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大象公會Elephantia 大象公會
從什麼時候起,海參成了保健品界的智商稅?起初就是。
文|喵總
昨天,315 晚會曝光了山東某地在飼養海參中大量添加違規藥物的行為。為了清除池底「雜草」和害蟲,養殖戶往水裡加敵敵畏,50 畝池塘使用了 20 箱敵敵畏。之後,這些毒水被排放進海洋。
除了這種過于駭人聽聞的行徑,養殖戶們的操作其實早有報道,如添加麥芽糊精為海參增重,違規大量使用土黴素,用南方海參冒充北方海參等等。
· 泡在麥芽糊精裡的海參
為了盈利而拼命降低成本的海參,在幾年前就已經被踢出高檔食材行列,不得不走量産化、平民化路線。
2012 年,限制官員高消費的「八項規定」出台後,曆來作為頂級海味而與鮑魚、魚翅擺在一起的海參走向了曆史轉折點。
電視上開始出現大量時長半小時以上的海參電視購物。通常,幾個能說會道的婦女和打扮成專家的男性會從産地吹噓到功能,并且現場把海參摔到案闆上,讓你親眼看着它彈起來。
但這類節目的重點一定是價格:「我們的海參折上加折,隻賣 XX 元!」
海參變便宜了,在價格斷崖式下跌後,它成了電視購物、電商網站和微商的座上賓。
有統計發現,即使在經濟增長放緩的年份,國人對于海參的總需求仍在緩慢地膨脹。之前吃不起海參的老年朋友們開始通過海參,來益精固本、提高抵抗力。
這種沒什麼味道的「海底蟲子」,失去了它的身段,卻從未失去過中國人對其滋補神效的熱情。
中國人對海參的興趣是怎麼來的
吃海參究竟補什麼?
現代醫學尚未發現海參有任何不可替代的營養價值,或任何健康方面的神奇功效。對于這麼一個長相具體、味道抽象的罕見食材,在曆史上,「補什麼」的标準一貫是銷售導向的:怎麼好賣怎麼來。
· 美食傑上的「蝦籽烏參」
雖然根據史傳,中國人在三國時期就開始吃海參了,但最早根據中醫理論記載海參藥性的可能是一個日本人。
丹波康賴(912-995),日本著名的漢方醫學家,彙編了數百本現已在中國亡佚的醫學著作。他提到一位叫崔禹的醫師曾記載:海參「味鹹,大冷,無毒,主補腎氣,去百節風……其腸尤療痔為驗。」
也就是說,直到唐宋時期,海參還不是大補,人們會拿它治療痔瘡。至今,類似的偏方依然流行于某些沿海地區。
古驗方中用海參止血、溶栓、治痔瘡,可能有一定的道理。今天,化學分析發現海參的酸性粘多糖,确實有調節凝血和抗過敏的作用。一些研究認為,它的作用原理類似于肝素。
不過海參的其他「藥性」,連醫家們都沒那麼确定。
· Thelenota ananas,中國人稱「大梅花參」
一個粘乎乎的黑色動物,産自北方冰冷的海水裡,北、水、黑、鹹,決定寒性的特質它基本上占全了。但它同時又長得像男人的那話兒,益氣壯陽,它必須性溫。
筆者查閱了 15 種提到海參的醫書藥典,标粉色為性溫,藍色為性寒。可以看到醫家的意見基本上各占一半。
所以海參到底應該是性寒還是性溫?
最後的答案是銷量來決定的。
「性寒」的海參隻能止血去風、消痔瘡,做一種普通的藥材和不那麼好吃的食材;而「性溫」的海參可以參與各類進補計劃,賣給一切亞健康人群和幾乎一切的男性。
明代是人們對海參的認識和食用的轉折點。一方面,為了打開新銷路,溫補學派得到藥商的支持。對陽氣的極端重視,帶來了對一批藥材的新需求。
另一方面,明代養育了龐大得史無前例的官僚體系,以男性為主體,高度科層化。這樣的官僚體系的各個方面都需要海參來提高效率。
到了明代中期,海參已經成為了官商之間廣泛流通的饋贈佳品。這導緻了海參需求暴增,價格大幅上漲。陳函輝的《天津買海參價忽騰貴》寫道:「海錯何來到市間,天廚水族兩争閑。參乎豈便金同價,飽耳甯須肉有山。……」
随着漲價和行情利好,海參的藥用價值也越傳越邪乎,甚至記載有人「素服海參丸,老年體力輕健,步履如飛,年九十餘始卒」。
中國人高漲的海參熱情,是由誰來滿足的呢?
中國「吃禍」震蕩全球
從一開始,國産海參就滿足不了中國人的口舌。
中國從東南亞進口海參,可能是從 15 世紀開始的,在 17 世紀規模化。
從菲律賓到印度尼西亞,極為簡單、無保護的潛水方式,支撐了中國每年 2 萬到 3 萬擔的幹海參進口。到清朝光緒年間,每年進口海參的價值約為 50 萬 - 60 萬兩白銀。
今天,全球至少有 50 個國家和地區參與到了撈海參的龐大隊伍中:從北歐的冰島,到南美洲的智利和厄瓜多爾;從美國、加拿大這樣的大國,到斐濟、伯利茲、馬爾代夫這樣的彈丸小國。
由于太有利可圖,甚至把着地中海一角的土耳其也加入了海參大軍。下圖中的方塊區域是土耳其法律允許捕撈海參的區域。
來自世界各國的供給大約填補了中國 90% 的海參需求,且多以走私的形式進入中國。
在有限的統計中,海參是南加州第二熱門的珍惜物種走私對象。
在墨西哥和牙買加,出現了專門轉運非法捕撈瀕危海參的黑市,并且有團夥用暴力控制了整個捕撈流程。
2010 年,沈陽市海關查獲了價值 1.5 億人民币的日本走私海參。
2017 年,美國警方查處了價值 1700 萬美元、準備走私到中國的海參。
海參的國際貿易如此隐秘,是因為它的定義太寬泛了。
雖然海參綱有 1000 多個物種,不同物種之間的差異超過人和老鼠,能産生較大經濟效應的不過 50 個左右,但中國人來者不拒。隻要叫海參,就一定可以補腎壯陽。
數百種海參先從全球彙集到世界最大的海參交易市場 —— 香港,再發往世界各地的華人市場。在這裡,越稀有的海參品種,價位越高。
· 研究發現,香港市場上越貴的海參,瀕危的程度越高。縱軸為價格,瀕危度為紅橙綠依次遞降
這也就意味着某種海參的瀕危程度越高,激勵捕撈者把它抓絕種的金錢激勵就越強。
IUCN 統計發現的 7 種瀕危海參,全是海味市場上的名貴品種。中國人熟悉的「梅花參」、「金沙參」、南美刺參都名列其中。
· 7 種瀕危海參,都是最名貴的食材品種
· Apostichopus japonicus,中文稱關東刺參或北海道刺參,IUCN 瀕危物種。由于中餐的需求,在多數栖息地數量銳減至原來的一半以下
隻有中國人能夠養海參
這麼吃下去,野生的海參資源遲早有被吃光的一天,因此,全世界都在探索海參養殖的秘訣。
然而至今為止,相關成果都乏善可陳。2016 年,世界糧農組織統計的全球海參産量為 33196 噸(幹),其中養殖僅兩千多噸,占比不到 10%。
· 1950-2012 年,全球海參(幹)産量。黃色部分為漁獲,紅色為養殖
唯小人與海參難養也。吊籠、大棚養殖海參,往往需要築壩圍堰,改變海域地形,中國在内的大多數國家都對這種海洋資源有嚴格的規定。
另外,海參是對水質、氣候、營養等因素非常敏感的底栖生物,海參苗的培育、病害、成活率、成品品質等等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不過,中國主産區或許是一個例外:根據中國自己的統計數據,2017 年中國的養殖海參産量在 20 萬噸左右,産值 300 億元。在 2004 年,這個數字還隻有 5 萬噸。
需要說明的是,不同統計口徑下,海參的産量數據可以相差懸殊,這裡的養殖産量計算的是「鮮海參」,與計算「幹海參」重量的全球産量相比到底有多少份量并不好說。
在養殖戶那裡,海參容易成為「藥罐子」。海參對水溫水質要求高,天性更适合底播而不适應圍堰、池塘養殖,病害嚴重。僅 2003 年一年,遼甯、山東兩省因病害造成的養參損失就達到 20 億至 30 億元。
想要讓它在池塘裡大規模生長,常常需要加大「投入」。
· 早在 2015 年,央視就曝光過遼甯的海參養殖違規大量使用頭孢、雙氧水、工業氯化鈣等,影響食品安全的同時嚴重破壞生态
「圈養」的海參疾病繁多,操作不好容易團滅。開一個海參池,要先用生石灰清除塘内的其他生物 —— 這是合規操作,再用多種藥物殺菌、滅蟲。
中國現行的監管條件下,很難有效限制不法養殖戶用藥。這樣的養殖海參到底有多少進入了中國人民的胃裡,也是一個未定的問題。
直到四五年以前,中國的海參養殖業都在迅速擴張。在遼甯、山東沿海人民養海參發财之後,全國各地沿海都興起了海參養殖。由于高水溫中海水生長快,不法商販送北方刺參到南方去快速養殖,再用糖幹、麥芽糊精、注膠等手段增重。
然而消費者對于海參的總需求隻是緩慢地膨脹,并不足以接盤如此迅猛增長的供給。八項規定出台後,北方許多地區的海參養殖面積連年縮減,參池大量撂荒。海參成為電視購物常客也就不難理解了。
如果你家屯了一堆海參,那能怎麼辦?
其實也不用太過擔心。海參雖然有這些問題,但無論是營養成分還是藥物殘留,和一般小海鮮并沒有什麼太大差别 —— 大城市售賣的海鮮河鮮,不用藥同樣是不可能的,吃海參并不比吃它們更危險。
久經考驗的中國人民,對付它們早已不在話下。當然還是要補充一句:吃太多就不好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