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閱讀“景德鎮南河公安”頭條号。如果您喜歡本頭條号發布的文章,還可點擊左上角關注我的頭條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薦。
網上曾有的這樣一句問答:史上最笨的詩人是誰?
答:賈島。
問:為什麼?
答:因為賈島有一句詩: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兩句詩,花了三年的時間寫成。這确實是一個很“笨”的詩人,可是,就是這三年憋出的兩句詩,卻成為經典名句,後世流傳。
“兩句三年得”出自賈島的《題詩後》,是賈島題在《送無可上人》這首詩的後面。
讓賈島費盡心思寫作的《送無可上人》有什麼高妙之處嗎?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首詩。
《送無可上人》
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麈【zhǔ】尾同離寺,蛩鳴暫别親。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終有煙霞約,天台作近鄰。
無可:僧人,本姓賈,賈島堂弟。上人:佛教稱具備德智善行的人為上人。
賈島曾與無可同住長安西南圭峰之草堂寺,無可将南遊廬山,于是賈島作此詩贈别。
雨後初晴,圭峰上蔚藍天空格外新鮮,我們為草堂寺無可上人送行。在蛩鳴的秋天,他帶着麈尾,離開了寺院,暫别了親人。
潭水中倒映着他獨行的身影,他将身子倚在樹邊休息。最終他應煙霞之約,把天台山作為近鄰。
在這首詩中,賈島表達了對堂弟的留戀之情,對佛門清靜之地的向往。
“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是這首詩中的千古名句。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即是表述寫下這一句的艱難過程。
“兩句三年得”自然是誇張的說法,但是,賈島為了寫就這兩句詩,費了很大一番工夫,這是毋庸置疑的。
那麼,賈島花費一番大工夫寫作出來的句子,究竟好在哪裡呢?
送别堂弟,堂弟孤獨行走的身影,倒映在潭水中,給人形影相吊的寂寞感。堂弟旅途疲憊,于是,靠在樹邊休息,這又在寂寞中平添了孤獨無依的悲苦。
獨行,潭照影。疲累,樹栖身。
孤苦,清冷,撲面而來。
明代布衣詩人謝榛在《四溟詩話》中評價這兩句:賈島“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其詞意閑雅,必偶然得之,而難以句匹。
他說,賈島這兩句,詞意閑雅,一定是偶然得到的,再難找到恰當的句子與它相匹配。
賈島被稱為“苦吟”詩人,寫詩以鑄字煉句取勝,刻意求工,情調偏于荒涼凄苦。
賈島的這兩句神來之筆,自然也是“苦吟”的結果。
唐代詩人孟郊與賈島同稱為“郊寒島瘦”,孟郊被稱為“詩囚”,賈島被稱為“詩奴”。
詩奴,賈島甘願成為詩的奴隸,為了寫好詩,狠下苦工夫。
因為愛詩,賈島還出過兩次“車禍”。
其中,“推敲”的典故,最為人熟知。
賈島騎着毛驢,在思考一句詩是用“推”好,還是用“敲”好,完全不看路,于是撞到了京兆尹韓愈的車駕。
幸好韓愈也是愛詩之人,他絲毫不責怪賈島,還和他一起思考,建議用“敲”字。兩人結成好友。
可是,不是人人都是韓愈。
還有一次,賈島又騎着毛驢滿街跑,秋風正盛,落葉滿地,賈島吟道“落葉滿長安”,卻始終聯不到好句。
又沖撞了當時的京兆尹劉栖楚的車駕。劉栖楚可沒韓愈那樣的好脾氣,氣得他把賈島關了一晚上才放出來。
賈島寫詩,下苦工,愛琢磨。他的每句詩和每個字都經過反複的錘煉,用心推敲修改。
更高妙的是,他寫成之後,卻又使讀者一點也看不出修改的痕迹,就好像完全出于自然,一氣呵成的樣子。
有許多人稱他為最“笨”的詩人,其實,不如說他是最認真的詩人。
逐字推敲,逐句錘煉,正說明了他認真審慎的寫詩态度。
賈島去世的時候,家無一錢,隻有一頭病驢,一張琴,令人感慨。
他的一生,似乎都用來寫詩了,我們又怎麼忍心苛責這樣一位認真苦吟的詩人呢?
文章來源:詩詞世界,版權歸作者所有,不代表本平台觀點。
聲明:如有侵權,造謠,請聯系我們及時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