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年輕時看别人吃大雞腿,想吃卻沒得吃。而年老時口袋有大把的錢卻沒有一口好的牙齒,吃不動大雞腿。這是一個老年的朋友和我說過的一句非常有哲理的話。
來看幾組數據讓人紮心了。
在我國蛀牙、牙周病等口腔疾病患病率高達97.6%,
成人85%以上患有牙周病,66%的5歲兒童患有齲齒,2萬多人中有31.4%的人每天隻刷一次牙;91%的人沒有定期洗牙,86.4%的人做不到定期檢查口腔健康。
也就是100個人中就隻是不到3個人的口腔是沒有問題的。我們要找一個沒有齲齒的人那還真的不容易。而就連孩子也是100個孩子就有66個有齲齒的。我們家菁菁的表哥表弟們大多都有齲齒。
甚至有時候我們還會看到很多寶寶小小年齡就已經笑不露齒,不是因為笑得好,而是因為牙齒已經爛得看不到了。
保護孩子的牙齒刻不容緩,卻也是很多家長忽略的。
對于寶寶來說牙齒好有多重要1、寶寶的牙齒不好,孩子不般不怎麼配合,治療起來更麻煩
15年10月9日北京一個四歲男孩子因為滿口齲齒,家長就帶兒子鵬鵬去看牙醫,而家長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哭着鬧着的孩子被醫生單獨帶到治療室後沒多久,鵬鵬被從後門送去搶救,之後媽媽卻聽到兒子鵬鵬已經去世的消息。
而最後檢查死因:用于治療中的棉球因孩子哭鬧嚴重,不慎進入孩子的氣管,導緻窒息死亡。
2、寶寶牙齒不好,可能會不願意咀嚼食物,導緻食物消化不良,加重胃腸的負擔,同時也會導緻孩子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
之前有個家長和菁媽說孩子胃口不好,我一直以為是因為孩子缺鋅,後來看到孩子時,我讓孩子張開嘴巴想看下孩子的舌苔,結果看到那一口爛牙我就知道怎麼回事了。
問媽媽孩子是不是吃不了硬的東西,經常拉出來的大便都有食物的殘渣。媽媽連連點頭。
食物到口腔是第一個消化的關口,口腔的作用就是物理性的咀嚼,把食物弄成更小顆粒,減輕胃腸的負擔,如果牙齒不好,那麼口腔咀嚼的作用就會變弱,把所有的壓力放到胃裡面。胃隻能磨不會咬,所以消化不良也是正常的,而胃消化不好,到小腸自然也沒辦法吸收得好,導緻孩子的營養吸收不好。
我讓家長第二天就再孩子去看牙醫,當然前面要和孩子好好的溝通好,看牙醫對于大人來說都是一件恐怖的事情更何況是孩子。一定要把孩子的牙齒治好。要知道乳牙壞得太嚴重也會影響到以後恒牙的成長。
是什麼傷害了我們寶寶的牙齒
1、遺傳或者是撫養人
現在大城市裡的父母找保姆一定要身體健康,如果口腔有齲齒的還要先補好牙齒再上崗,因為有齲齒的人口腔會有很多緻齲細菌,可能會跟着我們講話時的口水影響到孩子。
而父母的牙齒不好,那麼孩子也有可能會被遺傳影響,先天牙齒就不是特别好。而父母每天和孩子在一起,免不了口腔裡的緻齲菌會從大人口中進入到寶寶的口中。
2、出牙太早
很多家長看到這個問題可能都覺得非常詫異,因為家長大多都擔心孩子出牙太晚。
而時不時也有家長在後台問菁媽, 孩子7個月沒出牙,8個月沒出牙,或者說10個月沒出牙的問題,家長對于隔壁老王家的兒子長了牙齒,而自己家的一樣大的兒子沒長牙這件事都是非常耿耿于懷。
而菁媽經常這樣安慰家長:孩子一歲前長出第一顆牙齒都是正常的,不要看那些牙齒長得早的媽媽很自豪,以後他們孩子齲齒的幾率會更高。
換言之,牙齒長得太早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孩子越小喝奶的次數就越多,加上孩子每天睡覺多,常常吃着吃着就會睡着了,一口奶還在嘴巴就進入夢鄉了。
這些奶成為寶寶口腔緻齲細菌的營養品,讓這些細菌長得肥肥的,好有力氣把寶寶的牙齒鑽出洞來。導緻寶寶出現齲齒。
出牙早的孩子更多要注意清洗和護理。
而隻要出牙不晚出一歲都是正常的,在正常範圍内晚出牙不是一件壞事。
3、不良喝奶習慣
用奶瓶太久
菁媽有職業病,每次看到一歲多兩歲的孩子還含着奶瓶喝奶就忍不住說:孩子這麼大可以不用奶瓶了,可以給孩子拿杯子喝奶了。
對于孩子來說小時候吸吮能力強,要不就是喝母乳,要不就是吸奶嘴,随着孩子口腔肌肉群的發育越來越成熟,可以咀嚼加吞咽顆粒狀的食物了。
衛生部發布的《中國居民口腔健康指南》中提到建議1歲後應盡量減少使用奶瓶,且奶瓶内隻能裝白水和無糖奶,用杯子或勺喂含糖液體(如甜奶、果汁、蜂蜜水等)。1歲半到2歲應停止使用奶瓶。
事實上很多孩子一直用奶瓶用到三歲甚至四歲,每天都還是含着奶嘴才睡的比比皆是。這些奶液天天泡着孩子那幾顆乳牙,能不泡出問題來嗎,緻齲菌肯定吃得飽飽的有力氣幹活(鑽洞)了。
所以孩子一歲半就要開始用杯子喝奶了。
奶瓶使用不當:
在鄉下我經常看到一些老人家:給我一個奶瓶我就可以搞掂孩子的一日三餐,而且是已經加上輔食的孩子的一日三餐。
香甜的米粉用奶瓶吸,水果吃吃就吐,把水果打成果汁用奶瓶讓孩子喝,甚至給孩子喝湯,喝粥也用奶瓶。
奶瓶是方便了奶奶,也方便了口腔緻齲菌的生長。
4、不良的喂養習慣
奶睡:
當孩子長牙後奶睡就會對孩子那剛剛長出來的牙齒形成很大的威脅,因為奶睡相當于含着奶入睡。當睡眠時寶寶的唾液分泌量大減,奶睡更容易導緻齲齒。
給寶寶吹涼食物,甚至幫咀嚼
菁菁小時候回外公家,外公想給小菁菁吃一塊肉,因為那塊肉太大塊了,外公居然把肉放到自己的嘴巴裡,用那口大黃牙把肉撕開,再遞給小菁菁......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把那塊肉丢掉,告訴外公:大人的嘴巴怎麼能幫孩子咬東西呢?不幹淨。當然自己的爸把女兒送出去上學,就是知道知識可以改變命運,所以外公後來也接受了,再也不用嘴巴咬東西給孩子吃了。
而很多老人家覺得用嘴巴幫寶寶吹涼食物沒什麼事,事實上那橫飛的口水,如果拿到顯微鏡下就可能看到成千上萬的細菌在蠕動。
保護寶寶牙齒家長這樣做
1、一出生就用幹淨的紗布洗嘴巴
關于這一個現在還是有争議的,有些專家認為孩子的口腔粘膜太嬌嫩,容易被弄傷,反而引起感染。
但是《中國居民口腔健康指南》中建議孩子一出生就用紗布洗口腔,在菁媽看來出生就洗口腔也是好處大于壞處的,當然家長要注意選擇質地柔軟的紗布,家長的動作要輕柔。
a:孩子的牙齒并不是出生後才長出來的,《口腔科學》中提到胚胎35天後牙胚基質形成。
寶寶的牙齒在懷孕期就已經形成了,而出生就洗嘴巴還可以摩擦下牙龈,有助于牙齒的萌出。
b:從小洗嘴巴,孩子習慣有東西在嘴巴裡動,以後刷牙的難度會降……
c:洗嘴巴還可以預防寶寶鵝口瘡。
2、1歲後每半年帶寶寶去看一次兒童牙科
一歲孩子一歲後就已經長牙了,《中國居民口腔健康指南》建議孩子出牙後每半年看一次牙醫。而這個能做到的家長真的不多,很多家長沒有這樣的意識。而這個動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3、寶寶長出四顆牙齒後開始刷牙
開始用指套牙刷給孩子刷,到孩子二歲之後可以用一般的牙刷給孩子刷牙,注意不同年齡的孩子的牙刷不太一樣,刷頭大小和牙刷軟硬度是不太一樣的。
而家長注意給孩子選擇合年齡段的牙刷。除了牙刷之外家長還要注意給孩子選擇合适的牙膏。
最最重要的是家長要教會孩子學會漱口,最好不要吃牙膏。每次牙膏大概就是綠豆大小就可以了。
很多家長選擇早上給孩子刷牙,其實比早上刷牙更重要的是晚上刷牙,因為晚上要睡覺了口水的分泌量少了,如果不及時給孩子刷牙的話更容易齲齒。
4、少喝飲料少吃糖
糖不單單指的是糖果,還有餅幹,各種寶寶的小零食,還有就是飲料,幾乎所有的飲料配料表中都會有蔗糖的身影。
甚至是米飯,粥,孩子吃這些食物的時候一口一口吃下去,而不是吃一口含半天,含飯也會容易導緻孩子出現齲齒。
一個家長咨詢菁媽說:孩子從來不吃糖,零食也少吃,為什麼還會齲齒。我了解了半天後來才發現孩子有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慣就是愛含飯,吃一餐飯要吃一個小時,主要是吃一口飯要含好久。而飯裡面分解後也是糖,這些糖含着口腔久了也會導緻寶寶出現齲齒。
5、輔食添加要正确
大人不要在拼博的年齡選擇安逸,而孩子也不要在牙齒要鍛煉的年紀給孩子天天吃米糊。
比如孩子到了十個月就開始要注意給孩子添加顆粒類的食物,不要再天天吃米糊了,顆粒類的食物會刺激孩子的牙齒,讓孩子去咀嚼,牙齒也是用進廢退,用得多了孩子的口腔才會更好。
保護寶寶的牙齒健康還有一個被家長忽略卻又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那就是窩溝封閉,有研究證明窩溝封閉可以有效的防止孩子齲齒。而北上廣深這些大城市已經開展了近十年。這幾年很多城市都開始對學齡前兒童進行免費的窩溝封閉。
當然無論有沒有免費的我都建議家長帶孩子去兒童牙科給孩子進行牙齒的窩溝封閉。
注意以下三點:
1、在寶寶牙齒長好,而沒發生齲齒時做窩溝封閉比較好
寶寶3歲左右出齊乳牙,可以在3歲-4歲之間做四顆乳磨牙的窩溝封閉,在6-7歲時孩子長出六齡牙時做這四顆第一磨牙的窩溝封閉,而孩子14歲左右長齊除了智齒之外的牙齒後把磨牙都做窩溝封閉。
2、做了窩溝封閉也不是一勞永逸
還是建議半年看一次牙醫,看下窩溝封閉處有沒有脫落的,要不要補的。
3、如果已經發生了表淺齲齒的話先治療齲齒再做窩溝封閉。
我們全家牙齒都不好,而菁菁4個多月就出牙了,所以牙齒并不是太好,在4歲多時看到有一顆 牙齒有表淺的齲齒了,就去治療并且把乳磨牙做了窩溝封閉。
有好牙才有健康,為了寶寶以後一輩子的幸福從小就要注意保護牙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