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體檢時發現随機血糖水平≥11.1mmol/L和(或)空腹血糖≥7.0mmol/L,可能你就是一位“疑似”糖尿病患者了,但是要成為一名“合格”的糖尿病患者是需要經過下面四個檢查才能精确判定,并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的。下面我們就來說說糖尿病要做的所有檢查。
判斷是否患有糖尿病做什麼檢查?
1、最基本的血糖檢查
血糖水平是診斷你是一位糖耐量受損或糖尿病患者最基本的依據。如果你在體檢中發現血糖水平過高,應盡快去大型醫院的内分泌科做更詳細的檢查。主要的檢查化驗内容如下:
空腹血糖:醫師為了更準确地判斷你的空腹血糖水平,會取靜脈血進行化驗。相比平常在家庭自測血糖所用的毛細血管血(指端血),靜脈血檢測血糖更為準确。正常人的空腹血糖水平在3.9~5.5mmol/L,如果空腹血糖≥ 7.0mmol/L 就可以診斷為糖尿病。
口服糖耐量試驗(OGTT):正常人口服一定量的葡萄糖後,血糖水平會有短暫的升高,同時血糖也刺激了胰島素分泌的增加,血糖又會在短時間内降至空腹水平。正常人的空腹血糖水平在3.9~5.5mmol/L,口服葡萄糖後30分鐘至1小時血糖達高峰,一般為7.8~9.0mmol/L,但峰值<11.1mmol/L,2 小時血糖<7.8mmol/L,3小時血糖恢複至空腹水平。而糖尿病患者口服一定量的葡萄糖後血糖急劇升高,短時間内不能降至空腹水平。
糖化血紅蛋白(HbA1c):它可以清楚地反應你前3個月時間内平均的血糖水平。正常人的糖化血紅蛋白<6%。
4、其他檢查
為判斷糖尿病是否對微動脈血管造成傷害,還需要檢查一些髒器是否也存在問題,所以要做一下幾個檢查:
眼底檢查:由于2型糖尿病具有很強的隐蔽性,很多患者确診時患病已經5年以上,而這部分患者10%~15%已經發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所以一旦确診你患上糖尿病,醫師會安排你進行眼底檢查。因為眼底是人體唯一能直接觀察到動脈情況的器官,通過普通的眼科檢查可以直接判斷眼底的病變情況。
尿蛋白和腎功能檢查:糖尿病腎損害是糖尿病常見的一類并發症,通過靜脈血檢查腎功能和尿檢尿蛋白判斷腎的受損情況。腎功能主要包括對血肌酐(Cr)和尿素氮(BUN)的檢查,兩者常一起用來判斷腎功能的情況,如果兩項指标升高提示腎功能受損。
尿蛋白檢測:正常人24小時尿蛋白小于30mg,尿蛋白定性試驗呈陰性反應。糖尿病腎病最早表現為腎血流量增加,濾過率增高(腎小球濾過率大于150ml/分鐘);當腎損害持續一段時間後,出現微量蛋白尿時才被确診為早期糖尿病腎病(微量蛋白尿期),此時尿蛋白在30~300mg/24小時;當尿蛋白超過300mg/24小時,尿蛋白定性試驗為陽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