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某檔親子節目中,那個可愛的諾一,對埋頭玩手機的爸爸劉烨說的一句話嗎?他說:爸爸,我 做了一個夢,觀音菩薩讓我陪你聊會天……”
很童真的一句話,卻道出了多少孩子内心對父母陪伴的渴望。在他們最幸福的願望裡,其實并不是你日夜打拼的幸福财富,也并不是高樓大廈、家财萬貫,他們要的僅是你簡單的陪伴,僅此是聊聊天而已。然而,又有多少家長知道這個願望呢?
随着信息化時代的發展,我們很多時間都被各種交際充斥、消費着。可能你會因為焦頭爛額的工作,忘記孩子的生日,可能每天加班到深夜後,回家孩子已經睡着了,可能當你一年到頭都在遠方的城市打拼,開學的時候,請不了假,而僅有的幾天年假,也要被各種網絡工具占據着,我們似乎更多的時間都花在了交際網上,而忽略了陪伴孩子的重要性。
就像劉烨的兒子,對劉烨的期望一樣,他對父親關懷的渴望,已幾近變成了一種渴求。生活中,可能孩子并不會像我們成年人一樣,用言語過多地表達自己對愛的渴望。因為在他們幼小的年紀裡,爸爸,永遠是他們心中的英雄,永遠的偶像。盡管被忽略了,也沒有很生氣。但是長期以往,漸漸的,就容易在孩子們的心理造成一種距離感,那是孩子和父親之間的隔閡。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常常會看到生活中,有很多孩子對父親角色會心存畏懼、交流甚少的原因。
孩子的心聲往往反映很多年輕父母的現狀,即使你再忙,也要抽出時間來陪陪孩子,關心孩子,不要讓工作、刷微博、玩微信的時間成為你和孩子之間的“第三者”,取代你與孩子在一起的時光。因為孩子缺少陪伴和呵護,對以後的成長是有很多影響的。
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容易孤僻迷失
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在沒有父母的關愛和監督下,容易迷失走向歪路;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容易孤僻任性,做事一意孤行,知錯不改,甚至做出違法的事情。
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沒勇氣
成長階段的孩子對世界充滿好奇心和探索欲,如果父母長期不在孩子身邊會使孩子缺乏安全感,不敢輕易接觸新的事物,從而喪失探索世界的勇氣,漸漸地性格也會變得膽小懦弱。使得孩子長大後容易對生活、感情和工作沒有信心,造成悲觀的心理。
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易心理老年化
多數老年人喜歡安靜,不愛外出活動,孩子與老人朝夕相處,一方面缺乏身體鍛煉,造成體弱多病;另一方面孩子容易模仿老年人的言行舉止,失去天真活潑的本性,造成心理老年化等多種隔代撫養問題。
因此,無論你是父親還是母親,都要規劃好工作和陪伴孩子的時間,不讓你們的愛在孩子的童年缺失,更不要讓他們對你的陪伴期望變成像神仙的禱告一樣神秘。
本文内容為淩距離網絡教育原創,若需轉載請注明來源
更多教育類的精彩内容,敬請關注“ljljiaoyu”微信号進行了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