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學習一下養鵝的技術

學習一下養鵝的技術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17 05:35:43

學習一下養鵝的技術(看懂這篇文章就夠了)1

雛鵝飼養管理是決定養殖成敗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們在論壇可以發現很多雛鵝是在疾病困擾中走過的。這樣的鵝群将來的生産性能一定不會得到預期目的。所以我們對雛鵝的飼養管理要加強,為追求更高的回報,請從雛鵝抓起。下面結合多方面資料整合出如下管理要點,望大家能有所收獲。

育雛期時間:30天,

一,育雛前的準備工作:

育雛室的準備:育雛室要徹底清掃,牆壁用生石灰粉刷,地面用3%火堿噴灑。地面平養育雛要鋪好墊料,将所需器具擺好;立體籠育雛要把籠具洗刷幹淨,消毒安裝好,然後用即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間用高錳酸鉀15克、甲醛30毫升.封閉門窗,24小時後,打開門竊換氣。

育雛所用設備的準備:育雛所用設備包括飼槽、飲水器或水槽、料盤、料箱,水桶、秤、料鏟。将這些用具用水洗刷幹淨,然後用3%來蘇兒或其他消毒劑消毒,備用。

飼料和墊料的準備:根據雛鵝的生理特點準備易消化、營養全價的小鵝飼料。在平面育雛時, 一般都采用墊料,墊料要幹燥、清潔、柔軟,無黴爛、無農藥,吸水性強、灰塵小,常用的有稻殼、刨花、碎玉米芯等。墊料的厚度一般為10厘米左右。

準備好消毒設備:育雛室門口要設水劑消毒池,并準備好洗手盆、防疫服、防疫靴等。

調好室内溫度和濕度:育雛開始前2天,做好育雛室、育雛籠的試溫工作。用火爐取暖,需要檢查鍋爐、好燒、升脫速度、保溫情況等。用電熱器取暖,禍要檢查電路是否安全,調節器是否靈敏,同時檢查通風換氣設備是否能正常工作。

進育雛室後,溫度慢慢提升,一直觀察到不打堆散開為止,鵝不能太熱氣踹。第一至三天,溫度在30-32度左右,根據室外環境溫度和季節天氣來決定。以鵝不打堆不踹氣為準,後每周平均下降2-3度左右,直到正常溫度。進育雛室後,溫度慢慢提升,一直觀察到不打堆散開為止。

二,飲水技術

水分占雛鵝的60~70%,适量飲水直接關系到雛鵝新陳代謝、體溫調節、消化吸收等等。同時,适時飲水還有利于開食。由此,初生雛開食前必先開水,一般安排在毛幹後3h。飲水好壞,關系到腸胃蠕動、卵黃吸收、胎糞排出,直接關系到雛鵝飲食狀況。首次供水,以溫水為好,加入适量多維、抗生素更好。供水過程中,為了預防因長時間缺水造成暴飲問題出現。必須要不間斷地供給飲水,且保證足量飲水器,擺放均勻。今後随着雛鵝日齡增加,飲水器可适量增加。如果用于網床育雛,開始前安排網床上飲水,1周後可訓練飲水槽飲水。

三,開食技術

第一次吃食被稱之為開食,具體時間的界定需根據雛鵝自身情況而定。通常情況下,初生雛鵝出殼後36h才具備消化功能。換句話說,過早開食嚴重影響雛鵝消化器官,對今後生長發育極其不利。而過晚采食的話,雛鳥體力消耗過大,身體嚴重虛弱,也會影響育成率。由此,開食時間多安排在出殼後24~36h。但是,在高溫孵化條件下早出殼的雛鵝,由于出殼後新陳代謝較為旺盛,必須要盡早開食,24h内即可開食;而對于受低溫孵化影響,出殼時間較晚,肚大吸收緩慢,最好安排在胎糞排盡再開食,36~48h内可開食。開食使用飼料,必須要求顆粒适中、新鮮全價、營養豐富。常用的有小米、碎玉米、碎小麥等等,可先将其用開水燙軟,待膨脹後再行飼喂,或者是直接使用雛鵝混合料取代。早期可将飼料播撒在反光性強的硬紙闆上,隻要有一隻鵝進行覓食,其餘鵝隻可學着覓食。同時,可嘗試與料槽内進行喂食,訓練雛鵝料槽采食的習慣。第一天飼喂2~3次,之後增加到5~6次,6周後逐漸過渡到4次。飼喂量少次多量,時間相對要固定下來,不要輕易進行變動。

關于飼喂量的确定,要根據鵝隻耗料情況而定。研究證實,雛鵝前10天一隻小鵝一天吃50g/天、前20天一隻小鵝吃100g/天、前30天一隻小鵝吃150g/天、前40天一隻小鵝吃200g~230g/天、40天以後一隻小鵝吃250g~300g/天。而具體喂料量,還應根據吃盡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如果說同樣的飼喂量,短時間内全部吃光,說明飼料可口,不要盲目添食,避免消化不良。如果同樣的飼喂量,長時間内吃不盡,則應立即找出原因。可能是飼料變質,雛鵝不能适應;可能是雛鵝患病,正值潛伏期。總之,所有情況一并處理,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

因為一般我們的情況是雛鵝都是經過長途運輸,時間都超過24小時或24小時之内,所以在鵝進育雛室之前先放好水,水一定要加專門的開口藥或者是抗生素和多維,後開始放雛鵝,雛鵝放完,即可開始開喂食物,用小黃米先用開水泡軟,待膨脹後再進行喂食。第一天飼喂2~3次,之後增加到5~6次,6周後逐漸過渡到4次。飼喂量少次多量,時間相對要固定下來,育雛期間不要輕易變動。

四,光照管理技術,光照對雛鵝的活動,采食,飲水都有很大的影響。給大家列舉一下關于光照的數據,可作為管理中的參考。1日齡24小時光照。2--3日齡23小時光照,4日齡光照22小時,依此類推14日齡的時候給光時間為12小時,一直延續到40日齡。40--120日齡給光可控制在8小時即可。19周齡開始給光增至到14---16小時,一般不超過17小時。

五,飼喂管理中其他應該注意的問題

第一,注意觀察雛鵝的狀況。雛鵝活強好動,愛吃食,食量每天都有增加,糞便成條狀,灰綠色帶一層白色。表明鵝舍溫度、空氣等各方面條件适宜,鵝群健康。如果發現鵝群分散不均,紮維、不愛動、怕冷、羽毛松亂,吃料量突然下降,有灰白色稀糞、綠色稀糞、白黃的糞便,有呼噜聲、打噴嚏及突然一聲長音等,說明鵝舍溫度不适或發生了疾病,應及時查找原因。

第二,随時調整鵝群。随着雛鵝不斷長大,鵝群要随時調整。要根據雛鵝大小、強弱等不斷進行調整。發現離群閉眼呆立、羽毛蓬松不沾、翅膀下垂的病弱鵝要及時隔離、淘汰。第三,根據季節氣候的差異及時調整飼料的營養水平。在夏秋季節,要适當降低飼料的能量水平。在冬春季節,要适當提高能量水平,以保證在有限的采食量中使雛鵝獲得足夠的蛋白質及其他營養成分。

第四,飼料顆粒的大小要适中。對雛鵝來說,飼料原料不能超過2mm,以保證雛鵝采食的是全價飼料。否則會因營養不平衡而影響其生長發育和育雛成活率。

第五,在飼料中添加沙粒。對養鵝來說,添加沙粒可促進雛鵝消化。在2~3周齡時,可在飼料中摻入1%的清潔沙粒。

第六,逐步實現脫溫。随着雛鵝生長日齡的逐漸增加,雛鵝生長所需的溫度要逐漸降低,直至實現脫溫。雛鵝脫溫要逐漸進行,有一個适應過程,開始時白天不給溫,晚上給溫度,一般在經過1周之後鵝群可逐漸适應外界溫度,這樣就可不再給溫。

總之,脫溫必須要逐步進行,切不可突然進行或者是忽然降溫過低。否則雛鵝會因為溫度低,怕冷相互擁擠,導緻擠壓緻死或者是誘發呼吸道類疾病。

第七,預防啄癖問題,日常養殖常引起啄癖的原因有多種——飼養密度過大、濕度過高、室内光線過強、飼料中缺乏某種氨基酸或氨基酸比例不平衡、租纖維含量過低和鵝的習性等等,都是日常籠用中最為常見的緻病因。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除均衡營養、降低密度、減弱光照強度、改善通風外。

結論

總之,育雛是對1~7周齡的幼雛進行科學合理的飼養管理,使之正常生長發育,确保以後有良好的生産力和種用價值。雛鵝階段飼養管理的好壞與養鵝成敗有直接的關系,所以一定要根據雛鵝的生理特點,如體溫調節機能不完善、消化能力和抗病力差、新陳代謝旺盛、雛鵝體内的水含量高等特點,做好育雛期的飼養管理工作。

要點:

1,小鵝前一天水裡面加多維,第二到第四天适量消炎抗菌類抗生素

2,前三天喂軟食,第一次小米粒可以用開水泡軟,第二天一般用小鵝或小鴨的育雛料。

3,前7天用比較亮一點的燈,後用15瓦即可

4,疫苗當天和前後一天不要使用抗生素藥物

5,不能驚擾,特别是預防踩踏死亡

6,第一天濕度很重要,要保持在65%左右,三天後濕度可以降到60%左右

7,第一天溫度在32度左右,三天後每周下降1度直到正常溫度。以不擠堆,不熱喘氣為原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