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九江市十大重點工程

九江市十大重點工程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6 19:15:11

九江市十大重點工程(九江市非凡十年)1

九江市十大重點工程(九江市非凡十年)2

發布人

都昌縣委書記

邱 艦

都昌縣委常委

江和通

都昌縣委常委、縣政府黨組副書記、常務副縣長

伍術剛

主持人

市政府新聞辦協調科科長 楊洋

9月19日下午3:00,九江市委宣傳部、都昌縣人民政府聯合召開九江“非凡十年”新聞發布會(都昌專場)。 一起來看看吧。

九江市十大重點工程(九江市非凡十年)3

發布會現場

都昌縣委書記邱艦介紹十年來都昌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女士們、先生們、記者朋友們:

大家好!

在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際,很高興來到“非凡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都昌專場。首先,我代表都昌縣委、縣政府和80餘萬都昌人民,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都昌發展的社會各界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黨的十八大以來,是都昌縣經濟社會發展極不平凡、極為不易的十年。十年來,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在黨中央和省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我們團結帶領全縣幹群戰勝了一次又一次挑戰,打赢了一場又一場硬仗,推動各項事業取得了曆史性成就,是都昌綜合實力提升最大、轉型發展進步最快、人民群衆獲得感最多的時期之一。

這十年,我們一心一意謀發展,用信心譜寫了“總量翻番、跨越升級”的新篇章。經濟總量穩步提升,2021年實現生産總值246.85億元,是2012年的3.10倍,全省排位躍升至第38位。财政工作穩健運行,2021年财政總收入達到19.16億元,是2012年的2.36倍,年均增長6.3%。工業基礎持續夯實,規上工業營收2021年228.4億元,是2012年的2.33倍;規上工業企業103家,是2012年的1.84倍。園區平台做大做強,2021年園區企業增加至75家,實現工業營收169.49億元。産業結構持續優化,三次産業結構比由2012年的20.1:47.2:32.7優化調整為2021年的13.9:39.3:46.8。

這十年,我們一往無前幹項目,用決心打開了“趕超進位、快速崛起”的新局面。累積引進億元以上項目172個,利用外資7.88億美金,外貿出口143.31億元。年投資總額由2012年的80億元躍升至2021年190億元,接連改寫了都昌沒有上市公司投資工業、沒有“20”“50”“100”項目的曆史。特别是2021年,我們成功引進億元以上産業項目41個,投資總額超400億元,實現項目向高端上轉、産業向高質上轉、動能向高新上轉。在全市率先出台《關于優化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意見(暫行)》,獎補資金規模超1億元,打造了“都昌事·都好辦”的營商品牌。

這十年,我們一以貫之抓改革,用恒心重塑了“動高聯運、内聯外通”的新格局。高标準建設九景衢鐵路都昌站,鄱陽湖二橋、新妙湖大橋、都九高速建成通車,三周公路升級改造,省道S214線全線貫通,都南高速列入省高速公路規劃網,宏升貨運碼頭、老爺廟公用碼頭加快建設,城東大道、都蔡公路“二改一”快速推進,徹底改寫“進出都昌盲腸路、縣城周邊無高速、境内運輸不通暢”的曆史。改革攻堅縱深推進,城鄉環衛一體化、縣級公立醫院編制備案制改革全市率先實行;綠色殡改全面推行,移風易俗成效明顯;機構、國資、農村等改革穩步推進;打通了問題樓盤、項目建設、企業改制等一大批堵點,經濟社會發展肌體運行暢通。

這十年,我們一體統籌優環境,用匠心展現了“湖光山色、宜居宜業”的新面貌。堅決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攻堅戰”,大力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整治”“補綠增亮”“污染防治”“廁所革命”等行動,建成國家級4A景區1個,3A級鄉村旅遊點11個,獲評省級衛生城市、省級森林城市,鄱陽湖候鳥全國攝影大展越辦越好,确保鄱陽湖“一湖清水”入長江。城市建設組團發展,全面完成0.85平方公裡的老城棚改,城北、城東加快産城融合步伐,濱水西區高品質拓展,山南片區列入未來城市6.0版規劃,一大批城建項目落地,城市框架進一步拉大、城市功能品質長效提升。重建“東方百慕大·鄱湖魚米鄉”文化IP,形成自身文化品牌的群落,構成自主文化産權,重現“鄱陽湖上都昌縣,燈火樓台一萬家”的繁華景象。

這十年,我們一線服務惠民生,用初心繪就了“全面脫貧、鄉村振興”的新畫卷。舉全縣之力決勝脫貧攻堅,累計投入各類扶貧資金63.2億元,242個貧困村全部退出,1.72萬戶6.28萬人擺脫貧困,同省市一道如期高質量奪取了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現代農業加快發展,創建省級示範園3個、市級示範園21個,“兩茶一水”揚優成勢,小龍蝦、珠貝、光伏等産業均居省市前列,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民生支出連續十年超過70%,累計投入360億元,成功創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國家公共文化示範區、中國老年太極拳之鄉、江西省書法之鄉,都昌鼓書入選國家非遺項目。成功戰勝世紀洪水和世紀疫情雙重考驗,掃黑除惡專項鬥争取得全面勝利,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這十年,我們一刻不停轉作風,用忠心扛牢了“從嚴治黨、正風肅紀”的新使命。堅持把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縣委常委會首要議題,牢牢掌握意識形态工作主動權,以實際行動捍衛“兩個确立”,做到“兩個維護”。紮實開展黨的群衆路線、“三嚴三實”“兩學一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全面消除“空殼村”,首次實現村級集體經濟過百萬,打造了一批“黨建 ”品牌,基層組織更加堅強有力。堅決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着力整治“怕慢假庸散”“十種怪象”和“股長文化”,一體推進“三不”,黨風政風持續好轉,進一步鞏固了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态。

十年栉風沐雨,十年勇毅前行。回顧十年來都昌的發展變遷,每一組數字、每一個突破、每一次跨越,都讓我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國共産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無比優越性,充分感受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強大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

成就屬于過往,奮鬥成就未來。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将更加高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把黨的建設作為第一引領、産業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招商引資作為第一工作、項目建設作為第一核心、優化環境作為第一保障,朝着“争創全國綠色發展示範縣、争當趕超進位排頭兵”目标奮勇前進,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我先簡要介紹這些,謝謝大家!

九江市十大重點工程(九江市非凡十年)4

發布會現場,記者們就大家關心的話題提出了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問:剛才邱艦書記在發布詞中提到蘇轼的一首詩“鄱陽湖上都昌縣,燈火樓台一萬家”。我們了解到,都昌縣是全省十八個文明古縣之一,曆史上都昌縣經濟社會發展曾十分輝煌,頗為亮眼,有“鄱陽湖上明珠”的美譽。但近年來,受交通、基礎、環保等多重因素制約,都昌從農業化向工業化邁進十分遲緩。請問作為典型的湖區大縣、農業大縣,都昌采取了哪些措施推進産業化、工業化?接下來又如何克服不利因素,實現綠色崛起、趕超跨越,再現“燈火樓台一萬家”的繁華盛景?

都昌縣委書記邱艦回答記者提問

答:大文豪蘇轼的《過都昌》,道盡了都昌昔日的繁華景象。但進入新時代以來,受交通、基礎、環保等因素影響,都昌在農業化邁向工業化過程中制約受阻、換檔乏力,逐漸被周邊縣域拉開了距離。為此,我們團結帶領全縣人民,旗幟鮮明地把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優化環境、化解問題作為關鍵抓手,着力補齊短闆弱項,加快發展步伐。

一是抓招商引資。換屆以來,全縣在談項目102個,縣政府層面新簽約項目45個,投資額達865.08億元,其中“100·50·20”項目13個,20項目7個,50項目3個,100項目3個,占簽約項目的28.89%;開工在建的21個項目,總投資295.68億元,其中100項目1個,50項目1個,20項目4個。特别是近期,成功引進了投資195億元的新材料及智能裝備産業園項目,這個項目含有1個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和2個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關心支持,目前正在快速推進,計劃明年年初完成點火,将為都昌“快速崛起”注入新動能。

二是抓項目建設。我們雷打不動“每周一調度、每周一會議、每周一排位”,深入項目現場推動建設。在工業領域,重點推進新材料及智能裝備産業園、極熱科技石墨烯高端應用産業園、智慧物流園、标準廠房等重點項目建設。在交通領域,大力推進“前港後園”、城東大道、疏港公路、都蔡公路“二改一”等項目。在農業領域,重點推進國家級現代農業産業園建設,為建設農業強縣打牢基礎。

三是抓優化環境。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推出“受辦分離”等改革舉措23項,全縣38家單位1477件事項全部進駐服務大廳,審批時限平均壓縮84.9%,部分事項壓縮幅度超過95%。出台《關于優化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意見(暫行)》,深入推進“轉作風、優服務、創一流”和“股長文化”專項整治等活動,擦亮“都昌事·都好辦”營商品牌。

四是抓問題化解。通過專題調度、一案一策、專班推進等方式,破除了問題樓盤、宏升新材料、政務服務進駐大廳、三興紡織廠、廬山百草堂、金鼎鎢钼礦、東湖賓館、棚改掃尾、九條交通項目、教師隊伍管理、園區閑置土地盤活等14個曆史遺留問題,公衆安全感、社會滿意度達到曆史最好水平。

下一步,我們主要從三個方面發力:

一是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按照市委“十六字”發展戰略,一以貫之落實“産業優先、綠色發展、團結實幹、快速崛起”的工作思路,奮力實現“争創全國綠色發展示範縣,争當趕超進位排頭兵”的工作目标。

二是堅持“綠色優先”作示範。圍繞新興綠色産業的主攻方向,将新材料、新能源、高端制造作為主導産業,将口腔、珠貝等作為特色産業,推動紡織服裝、農産品精深加工等傳統産業升級改造,力争把都昌打造成為國家綠色“雙碳”産業發展示範基地。

三是堅持“從嚴治黨”強保障。始終把黨的建設作為第一引領,扛牢管黨治黨主體責任,持續優化政治生态和營商環境,高壓正風肅紀,為實現趕超進位目标提供堅強保障。

問:

都昌縣作為江西省唯一的省定貧困縣,與全國人民同步實現脫貧摘帽,體現了經濟弱縣的勇毅擔當。請問都昌縣采取了哪些措施,高質量打赢脫貧攻堅戰的?接下來又将如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都昌縣委常委江和通回答記者提問

答:這十年,都昌縣堅持以關于扶貧工作重要論述為指導,大力實施“産業優先、綠色發展、團結實幹、快速崛起”戰略,累計投入各類幫扶資金63.2億元,242個貧困村全部退出,1.72萬戶6.28萬人擺脫貧困。2020年4月,經省級第三方評估,我縣群衆認可度達99.36%,位居全省7個摘帽縣第一名,實現了高質量脫貧摘帽。2021年度,我縣代表江西省接受國家鞏固脫貧成果綜合核查和省級鞏固脫貧成果後評估中被評為“好”的等次,在資金績效評價中被評為“A”級等次,并獲得了1000萬元的獎勵。今年,在全市“夏季大練兵”活動中,我縣榮獲綜合一等獎和“崗位大練兵”活動第二名。在統籌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中,我們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

一、打造了一批鄉村振興示範點。一是抓好重點幫扶村的建設,全縣共有174個重點幫扶村,其中省級66個、市級14個、縣級94個;二是抓好鄉村振興示範村的建設,其中市級7個、縣級65個。在實施過程中,突出規劃引領,堅持規劃先行,做到先策劃再規劃;突出組織推動,實行縣黨政主要領導“雙負責”制,成立了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領導小組,統一指揮協調全縣鄉村振興銜接工作;突出部門聯動,統籌幫扶工作力量,共選派駐村工作隊174個,駐村第一書記181名,駐村工作隊員350名和幫扶幹部6433名。

二、守住了兩條鄉村振興底線。一是守住糧食安全底線。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扛起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共建設高标準農田31萬畝,流轉大戶1200餘戶;每年投入涉糧補助資金達1.3億元,穩定糧食種植面積78萬畝,糧食總産達5.3億斤,鞏固糧食主産縣地位。二是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通過三線預警機制,做到早發現、早幹預、早幫扶,做到應納盡納;通過精準幫扶,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實現教育保障不漏人、健康保障抓日常、住房安全月排查、飲水安全強保障、兜底幫扶力度大,全縣共投入1.5億元用于保障政策落實。我縣共排查“三類人群”1444戶5671人,已消除風險766戶3082人。

三、提升了三個鄉村振興工作面。一是促進鄉村發展。按照規模化、專業化、标準化、市場化的“四化”産業發展方向,創新性出台了《都昌縣關于财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支持産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通過“包裝一批産業項目、引進新型經營主體、建立利益聯結機制、打造農産品品牌”等途徑,搭建了24個市級以上“一鄉一園”産業發展平台,全年整合投入2.1億元用于支持産業發展,主要圍繞“兩茶一水”,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産業,“兩茶一水”面積達到21萬畝,年産值達9.5億元;共投資3.3億元,建有650個光伏電站,光伏年收益達4800萬元以上。穩步推進三産融合,培育形成了以鄱湖晨晖、勝華禽業、新光明等一大批龍頭企業,帶動21萬群衆參與,人均增收約5000元。二是推進鄉村建設。開展“宜居庭院”創建行動,推進1200個農戶庭院整治;開展示範村莊建設行動,建設了288個示範村;開展美麗示範帶建設行動,打造S214、都蔡路、都中路等沿線美麗示範帶;開展集鎮功能提升行動,開展了蔡嶺、汪墩等8個集鎮功能提升;開展基礎設施補短闆行動,今年共投入1.6億元,實施鄉村基礎設施補短闆項目1800個。三是改進鄉村治理。堅持黨建引領、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強基、智治支撐“五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深入推進移風易俗行動,堅決革除高價彩禮、人情攀比、厚葬薄養等陳規陋習,大力推廣“積分制”、“紅黑榜”等做法,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開展“楓橋式”創建行動,共打造了8個“楓橋式”派出所及法庭試點樣闆。

問: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我了解到都昌縣是教育大縣,并且今年有兩位同學榮入北京大學,成績喜人。請問,都昌縣在發展教育方面,采取了哪些舉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都昌縣委常委、縣政府黨組副書記、常務副縣長伍術剛回答記者提問

答:都昌是教育大縣,剛剛主持人講的今年兩位同學考人北大的成績是都昌縣教育成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教育優先,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有力推動全縣教育高質量發展。

一是抓教育鑄魂,黨的領導更加牢固。把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貫穿到教育工作全過程,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檢驗教育的根本标準。截至今年9月,全縣教育系統有92個基層黨組織,2084名黨員,全面建立健全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深入探索“黨建 ”教育模式,大力推進紅色文化進校園、進課堂,引導青少年從小堅定理想信念,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二是抓硬件改善,辦學條件更加均衡。近年來,累計投入資金16.58億元,新征教育用地1002畝,實施校建項目607個,新增校舍29.7萬平方米,新建學校8所,改擴建學校121所,增加學位16145個。現在的都昌,無論縣城還是鄉村,最漂亮的房子是學校,最優美的環境在校園。

三是抓師資建設,教育質量更加優質。聚焦“義務教育有保障”任務,不斷優化教師結構,近五年,累計多渠道補充新教師1826名。同時,大力實施名優教師培訓計劃,探索建立縣域專業教師人才庫,着力推動縣級名師工作室建設,激勵教師成長為名師,以良好的校風帶教風、用嚴格的教風促學風。

四是抓政策落實,銜接保障更加有力。全面落實各類教育資助惠民政策,完善防止返貧動态監測機制和教育幫扶措施,僅2021年就發放各類脫貧戶學生資助金2540餘萬元。讓每一名學生有書讀、讀好書。

問:近年來,都昌縣認真貫徹交通強國理念,以創建全國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範縣為抓手,交通運輸部門持續擂項目、補短闆、惠民生,全縣交通基礎設施加速成網、提質增效,交通出行服務越來越安全、便捷、高效。請問都昌縣在改善全縣交通方面,具體取得了哪些成效?下步有哪些規劃?

都昌縣委常委、縣政府黨組副書記、常務副縣長伍術剛回答記者提問

都昌縣委、縣政府始終把加快公路建設步伐作為推進都昌縣交通發展的首要任務,堅持國省縣幹線公路和鄉村公路齊頭并進,完善交通大路網,暢通經濟大動脈,打通發展大循環。

一是基礎設施成果喜人。近年來,累積投入31億元,實施新改建、大中修交通項目1050個,總裡程1500公裡,截止目前,都昌縣公路通車總裡程達到2955公裡。

二是對外交通明顯改觀。近年來,一大批影響都昌發展格局的重大交通項目接連建成通車,特别是衢九鐵路都昌段的建成和都昌火車站順利通車,結束了都昌縣不通鐵路的曆史,鄱陽湖二橋、都九高速都昌段建成縮短了我縣來往南昌的距離,正式融入南昌一小時通勤圈。

三是客運服務不斷提升。目前,我縣共有5家客運企業,總客運車輛215輛,運營線路157條,總座位5932座,購入44輛全新的新能源公交汽車運營,切實解決市民方便、快捷、舒适出行的環境。

下一步,我們主要從三個方面推進交通建設。

一是在高标準建設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中找準“坐标系”。規劃新建都永高速,加快融入大南昌都市圈。加快推進老爺廟通用貨運碼頭建設,打造水路運輸新格局。規劃大樹通用機場建設,積極對接九都鄱鷹城際鐵路規劃建設,全面開啟都昌交通基礎建設新篇章。

二是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中建設一批“富民路”。全面推進城區疏港公路、城東大道建設,全力開展縣鄉道升級改造、環鄱陽湖旅遊路項目,主動對接水上旅遊線路開發等項目建設,以交通路網實績實效全面助力鄉村振興。

三是在履行人民至上的責任擔當中織牢“安全網”。加大道路巡查和養護管理力度,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宣傳和執法檢查,築起交通安全的防護牆,織牢都昌交通安全網。

問:我們注意到,今年以來,都昌縣多次召開全縣優化營商環境“一号改革工程”推進大會,把優化環境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保障,體現了全縣上下抓好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堅定決心。請問都昌縣在深入推進營商環境優化升級“一号改革工程”方面,有哪些具體的工作舉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都昌縣委常委、縣政府黨組副書記、常務副縣長伍術剛回答記者提問

近年來,我縣緊扣全省“一年求突破、兩年大提升、五年樹品牌”總體要求,以“滾石上山”的決心推動營商環境“進位提檔”,“都昌事都好辦”營商環境品牌越擦越亮。

一是高位推進,形成共識。都昌縣委縣政府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成立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為雙組長的優化營商環境領導小組。主要領導多次召開會議全面查找都昌當前發展的差距、都昌營商環境的差距,全縣上下形成了抓營商環境就是抓發展、抓發展必須抓營商環境的共識,優化營商環境迫在眉睫。

二是動真碰硬,精準發力。都昌縣委縣政府把解決群衆和企業身邊急難愁盼問題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突破口。主要領導靠前指揮,全縣上下部門聯動,有效化解了10多年來不同時期出現的27個問題樓盤,以及宏升新材料等阻礙企業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一任接着一任幹,接續完成了多年來的棚改掃尾工作。以壯士斷腕的決心開展 “股長文化”集中整治活動,大力糾治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假作為等問題,以動真碰硬的決心,增強企業發展的信心,凝聚幹事創業的力量。

三是建章立制,突出成效。制定出台《都昌縣深推“一号改革工程”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實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在全市率先出台《都昌縣優化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意見(暫行)》文件,推出一批改革舉措,破解一批瓶頸制約。建立金融專家服務團定期對接機制,為企業把脈問診。我們把企業的重點關切印定在文件上、落實在行動上、體現在結果上。建立對各類損害投資者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從重從嚴從快打擊機制,今年上半年,我縣公衆安全感排名全市第一。我縣新增市場主體8987戶,全市排名第二,市場主體目标完成率列全市第一。

全力把“都昌事都好辦”打造成為都昌營商環境品牌,真正做到都好辦、都辦好、都爽心、都暖心!

來源|九江發布

責任編輯|何文貞

九江市十大重點工程(九江市非凡十年)5

九江市十大重點工程(九江市非凡十年)6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