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退休,大多數老人都非常關注自己養老金能領多少。要想計算出具體養老金,除了知道平均繳費指數和個人賬戶餘額以外,還需要知道繳費年限、參加工作時間、退休年齡等等多種因素。
看看山東省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計算公式,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三部分構成。各個省市的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算公式是相同的,過渡性養老金計算公式,根據當地的規定執行。
首先,看基礎養老金。如果知道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是1.1,可以根據自己的繳費年限算出領取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平均繳費指數1.1的情況下,每一繳費一年可以領取1.05%的退休少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現在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一般也改稱為當年的養老金計發基數。2020年,山東省是6573元,廣東省是7860元,全國多數地區在6000~8000元左右,北京市高達9910元,不過今年的養老金計發基數并沒有公布。可能與推動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有關。
如果是繳費年限20年,那麼就可以領取21%的養老金計發基數。
如果繳費年限是40年,那麼可以領取42%的當年養老金計發基數。繳費年限包括了,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
第二,個人賬戶養老金也相對好算。個人賬戶養老金,等于退休時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餘額,除以退休年齡确定的計發月數。
計發月數全國統一,目前60歲是139個月,50歲是195個月,55歲是170個月。按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我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計發月數也将修訂完善,因為有關預期壽命是根據2020年的城鎮人口集中,另外還有其他方面的制度需要修訂完善。
如果說60歲退休,個人賬戶餘額96000元,每月可以領取690元的個人賬戶養老金。50歲退休,每月也就是能領取個人賬戶養老金490元。
第三,過渡性養老金,計算相對複雜的。實際上我們現在養老保險繳費産生的養老待遇,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構成。由于過渡性養老金,指的是當地建立個人賬戶養老金制度以前的繳費和視同繳費年限,由于缺少個人賬戶養老金的一種待遇補償方式。
實際上,過渡性養老金也要使用到平均繳費指數。按照山東省的過渡性養老金計算公式,如果在統賬結合之前有一年的相應繳費年限,在平均繳費指數1.1的情況下,可以領取1.43%的養老金計發基數。
如果說養老保險繳費40年,過渡性養老金計算有15年,60歲退休的話,基礎養老金可以領取42%的2021年養老金計發基數,在加上過渡性養老金21.45%的養老金計發基數,合計領取63.45%的當年養老金計發基數。還有690元的個人賬戶養老金。
假設2021年的養老金計發基數是6900元,計算出來的養老金是5048元。這算是相當不錯的養老金待遇,曆年繳費基數高,再加上繳費年限長,養老金也會比較高的。#衆說财經:長壽時代新機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