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心理學得寸進尺

心理學得寸進尺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17:53:55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人類區别于其他生物的一點,就是社會性。人們通過依賴、利他、相互協作等方式,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在社交的過程中,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得到大衆的認可和喜歡,得到群體的接納。

心理學得寸進尺(心理學越是得寸進尺)1

大多數人都認為,那些開朗熱情、和善溫柔的人,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更受到他人的喜歡。可是,從心理學的層面來講,越是得寸進尺的人,通常越受歡迎,這是為什麼呢?

有利的行為特征

在當代社會主流價值體系的影響下,“得寸進尺”往往會被用來形容一個人欲求不滿、過于貪心的狀态,當他們獲取利益之後,還想要從中得到更多的利益,因此,這是一個貶義詞。

可是,在社交之中,“得寸進尺”卻被越來越多人認為是有利的。因為,這類人通常在交往的過程中,占據主動的位置,也更願意與陌生人進行交談,和他人形成互動關系。

根據心理學規律來看,人們開始建立一段關系的原因,并非是由于對方品質極佳,或者是志同道合,而是在于兩人是否熟悉。

心理學得寸進尺(心理學越是得寸進尺)2

所以,那些得寸進尺的人,總是會主動與他人展開交談,并不會擔心是否打擾到對方,繼而也有了更多的相處時間,能夠更快的建立起一段關系。


再者說,“得寸進尺”的優勢,在談戀愛時也體現的十分顯著。舉個例子,當男生遇見心儀的女生時,會計劃着上前向對方要聯系方式。

若這一步成功,那麼接下來他們便可能會提出吃飯、看電影等得寸進尺的要求。通過這樣的方式,在較短的時間裡,使雙方都能夠更加了解彼此,相互熟悉,為建立親密關系打下基礎。

因此,那些太過于腼腆、不好意思的男生,總是會錯失很多機會。他們會沉浸在糾結的情緒中無法自拔,由于想的太多,一直踟蹰不前,最終連一個聯系方式都無法得到。

正因為他們沒有“得寸進尺”的精神,所以很難得到女生的青睐。

心理學得寸進尺(心理學越是得寸進尺)3

如上文所言,這類人懂得為自己的行為進行鋪墊,不放過每一個機會。他們不會過于猶豫,而是當機立斷。這類人從不擔心麻煩他人,可他們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卻十分順利。

“得寸進尺”的智慧

在日常生活中,“得寸進尺”也算的上是一種小智慧。例如,在職場之中,若你手頭有一個小任務,需要同事的協助。

可如果,你直截了當的向對方提出幫助的請求,那麼很有可能遭到拒絕,他們會聲稱自己很忙。

然而,若你具有“得寸進尺”的智慧,最終的結果便會大不一樣。你可以循序漸進的、由小到大地提出自己的請求,在潛移默化中慢慢打破對方的心理防線。

心理學得寸進尺(心理學越是得寸進尺)4

舉個例子,你可以先讓同事幫一個小忙——在郵箱中查看,是否收到某個文件。随後,再向對方表達出自己的真實請求,讓對方幫你檢查并修改該文件。

此時,同事就會覺得是舉手之勞,因為有之前查找郵件的小忙托底,他便很容易答應幫忙。

啟動效應

從心理學的層面來看,“得寸進尺”屬于“啟動效應”的代表表現

起初,當你提出一個微不足道的請求時,對方會因為“舉手之勞”,而輕易答應你的請求,不太可能拒絕,這便是行為得到了啟動。在此之後,你便可以提出其他的要求,這樣對方很難說出拒絕的話語。

在互幫互助之中,彼此之間的熟悉、和了解也逐漸增加,這是一種良性循環。當然,在你請求他人幫忙時,也要懂得禮尚往來,畢竟,他人的幫助是一種饋贈,我們應當有所回饋。

心理學得寸進尺(心理學越是得寸進尺)5

這樣也能夠使雙方快速建立起親密關系,你也能夠更受身邊人的歡迎和喜愛。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Social psychology》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