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老師的這節課雖然拖堂了,但瑕不掩瑜,一些閃光點值得我學習。
一是穿插其中的片言隻語的溫馨提示,比如“學會質疑”,柏老師告訴孩子們要帶着問題學習,并在學習中找尋問題的答案。這很好,因為“質疑”是創造的源泉,是打開智慧寶庫的金鑰匙。
二是點綴其間的詩句展示,既是對索溪峪絕美風景的由衷贊美,又能讓學生受到良好的詩詞文化熏陶,品悟詩詞意境的獨特魅力。可謂一舉兩得。
三是當孩子們沉浸在索溪峪的獨特風光中難以自拔時,教師相機提問:“假如你來到索溪峪,你會怎麼做?”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們頓時放飛思緒,暢所欲言,收到了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效果。還有,教師在作全課總結時,說到:“這世上從不缺少美,缺少的往往是一雙發現美的眼睛”。這句話雖不陌生,但結合這篇課文來講,卻給人一種畫龍點睛、意猶未盡的感覺,讓人浮想聯翩、欲罷不能。
四是注重對學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同齡學生之間的互教互學,可以起到教師講解達不到的效果。更何況對于高年級學生而言,他們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已漸趨成熟。柏老師給予學生以充分的信任,并有意識地為學生創設合作交流的情境。比如:在講索溪峪的山“野”時,讓學生合作探究,人人參與、個個發言,相互啟發,相互促進。這樣,教師會輕松許多,而學生自己得出的結論印象會更深刻,可謂一舉兩得。
誠然,這節課也有不足之處,比如在講索溪峪的山野”時,花了20多分鐘,雖然山“野”是課文内容的重中之重,但也不能過多停留,否則會給人一種頭重腳輕的感覺。事實也正如此,在講水“野”、野物“野”、人“野”時,時間稍顯倉促。不過,正因為有美中不足,我們的評課磨課才永遠行走在路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