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閱讀古詩文期間,忽發奇想:若能将古詩文和物理聯系在一起想必會别有一番風味!故思索一二後,抽時間整理編排了幾篇小詩文(不限文體)如下,如讀者有更多想法敬請反饋于我。
《勸 學》節選
荀子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煣以為輪,其曲中規。雖又槁暴曝,不複挺者,煣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砺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緻千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xìng)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骐骥一躍,不能十步;驽馬十駕,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該文是勸學的千古名篇,宜背誦并細品之。無論是求學還是經營人生、事業,若能具備一些《勸學》中的探索和追求精神,相信一定能從中受益。)
01
1、你知道的高山有哪些?
2、山的高低需要測量,測量需要什麼工具?需要什麼單位?
3、測量一定有誤差,這誤差怎麼處理才算合理?
4、在山中“不識廬山真面目”是說在山中不容易認識山的真面目,為什麼?
5、要想“識得廬山真面目”,你有什麼辦法?
02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日,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1、孔子是公認的聖人,但當這兩個小孩問他問題時“孔子不能決也“,你知道為什麼嗎?
2、從上面這個例子中分析:人的感覺是可靠的嗎?
3、如果你認為人的“感覺”不可靠,那有什麼方法來确定地球和太陽距離的遠近呢?
(天下的學問無量無邊,聖人也有不明白的東西,所以我們要積極向學,探索未知世界)
03
楚(周代國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縣北)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jù qì)其舟,曰:“是吾(wú)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yǐ),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選自《呂氏春秋》)
如果讓你去标記寶劍掉下去的大概位置,你會如何做?
04
河中石獸
紀昀
滄州南一寺臨河幹,山門圮于河,二石獸并沉焉。閱十餘歲,僧募金重修,求石獸于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桌數小舟,曳鐵钯,尋十餘裡,無迹。
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衆服為确論。
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于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齧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齧,石又再轉。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數裡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欤?
幾個典型的觀點和打撈之後的結果:
我們用圖來分析,如下:
你看明白上面的分析過程了嗎?通過這個例子,你學到了什麼呢?
05
觀書有感
朱熹(1130—1200),古徽州婺源縣(今屬江西)人,是繼孔子之後又一位具有世界影響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是中國十一世紀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問淵博的學者,是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他繼承魏晉以來儒、佛、道、二程(程颢、程頤)的思想,把自然、社會、人生等方面的問題融於一爐,建立起了龐大的認知和哲學體系。
其一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其二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1、“天光雲影”是哪一種光現象?
2、“清如許”和“活水”之間是什麼關系?
3、什麼情況下”枉費推移力“?
什麼情況下會“自在行”呢?
你能用中學物理中的知識解釋嗎?
4、你能否從這兩首詩裡體會出别的意思?
06
賣 油 翁
陳康肅公堯咨善射,當世無雙 ,公亦以此自矜。嘗射于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颔(hàn)之。
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 但手熟爾。”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sháo)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我亦無他, 惟手熟爾。”康肅笑而遣之。
篇文章沒有多少物理理論知識,但它告訴我們一個很重要在東西:
熟能生巧(Practice makes perfect)
07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 楊萬裡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
如果你了解過科技史,你會發現:人類對自己、對世界的認識剛有所收獲時,就又會被新的問題困擾,無窮無盡,就如同爬山一樣,一山又比一山高,一山放出一山攔,所以無論是做學問還是經營人生、事業,不可太傲氣,因為無限風光在險峰,永遠無止境。
08
”九天之際,安放安屬?日月安屬?列星安陳?“。
這四句詩的大概意思是:
九重天的邊緣延伸到哪裡呢?日月星辰又是如何被安放在它們現在的位置上的?
1、你知道這四句出自哪位詩人的作品?
2、從這幾句詩我們會發現作者他對世界的探尋和拷問,是多麼的深遠、超前!!!你認為世界是怎麼形成的呢?
3、你知道格林尼治天文台和霍金嗎?
課後作業
1、這幾句詩文描述的光學現象有哪些?
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
雲銷雨霁,彩徹區明。
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2、利用你知道的天文知識解釋一下為何人生在這個世界上如同下面這句詩所描述的那樣:
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3、下面這幾句詩包含了哪些物理知識和人生哲理?
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
張勇,生活和教育的參與者,觀察者,思考者,改善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