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對仗寫法?“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這兩聯采用了對仗的表現形式,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什麼是對仗寫法?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這兩聯采用了對仗的表現形式。
定義:對仗,古代詩歌格律的表現之一。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義的虛實做成對偶的語句,稱為對仗。對仗可使詩詞在形式上和意義上顯得整齊勻稱,給人以美感,是漢語所特有的藝術手段。
這兩聯詩句對仗極為工整:“明月”對“清泉”,“松間照”對“石上流”,描寫的都是自然界的事物。“竹喧”對“蓮動”,“浣女”對“漁舟”,寫出了漁民和浣女兩種人的生活場景。
對仗和對偶的區别:
對偶,是一種修辭格。成對兒使用的兩個文句“字數相等,結構、詞性大體相同,意思相關”。
對仗,要求詩詞聯句在對偶的基礎上,上下句同一結構位置的詞語必須“詞性一緻,平仄相對”,并避免上下句同一結構位置上重複使用同一詞語。對仗多用于要求嚴苛的格律詩詞。
示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範仲淹《嶽陽樓記》)
這兩個句子各方面都符合對偶的要求,但由于其平仄不相對,音律欠和諧,并在同一結構位置重複使用了“天下”“之”“而”等這樣的詞語,所以不合乎對仗的要求。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兩句無論哪個方面都完全合乎對仗原則,而且對得極為工整,是最為典型的對仗聯句。
我想到的一些對仗句: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兩個黃鹂鳴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寒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