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季《王牌對王牌》播出後,對衆多觀衆而言,可謂是期待有多高、失望就有多大。
按理來說它也算得上是浙江衛視的“王牌綜藝”之一,加上沈騰賈玲的穩妥搭檔、關曉彤華晨宇的才華襯托,前幾季口碑也不錯,不該走上沒落的道路。
但本季的前四期,并沒有想象中那樣順利和成功,反而充滿質疑聲,甚至可以說是問題層出不窮:
最初節目請的嘉賓太尴尬,當紅藝人李小冉、鄭恺鏡頭存在感低,不擅長搞笑的劉濤成為全場焦點,放飛自我的表現,被觀衆調侃:“是喝了嗎?”
後來大家又發現節目廣告不僅植入硬,頻次還高,有人建議《王牌對王牌》直接改名《廣告對廣告》。
明星們更是明目張膽緊盯提詞器念,完全不顧及觀衆的觀感。
加上第5期内容遇上兩輪延播,節目組連續3次放觀衆鴿子,大家的熱情和期待不斷被消耗。
就在這季《王牌》即将徹底令觀衆失望之時,一期國漫主題節目直接将口碑逆轉,大家毫不吝啬誇贊道:“等值了”、“好飯不怕晚”……
能達到如此驚豔的效果,《王牌》做出了三個重大的改變。
當下的綜藝節目之所以給人“大同小異”的感受,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大家都在跟風。
關于節目的主題,創作基礎無非就是兩個方向:大熱影視劇或者經典影視劇,前者商業味道濃重、目的明确:就是為劇做宣傳,後者便僅是追憶情懷。
比如之前的《快本》,很長一段時間裡,能上節目的明星,要麼正當紅,要麼就是他有新作品。
本來是個娛樂大衆、陶冶情操的綜藝節目,變相成為了明星們的宣傳平台,大家玩遊戲是輔,為自己打廣告才是主。
再比如《王牌》最喜歡的“爺青回”系列,從《士兵突擊》到《還珠》、《七仙女》再到《超女》重聚。
因為時隔多年能保持良好關系的明星、劇組并不多,所以到頭來的結果,就是大家“爺青回”了個寂寞。
關于節目的嘉賓,來來回回也就那麼幾個明星在各衛視間跑動,常上綜藝的成了觀衆口中的“綜藝咖”,懂得愛惜羽毛的,從來不接綜藝。
關于節目的形式,大家都不願意創新,你比劃我猜、傳聲筒、聽歌唱詞這些遊戲,遍地都是,同質化太嚴重,技術含量也并不高。
這就導緻一大批經典“王牌綜藝”逐漸走向衰落,彼此之間失去了競争力,整個市場因“盲目跟風”太嚴重,而沒有新穎的元素吸引觀衆。
《王牌》這次終于從跟風大軍中跳脫出來了,切換成了理性追熱的模式。
第5期節目,單從“紀念國漫百年”的主題上,就能感受到節目組的用心。
在動漫也開始“内卷”的時代中,這個主題不僅新穎,還有傳播中華文化的特殊意義所在,在觀衆的覆蓋面上,幾乎是全年齡段覆蓋。
小孩們本來就喜歡動畫片,而這些動畫片于大人而言,也是滿滿的青春回憶。
有人會說,以往也有綜藝以動畫片作為主題,但《王牌》這次的不一樣之處在于它帶觀衆們走得更加深入。
幾位嘉賓不僅僅是在形象上扮演了國産動畫片裡的光頭強、熊大熊二、黑貓警長、白蛇,還請來了動漫電影的專業導演、動漫配音的專業演員,為大家介紹一部動漫作品誕生的過程。
更重要的是節目組當場就讓嘉賓們親身體驗,帶着觀衆走到動漫作品中去。
比如動漫建模前的粘土塑形,動漫人物表情、動作的創作表演,以及配音的嘗試。
這番操作達到了讓衆人邊玩邊學的效果,也了解了中國動漫影視劇的發展曆程,大大增加了節目的深度。
這樣的“理性追熱”比之前的盲目跟風,效率高的不是一點點,效果差距也不是一點點。
02 從玩遊戲到比技能說來這期節目估計是對各位嘉賓而言挑戰最大、需要準備最充分的一期。
《王牌》經典遊戲“傳聲筒”、“你比劃我猜”一個都沒保留,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考驗大家動手能力、台詞功底、反應力的全新和國産動漫相關的遊戲。
讓大家用泥塑的形式描述一個詞語,這個比一人比劃一人猜要難得多,比如“王牌家族”的第一題“哪咤鬧海”。
觀衆看到體面以後都會眉頭一皺:哪吒怎麼捏?海怎麼捏?這也太難了。
所以嘉賓們需要做的,不僅僅是抓住這個詞最突出的特點,還得動手捏出來。
從華晨宇毫不猶豫就開始把泥搓成條,捏出了“三太子”的形狀,就能看出他的确足夠機靈,相較而言,沈騰的“烽火輪”就暴露了他動手能力之差。
到了配音的階段,關曉彤就搶占了風頭,配音了全場最難的白蛇。
片段是兩個人物分别的場景,要表達出相互之間的愛意、不舍、崩潰,又不能完全釋放。
關曉彤自己先進入了情境,聲淚俱下,觀衆直呼“代入感”太強,真是給年輕演員長臉了。
比起原來大家“爛熟于心”的簡單遊戲,最新一期《王牌》中的這些小遊戲,更像是讓嘉賓們在比試技能。
這就有兩個好處了:
第一,側面提高了對綜藝嘉賓綜合素質的要求,有點能耐的才敢來,而不是逢人就可以上綜藝,嘻嘻哈哈打鬧一下就領着超高的報酬。
最後導緻觀衆們看到綜藝就頻頻搖頭,且評價隻有五個字:“沒技術含量!”
第二,明星對于綜藝的态度也會更加認真,因為遊戲中考驗的專業度高了,為了保證節目效果和個人形象,大家在私下的準備就會更充分。
嘉賓們都用認真的态度對待綜藝,這可是太有助于綜藝節目整體質量的提升了。
03 從複制經典到超越經典每一個能夠成為“王牌綜藝”的節目,當然都有着各自的獨特和經典之處。
但之前綜藝市場有點“集體躺平”的意思,既然達到了高峰、有了點成績,就一直以保守的步伐向前走:
模式不敢變、遊戲不敢變,到了《跑男》就是“撕名牌”,到了《王牌》就是“傳聲筒”,到了《快本》就是“誰是卧底”,到了《極挑》就是抱團競賽……觀衆總會有産生視覺疲勞的一天。
這次《王牌》就邁出了超越經典的一步,無論從主題選擇還是遊戲策劃,換了湯、也換了藥,讓觀衆嘗到了新口味,衆人的反饋是“有點甜”。
所以經典并不是用來複制的,隻有不斷自我挑戰、自我打破、自我超越,一檔綜藝才能更長久地在激烈的競争中生存下來。
不得不承認,這次《王牌》的三大改變,給廣大正在落寞之路上愁得焦頭爛額的“綜藝們”帶頭打了個樣。
整個市場的低潮,并不是時代更新換代的結果,而是大家“躺平”的後果。
雖說一個綜藝節目做長久很難,連《快本》都沒逃過停播的命運,但是放眼望去,太多綜藝的衰敗,都是因為制作團隊越來越敷衍、越來越不用心。
如果一個節目能夠保持初心且堅持創新,想必能夠長期得到觀衆的認可,真不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