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上養殖場買小雞

上養殖場買小雞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3 09:34:13

上養殖場買小雞?那個“傻瓜”又來了“大家排好隊一個一個來,按照登記的數量領取,領回家要好好養”年輕的葛克朗扯着嗓子,沖面前擁擠混亂的人群大聲喊着,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上養殖場買小雞?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上養殖場買小雞(我在農村做代購)1

上養殖場買小雞

那個“傻瓜”又來了。

“大家排好隊一個一個來,按照登記的數量領取,領回家要好好養。”年輕的葛克朗扯着嗓子,沖面前擁擠混亂的人群大聲喊着。

在江蘇省阜甯縣三竈鎮前三竈村,120戶貧困戶正在領取免費的小雞苗。

這是葛克朗第二次大規模地向村民免費分發小雞苗了。2017年,他曾發放了4萬隻土雞苗,一年後以高出普通回收價近一倍的價格,回收2.16萬隻土雞,再通過淘寶對外銷售,一年時間就幫村裡增收108萬元。

免費發放雞苗,還高價回收,他甚至還把每年利潤的15%捐給村裡的孤寡老人,這個全村老人都看着長大的“葛大郎”,成了帶動全村老百姓脫貧緻富的“傻瓜”。

為什麼不去做農村代購?

2013年,葛克朗畢業于江蘇鹽城高等師範學校計算機應用專業,半年中換了幾個工作,但都不如意。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老家發現家家戶戶都在養雞養鴨,當時就想,“很多人去國外做代購,但似乎還沒有人代購農産品。”

那年冬天,他開了淘寶店。

在這個距離古黃河流經之地僅十幾公裡的蘇北小村,不少村民在門前或圍起欄杆,或散養起了十幾、幾十隻雞,以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當地土雞的銷售渠道為菜市場、集市或雞販子上門收購,土雞多在10多元一斤。但如果轉手賣到幾百公裡外的上海或者南京,往往能獲利好幾倍。

葛克朗開出比普通收購價高一倍的價格,采購留守老人的土雞,并拍下老人們的養雞生活照,挂在淘寶店裡。

村民們聽說一隻3斤多重的土雞,賣給村裡的大郎,能夠比原來多賺20塊錢。大家争相都把土雞賣給他。

僅僅過了一個春節,到2014年2月份,葛克朗的網店銷售額就突破了60萬元;2015年,突破300萬元;2016年,突破630萬元;2017年,甚至達到680萬元。

免費發放4萬隻小雞苗

網上巨大的需求讓葛克朗始料不及,高峰時期日銷300多隻的量讓他那條脆弱的供應鍊飽受煎熬,“如果那也算供應鍊的話,”他自嘲道。

事實上,在農村老家為他維護貨源的,隻有85歲的奶奶。

為了解決貨源難題,葛克朗不得不将土雞收購範圍從老家拓展到周邊的射陽、濱海等縣的農戶,而陌生的環境,讓一切變得充滿了未知。

母親曹正菊加入了這條脆弱的供應鍊後,依然無濟于事。從其他地方收購過來的雞,經常會遇到并非土雞的情況。濫竽充數很快就被買家發現,退貨率開始上升。

急火攻心的葛克朗在給母親打電話時,忍不住質問:“為什麼産品質量不能再提高”。那位每天4點就要起床去挨個村子收雞的純樸女人也爆發了。她抱怨,雞的質量本來就越來越差,十隻裡面能挑出五隻符合要求的,就謝天謝地了。

一通争吵後,葛克朗明白了,随機收購的變數太大,不僅質量無法保證,一旦有同行競争,自己很容易陷入被動。

2017年,他瞞着奶奶和母親,偷偷地買了4萬隻草雞苗,免費發放給了家鄉的600多戶貧困家庭飼養。

那天,一直被蒙在鼓裡的奶奶跑到發放現場,看着四萬多塊錢的小雞苗被孫子随手就送了,老人心疼地一個勁地說,大郎,你傻啊,你這是送錢啊,敗家啊。

他不顧家人反對,在現場跟全村人許諾,小雞苗完全免費,養大後隻要品質達标,他高價回收,有多少收多少。如果村民不想賣給他也無妨,“我不強制。”

由此,“ 傻瓜大郎”的名号就這麼被喊出去了。

85歲奶奶的智慧

小雞苗是發放下去了,但等到可以收購銷售,至少還得等上一年。在這過程中,葛克朗不得不繼續面對貨源緊缺帶來的問題。

有一次,一位上海的顧客買了一隻公雞,拆開有股奇怪的味兒,最後隻能扔了。

葛克朗一開始以為是運輸中變質,又重新發了一隻給買家,結果問題依然存在。如此反複溝通,最後他一連發了8隻雞給這個買家,但問題還沒解決。“最後買家沒留差評,也是沖着服務态度的。”

後來在盤貨的時候,他的母親無意間提到,前段時間去一個新的村子收過一批雞,收購價還便宜不少,葛克朗趕緊把奶奶找來,老人家捏着雞冠仔細看了半天說,這不是土雞,頂多在村裡養過半個月。

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後,隻要有買家提出質疑,他都無條件退換,其中有一個河北邯鄲的買家留言“不是土雞”時,他更是連夜從江蘇開車十幾個小時,趕了800公裡路,根據郵寄地址找到了對方,“自己的東西有問題,得承認,本身城裡人願意相信你,也是因為農村人的真實嘛,不能讓他們失望。”

那一趟,他花掉了3000塊錢,當他惴惴不安地把這事兒告訴奶奶時,老人家竟然異常平靜。

她告訴孫子,在土雞的量無法得到保證的時候,還可以賣其他的農産品,葛克朗驚呼“茅塞頓開啊”。

于是,農民種的蔥、青菜,從河裡捕捉的野生甲魚、黃鳝等産品陸續挂上了他的淘寶店,不僅豐富了店裡的品類,而且也幫助店鋪度過了最難熬的一年。

拿出15%的利潤反哺鄉村

2018年,當看到幾萬隻成熟土雞在村裡悠閑散步時,葛克朗一顆懸着的心總算是放下了,去年發放的四萬隻小雞苗,他最終收回了2.16萬隻,算下來,僅僅是土雞銷售,一年就為整個村子帶來了一百多萬的收入。

在收購時,85歲的奶奶都是親力親為,一隻一隻地去檢驗,保證土雞的品質,“淩晨開始拿着一杆秤就出去了,整天樂呵呵的,到大晚上才回來,都不喊我傻瓜了。”葛克朗說。

他說,有一天奶奶高興起來,從70歲的徐正龍大爺家裡一口氣收了50隻雞,“如果算上平時代賣的雞蛋,玉米,白菜,韭菜等農副産品,一年能增收5000元。”

除了帶村民緻富,葛克朗還在他的淘寶店裡打出了一個标語:本店利潤15%捐給村裡80歲以上的單身老人,讓無退休金的老人安度晚年。

如果算下來,僅這一塊就有數十萬投入到了村子裡。今年春節,他又拿出3萬元購買年畫、制作肉圓贈送給村裡300多戶老黨員、老幹部、老退伍軍人和低收入人群。

“我現在的事業都是全村人一起支持的結果,沒有他們,我的淘寶店肯定做不下去了,我希望能為大家做點什麼。”如今,他的店鋪雇了9個員工,這些年輕人原本都是在外地打工,現在在家鄉就能找到工作了,“賺得不比打工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