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死亡,那是比癌症還要沉悶的兩個字,很多電影在結尾時不會直接告訴大家誰死了誰活了,而是用特殊的手法讓大家猜測,如果你願意相信他還活着,那麼他就是活着。而在現實生活中,死亡來臨時可能是冰冷的機器告訴你,也有可能是患者痛苦掙紮的聲音。
陳爺爺今年98歲,他躺在床上兩眼空洞,很少做出反應,身邊都是他的家人,裡裡外外圍了好幾圈,還有很多人站在門外。現在最小的孫子正握着他的手,和他講述自己上大學的趣事,有時笑有時哭。
雖然爺爺沒有給出反應,但是子女們認為他現在還能聽到的,至少在最後的時光裡,要讓老人聽着熟悉的聲音離去,不那麼恐懼和孤獨。最後,陳爺爺的手越來越涼,呼吸也漸漸停止,永遠地離開了他的家人。
人臨終前,還能聽到家人的聲音嗎?
臨終前大多數人的狀态都是昏迷的,意識不清的,眼睛閉着不會說話,家人以為他們什麼都聽不到看不到,事實上,生命最後幾個小時,聽力是一直存在的。
《科學報告》雜志上,一項研究公布了結果,瀕死的患者雖然沒有意識,但是他們還能聽到聲音。所以,這個時候親人應該積極說話,讓患者得到安慰,平時不好意思說出口的話,現在可以大聲說出來,不要讓自己留下遺憾。
研究在健康者和瀕死患者身上做了研究,平時一直給他們播放音頻,受試者隻需要在聽到時作出反應即可。結果顯示,瀕死的患者也作出相似反應。
那麼,當死亡快要來臨時,患者自己有感覺嗎?
真正死亡的人,我們是無法得知他們的感覺的,但是一些經曆過瀕死又被挽救回來的人,可以聽聽他們的回答。
有人說自己思想和肉體分離了,飛到各種地方去,甚至來到家人身邊,也看到了小時候發生的事,心裡有悔恨、内疚、絕望、失落等各種情緒。
也有人說自己聽到很多人在耳邊說話,但是具體說了什麼聽不清,身體感覺很奇妙,豁然開朗,看到一些平時沒有見過的畫面。
如果是因為疾病、自然衰老快要死亡,他們自己是有感受的。自然老死的人因為器官衰竭,所以到最後無法正常飲水、進食、排洩,這個時候他們通常就心中有數了,家人隻能給他們的嘴唇沾點水,擦一擦身體。
因為很虛弱,每說一句話都很累,肺部進出氣減少,就像被大手擠壓,到最後慢慢說不出話來。最後一段時光還是比較痛苦的,因為器官每一刻都在衰竭,細胞不斷死亡,能量用一點少一點,直到最後燃盡。
疾病末期的患者,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
疼痛持續加重,每天都睡不着覺,身體呈現消瘦、枯黃、凹陷的狀态,經常嘔吐、便血,皮膚上有很多潰爛的地方,恢複很慢。幾乎不能進食,隻能依靠鼻飼,嗓子裡經常出現類似被痰堵住的聲音。身體不能随便移動,渾身都很僵硬。
心髒的動力一旦減弱,大腦也會慢慢罷工,出現意識薄弱、昏睡、無法應答、說話哆嗦等情況,同時患者的情緒會變得十分焦躁,可能會在病床上亂抓亂揮,大聲嘶吼發脾氣,喘氣聲音很大。
為啥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首先體内被過度消耗,攝入的量太少,不足以供應,還有癌細胞跟着争搶。
其次患者經常内部出血、口腔出血、皮膚出血,進食非常困難,出血又會帶來貧血、易感染等問題。最後是免疫力的不足,因為長期被消耗入侵,免疫力很難發揮作用,最後身體越來越虛弱。
即将臨終的人,出現這三種情況很正常
忍不住回憶以前的事情
希望聽到身邊的人講述以前的事情,自己的思緒也跟着回到多少年以前,腦海中珍貴的記憶一幕幕出現,這些會讓患者覺得自己沒有白來一遭,同時也是希望有這些記憶的家人和朋友,能永遠記得自己。
希望有家人和朋友守護自己
身上的痛苦可以扛得住,但是很多人都受不了内心的寂寞,尤其是最後這樣痛苦的時候,希望能有熟悉的人在身邊,哪怕自己不能回應,但是能感受到他們都會覺得很溫暖,很安心,覺得自己面對死亡也沒那麼害怕了。
充滿了對死亡的不安是正常的
因為疾病或意外去世前,身體可能還遭受痛苦,内心不安也是正常的,因為不知道自己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而自然老死的人,因為活得夠久,對死亡反而更加坦然,内心的不安會減少很多。死亡是一件大家都想回避但是又無可奈何的事,我們失去的不是生命,而是回歸到宇宙,走出時間。
内心對死亡多多少少會有預感,身上的症狀也會提醒你,衰老我們無法拒絕,但是減少疾病高質量地活着,可以通過努力辦到。身上的小病小痛及時治療,定期體檢揪出大病,不要忽視身體給出的異常變化,異常出血、疼痛、發燒、便血等,都需要重視。
參考資料:
[1]臨終前,聽力是最後消失的感覺·生命時報.2020-07-23
[2]人在臨終前有哪些表現?死亡瞬間依然能聽見聲音?請多陪陪親人吧·老年日報.2020-07-20
[3]臨終的人,一般身上會出現5種表現,親友不妨好好陪陪吧·健康plus.2021-07-31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