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觀荷?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才知道陶辛十裡蓮花香,才知道小喬歸隐胭脂渡,才知道圩橫水縱近千載,才知道晚荷盛開驚煞人!從江南水鄉陶辛鎮歸來,已近中秋,我在返京高鐵上寫下這幾句,連同随手拍的照片發到朋友圈嚯,跟帖真多!大家紛紛問:“陶辛在哪兒?”,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白露觀荷?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才知道陶辛十裡蓮花香,才知道小喬歸隐胭脂渡,才知道圩橫水縱近千載,才知道晚荷盛開驚煞人!從江南水鄉陶辛鎮歸來,已近中秋,我在返京高鐵上寫下這幾句,連同随手拍的照片發到朋友圈。嚯,跟帖真多!大家紛紛問:“陶辛在哪兒?”
陶辛鎮位于安徽蕪湖東南部,清澈的清弋江東流而過。由于長江的饋贈,這裡的水系尤為發達,水網縱橫,相互交錯。據記載,陶辛修築圩堤始于北宋大觀二年(公元1108年),距今已近千年。相傳,一位陶姓工匠自江西江州舉家遷至此地,他率衆築堤圍墾,逐年形成“井”字形十縱十橫的百公裡水圩。溝溝相通、渠渠相連的好處是旺水期防澇,枯水時抗旱,保證了年年的好收成。水美魚豐,蓮荷成趣,“陶辛水韻”的景緻自然而成。
“水韻”盡在荷花美。到陶辛看荷花,本約在五六月間荷花盛開之時,無奈各種冗務纏身,拖到了近日才成行。陶辛鎮的朋友說,一定來啊!我們這裡晚荷品種多,開得旺哩,全國賞荷期最長的景區就屬我們陶辛啊。
此話不虛。我們泛舟“接天蓮葉無窮碧”的荷塘,全然沒有“留得枯荷聽雨聲”的凄涼,放眼望去,小船邊睡蓮朵朵,平開在水面上,唾手可得;遠處則滿目蓮葉青青,挺拔的莖稈支撐着鮮豔的荷花,粉的、黃的、白的,竟還有鮮紅色的花朵,形狀大得蓋過了蓮葉。《漢·樂府》有句:“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身臨陶辛荷塘,我才對後幾句有了親近感:“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這詩句多麼貼切,并非多餘啊!
小舟拐過一道彎兒,隻見一片池塘裡,栽滿了含苞欲放的新荷,緊緊的花骨朵兒上,晨露嬌豔欲滴,十分奪目。朋友說,這片荷塘的開花期是10月至11月間,專門等着比你們還晚來的賞花者哪!
那陶辛的荷花什麼時候初放呢?“今年是五月十八,去年是五月十五。”大家的目光一下集中在回答者身上。當地人介紹說,這位是董老師,是研究荷花的專家,在我們小鎮工作20多年了,常年在中國荷花研究中心和我們陶辛鎮之間奔波,這裡的萬畝荷塘他都熟,每一朵荷花他都親。我們聽董老師講起尋找“第一荷開”的意義,饒有興味。原來,經過冬春兩季的侍弄,每到5月,種荷人盼花開。鎮領導和董老師早出晚歸,劃着小船,一方一方水塘尋找,直到發現第一朵開放的荷花。他們興奮地拍照,記錄各項指标,分析荷花走勢,從而做好下一步的養荷工作。
董老師說,陶辛種荷的曆史有記載的上千年了。今天,陶辛集中連片的荷塘面積超過兩萬畝,我們這裡是目前全國荷花品種最多的,有530多種。他指着一朵碩大的荷花介紹說,你們看,這個就屬“晚荷”品種,名字叫“飛虹蓮花”,是中科院武漢植物研究所培育成功的,引種到我們這裡如魚得水,開得特别旺。它不僅群體花期長,而且花朵呈蝶狀且大,紫紅色十分鮮豔。“你們知道它的花瓣數嗎?”董老師問,無人能答。“這種重瓣型荷花,花瓣數是123瓣。哈哈……”他的笑聲飄在水面上,好有魅力。
小船在迷宮似的荷塘中前行,董專家的另一句話,我一下記住了。他說:“蓮花過人頭,蓮洞下漁舟。”這正是他多年的研究成果,即讓荷花開得高過人頭,觀賞起來更好看;采蓮人可在荷塘中自由穿梭,方便了摘蓮蓬、挖蓮藕。船停在一片淺塘,董老師下船采來一捧蓮蓬,讓大家品嘗清甜的蓮子。他說,陶辛蓮子2019年榮獲安徽省“特色産業”示範項目,得到了省裡金融、科技方面的有力扶持。“陶辛水韻”則被評為國家級水利風景區,榮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我們在“胭脂渡”下船登上香湖島。“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這裡,竟是小喬歸隐的地方。傳說三國時期周瑜死後,傷心至極的小喬歸隐于此,婢女每天采豔荷作胭脂侍奉,小喬隐姓埋名在這裡生活了3年,後投湖找她的周郎而去。“胭脂渡”因此得名。
董老師和我互加微信,他的微信名竟是“荷花”兩字,頭像正是那朵盛開着的鮮豔的晚荷品種“飛虹蓮花”。我們得知,董老師是大學中文系畢業的,隻是出于對荷花的癡迷,他自修成了荷花專門人才,深紮在陶辛這片荷花之鄉20多年。
中文系畢業的荷花專家,真名董洪明。他和陶辛鎮美麗的萬畝荷塘,還有那朵盛開在深秋的晚荷,就這樣留在我的印象中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