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蓮美詩八首:名蓮自可念,況複兩心同
與十萬朵荷花中會有一枝并蒂蓮。所謂并蒂,一莖兩花,花各有蒂,但是是長在一個莖幹上的。由于荷花的連綿生長性,并蒂蓮的出現,隻是偶發的變異。因為人類科學家到現在還沒有培植出普通荷花的并蒂蓮品種。因為雖然并蒂蓮好看,但是不具有遺傳性。也就是遇見花開的難得。
那麼還有一種千瓣蓮,一朵花裡數個花心,是小亞細亞的外來品種。隻開花,不結果。雖然在元朝末年引進,作為奇葩欣賞,但是過于繁複,已經失去了荷花本來的原始靠種子繁育的功能。
荷花原産中國,何以在小亞細亞出現這種多頭千瓣蓮花呢?這也是一個謎。或者是難得的變異,隻是人們保留了可以遺傳的根莖,使得這個物種延續至今。但是這樣的荷花是脆弱的。因為很難保證,沒有蓮子的這種品種,會在惡劣的環境中不被滅絕。
所以這種千瓣 蓮花開的并蒂花,不在本文的探讨之内。
第一:同心和同心蓮的最古老用法。
并蒂蓮還有一個美詞,叫做同心蓮。
但是同心蓮,最初并非是指的并蒂蓮,而是指的荷花。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
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漢末 · 無名氏《古詩十九首 其六》
同心,是一個有人類文明後的情感用語。是個會意詞。同是會和的意思,這是人類在生存當中的精神直到行為的協作,是區别于動物的智慧和情感。同心,是一樣的想法一樣的精神活動一樣的情感。
所以同心的用法很廣泛,比如漢朝王粲給朋友的詩,就用了”同心離事,乃有逝止“,我和你情感精神相投,但是離開了,這是人生不得已的去留。這裡的同心,顯然是指的友誼。
那麼這首漢末的古詩《十九首之涉江采芙蓉》也用了同心,但是并不是特指并蒂蓮的。
而是荷花本身就具有同根同屬的植物特性。
原始荷花,在水澤中生長,在相對封閉的區域裡,都是同一母系。很多荷花都是從同一根莖上長出的。所以開花近似。也就是說,荷花是廣義的本是同根生。
而荷花還有另外一種美,就是花苞包着蓮台,展開時,花瓣均勻舒展,像擁抱蓮台一樣,向心而開,均勻齊整。
所以荷花就是同心花。根同,葉近,花同。在古代比喻家族興旺,綿延不息。
那麼了解荷花這個特性,再來看這首《涉江采芙蓉》實際含義大氣深廣。
中國古人自從會耕種,從土地上獲得收成,就非常看重家族鄉裡,重視安穩團圓,就像荷花一樣落地生根,在安定的環境裡繁衍生息。
然而這一切,随着社會發展和戰亂而被打破。無論是戰國末年還是漢朝末年,都會發生戰亂,許多人會被征兵,遠離家鄉。詩經有無數戰亂離别的詩,漢朝末年也一樣。
到了荷花盛開,采蓮的季節,家裡缺少幫手,當妻子的自然思念丈夫,而感情深厚的兄弟或者發小,自然思念遠在他鄉的故人。
所以這首詩,曆來有兩種解讀,一是夫妻之間的愛和牽挂,二是知己的行蹤不定,沒有歸期。
我去江上采集蓮子荷花,這江邊多的是熟悉的芳草,讓我想起了從前我們一起歡快愉悅的相處。
那最美的荷花,就在手邊,我把它折下來,想送給你,才蓦然醒悟,你還在遠方,在我不知道的道路上。
我想你一定在遙遠的路上回望故鄉,長路漫漫,不能歸來。
我和你同心,卻不能相守在一起,我擔心這無望的牽挂和等待,會是一生。我想你,而我知道,你也必然在思念我。我們的餘生會在憂傷裡各自度過。
這是對愛人,對故人分别的極度悲傷。從愛情上來講,一家親密的人,漫長離别,有友誼兄弟情誼上來,後代王維有名句”遍插茱萸少一人“。大家都在的日子,沒有你。
”芙蓉始懷蓮。何處覓同心。
俱生世尊前。折楊柳。
撚香散名花。志得長相取。“魏晉 · 無名氏《月節折楊柳歌十三首 其四 四月歌 》
這首很有意思,糅合了中國傳統荷花和佛教蓮花的審美。
農曆四月,荷花剛剛打苞,這裡的懷蓮,是個雙關語,一方面是指的荷花剛剛打苞,含着蓮房,另一方面,蓮通憐,而憐在魏晉南北朝時代,應該是個方言,表達的是愛的含義,而憐,顯然比愛更有心靈感情的共情,是一種缭繞纏綿慈悲的感情和共情,用在愛情上,更有柔軟纏綿的力量。
李商隐說,荷葉生時春恨生,農曆四月,荷花打苞,也是愛情和情感萌發相思的日子。
荷花長出來了,我去哪裡找到一樣的荷花,一樣的同心,讓人生和心情不再孤寂?
我跪在世尊佛面前,撚着一柱香,奉上荷花苞,我願望,我心中的情郎,和我一樣堅定,非他不嫁,非我不娶。
所以這裡的荷花,就代表同心。無需并蒂。
”江南蓮花開,紅光覆碧水。
色同心複同,藕異心無異。“南梁 · 蕭衍《子夜四時歌十六首 其五 夏歌四首 》
江南又是蓮花開的季節,那紅色的蓮花光芒照在碧水和綠葉上。
那無數的蓮花,顔色相同,蓮心相同,就算是不在一根藕上,那心也是一樣的呀。
的确,南北朝時代,人們進一步認識荷花,在江南有大面積的人工種植,斷取藕節滋生新的荷花,以便于荷花更茂盛,所獲更多。
就算不是一根藕上的荷花,但是那滿湖荷花,同樣的顔色,同樣的光彩,同樣的紅色花瓣,簇擁金色的蓮蓬,如此相近,如此仿佛,就像我們的心,一模一樣。
那心中有蓮,心中有憐,愛意幡然啊。
第二,同心蓮,就是并頭蓮,并蒂蓮
随着魏晉南北朝時代,江南荷花人工擴大培植,出現并蒂蓮的幾率就多了起來,而由于文化的進一步繁榮,關于并蒂蓮的審美也就彰顯出來。
”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
下有并根藕,上生并頭蓮。“ 無名氏青陽度(三曲) 其三
在江南大面積荷塘當中,荷花盛開的六七月,采蓮男女穿梭在荷花當中,總可以看到與衆不同的雙頭蓮花。
哇,居然可以看到并蒂蓮花。
對于幸福和思慕幸福的人來講,這真是錦上添花的事。
要摘數萬個蓮蓬,與十萬朵花中,有一朵雙頭蓮花,無論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這都是自然和上蒼給予的見證的奇迹吧。
這首詩明快而旖旎。
下面一定有并在一起的藕根,上面開了雙頭蓮花。
思慕的戀人,是願意朝夕共處,平凡的夫妻,所謂愛情,是願相守。就連上了年紀的人,也願意看到如此可愛的蓮花,如同自己的子孫輩。
中國民間,講究成雙成對。好事成雙。
“江南采蓮處,照灼本足觀。
況等連枝樹,俱耀紫莖端。
同逾并根草,雙異獨鳴鸾。
以茲代萱草,必使愁人歡。”南梁 · 蕭統《詠同心蓮詩 》
在江南荷花盛開,采集蓮蓬的季節。荷花本就絢爛壯觀。
如果看到一朵并蒂蓮,那更是美麗吉祥。
同心蓮像傳說中的連理樹,生長在一起,兩朵花矗立在紫色的莖幹上。
蓮花比同根草碩大豔美,雙花如影随形,不像孤獨的鸾鳳。
用這樣的蓮花代替萱草,送給憂傷的母親和妻子,想必她們也會破愁而笑。因為自然界中有這麼吉利美好的花,也預示着生命定會有希望和奇迹。
人是為願望和希望活在當下,尤其對于女性而言,漫長苦難的一生,是美好給了勇氣。
或願望世事成雙,或願望,心有知己和愛人。
“思歡久。
不愛獨枝蓮。
隻惜同心藕。” 隋 · 無名氏《讀曲歌八十九首 其五》
隋朝的這首民歌,則明确了同心蓮的愛情含義。
人生最快樂的事情是什麼呢?我想了很久。
我不愛那獨立在水中傲岸的荷花,因為再美也孤獨。
我愛并蒂蓮花,大家生死相随,花開并蒂。
人世間的美好,是能觸摸到真實的愛。就像并蒂蓮花在一起吧。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莖孤引綠,雙影共分紅。
色奪歌人臉,香亂舞衣風。
名蓮自可念,況複兩心同。” 隋 · 杜公瞻 《詠同心芙蓉詩》
這是一首詠并蒂蓮的美詩。
并蒂蓮開在挺立的莖幹上,亭亭出水。
莖幹是俏麗挺拔的綠色,那是荷葉的綠染上了枝幹,而巨大的雙荷花,讓人驚豔,仿佛所有的紅,都集中在花瓣上。
那荷花之美,比歌女盛裝的臉龐還要嬌豔,那風吹荷花,舞衣搖曳,誰看了不動容?
這芙蓉又叫蓮花,蓮字,本來就是“憐”,荷花本就是愛情之花。
何況這樣的并蒂同心荷花,讓人不是想到愛情,就是想到人世間一切最美好的情誼。
比如除了愛情,還有女子間的閨蜜情,男人間的知己情。
“采蓮江浦覓同心,日暮風生江水深。
莫言花重船應沒,自解淩波不畏沈。”初唐 · 楊師道 《采蓮子 》
這首詩極其俏皮诙諧。
我去江上,就是要尋找一朵同心并蒂蓮,哪怕黃昏了,風起水面,風險重重。
有人說,你不要去采并蒂蓮,那并蒂蓮,花頭大,小心你的船沉了哦。
問的俏皮诙諧,回答得也俏皮。
船沉了怕什麼,荷花本就可以浮在水面,我摘到并蒂荷花,就坐着荷花回來。
這是采蓮,這是采摘得如火如荼的愛情啊。
荷花本來就有表達同心的含義。
而并蒂荷花,更強化升華了同心之美。
與十萬朵荷花中,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看見了并蒂花開。你是想到的愛人,還是共有青春的閨蜜?還是想到了曾經深入内心的少年知己?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年來處處食西瓜,古詩八首談談,中國的西瓜自由
荷葉八首,荷葉衣裳,荷葉包飯,荷葉酒囊,看看荷葉在古代的妙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