選手達科·約爾吉奇,無緣男單八強後,日本華裔乒乓球選手張本智和瞬間從日本球迷心目中的天才冠軍,脫變為“除了國籍跟日本沒關系”且“大喊大叫沒有禮貌”,“隻會拖累日本的中國人”。

張本智和8次擊敗國乒(爆冷出局的張本智和)1

在本土進行的奧運會上,日本乒乓球隊雄心勃勃,特别是水谷隼/伊藤美誠在0:2落後的情況下,以4:3逆轉許昕/劉詩雯,奪得了奧運史上第一塊乒乓球混雙金牌、日本曆史上第一塊奧運會乒乓球金牌後,實現夙願的日本乒乓球隊還寄望于這波奪冠東風繼續吹,甚至在男單、女單項目上挑戰中國的霸主地位。

可惜天不遂人願,作為凝聚着日本乒乓球隊全部希望的華裔天才,張本智和在還沒有遇到中國國手的情況下就意外出局,對日本上下打擊甚大,直接澆滅了日本乒乓球隊的雄心。

張本智和不僅自己遭遇日本網友的網絡暴力,還連累了同樣入籍日本的父親張宇、仍保留中國國籍的母親張淩跟着挨罵,要求他們一家“滾出日本滾回中國”。

不容否認的是,出生于2003年6月27日,年僅18歲零一個月的張本智和絕對是國際乒壇的天才冠軍,迄今為止,他最耀眼的戰績就是在2018年日本公開賽中,以擅長的“近台反手快攻”接連擊敗奧運男單金牌得主馬龍與張繼科奪冠。

張本智和8次擊敗國乒(爆冷出局的張本智和)2

其實,張本智和最初不叫這個名字,這是2013年8月,他的父親張宇為他填寫日本國籍歸化申請表時更改的名字,将原名張智和中的單姓“張”升級為日本姓氏“張本”,結合原來的名字智和形成了張本智和。

10歲的張本智和還是仙台東宮城野小學學生的時候,就在東京體育館舉行的2014年日本乒乓球全國錦标賽上,以3-1的成績戰勝了17歲的高中生小澤莊,創造了日本乒乓球錦标賽曆史上獲勝年齡最小的紀錄,震驚了日本乒壇。

在這之後,張本智和要更換國籍代表日本出戰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在接受日本媒體采訪時,小小年紀的他還口吐狂言大談夢想,“我将來的夢想是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上代表日本隊拿金牌,并在世界錦标賽中奪冠。”

面對即将成長為中國乒乓球界對手的張本智和,國内網友還一度将張本智和視為“小漢奸”,有些人更是話中有話地奚落道,“父母受過刺激,心理不平衡,這麼小把孩子送去當漢奸。”

張本智和8次擊敗國乒(爆冷出局的張本智和)3

确實,張本智和的乒乓球天賦繼承自母親張淩和父親張宇。出道于四川隊,曾與鄧亞萍、喬紅并肩作戰,并多次在全國錦标賽中獲得冠軍的張淩,在乒乓球方面的成績更是勝過丈夫張宇,張宇隻是四川省隊的一名選手。

1995年的天津世乒賽上,坐擁主場之利的張淩一天之内先後輸掉女單、女雙、混雙,女單更是直接輸給了日本選手佐藤靜香,導緻其迅速失去國乒主力地位,次年即宣告退役,遠赴馬來西亞出任該國女乒教練。

兩年後,張淩又與丈夫張宇一起來到日本仙台任教,并長期留在日本發展,并于2003年在日本生下長子張本智和。不過,2014年春天,兒子張本智和、女兒張本美和、丈夫張宇一同加入日本國籍,并改張姓為張本時,唯獨張淩保留了中國國籍。

作為世界排名第四,僅次于中國國手的張本智和,原本應該出現在與中國選手對決的半決賽中,可惜他爆出冷門,止步于1/8決賽,沒能實現歸化日本籍時誇下的奪金海口。

張本智和8次擊敗國乒(爆冷出局的張本智和)4

日本隊在實現奧運乒乓球項目金牌零突破後,又丢掉了最為看重的男單金牌,隻有女單方面伊藤美誠還保留着奪金希望,但仍需先過了中國國手孫穎莎這關。

對于張本智和來說,則隻有寄望于在團體比賽中彌補遺憾了。

最後,針對張本智和的“小漢奸”稱謂,筆者想多說兩句。他是出生于日本本土,且在日本長期生活的年輕人,骨子裡流着中國血液,但所受的教育和熏陶全是日本化,他選擇改籍歸化日本,與當初引發巨大争議,并在1994年廣島亞運會代表日本連克喬紅和鄧亞萍奪得金牌的小山智麗完全不同。

另外,誠如國内網友所言,張本智和雖然小小年紀就技術了得,還繼承了父母的優秀基因,但在強手如雲的中國,卻不一定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甚至“永無出頭之日”,一如當年他的父親張宇。

張本智和當初選擇入籍日本,無疑是出于務實考慮,本土作戰爆冷出局遭受日本網友的網絡暴力,也是他應該為自己的選擇付出的代價,但國内網友大可不必糾結于“小漢奸”而對其惡言相向。

張本智和8次擊敗國乒(爆冷出局的張本智和)5

不管願意不願意承認,在未來的很多年中,張本智和都是國乒不可忽視的一位對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