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白居易長恨歌柳如眉

白居易長恨歌柳如眉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8 22:15:31

小時不懂,為什麼“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如此美好幸福的詩句,取名卻是《長恨歌》。現在才明白,白居易是在借詩圓夢,但寫得越美好,心裡的恨與遺憾便越深越長。

白居易長恨歌柳如眉(一曲長恨有幽情)1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後遷居下邽(今陝西渭南)。唐代官吏,詩人。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幼年聰敏過人,五六歲開始學詩。10歲時,因戰亂移居江南。貞元三年(公元787年),白居易到京城長安,寫了《賦得古原草送别》一詩。十四年(公元798年)冬中拔萃科,任秘書省校書郎。

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于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峰。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長恨歌柳如眉(一曲長恨有幽情)2

白居易一生中寫了大量的散文和詩歌,僅詩就有3600多首。其詩生動形象的反映了當時勞動人民受壓迫受剝削的痛苦,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橫征暴斂,《秦中吟》10首和《新樂府》50首是其中的代表作品。白居易是中唐時期“新樂府”詩歌運動的倡導者之一。《與元九書》中,比較完整地提出了其在文學上的一些主張,對後世文學創作的發展産生了積極影響,在中國古典文學批評史和詩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白居易772年1月20日出生于河南新鄭官僚家中,那時李白已離世十年,王維辭世十一年,杜甫故去兩年。祖父和父親皆為官吏,飽讀詩書,屬社會中産階級。僅6月的白居易卧在奶媽懷裡,雖不能言,但能識“之”、“無”等字,其母驚為天人。

白居易自幼“聰慧絕人,襟懷宏放”,自幼白居易母親便開始教他讀書寫字。她要求嚴格,态度和藹可親。白居易回憶母親:“及别駕府君即世,諸子尚幼未京師學;夫人親執詩書,晝夜教導,循循善誘,未嘗以一呵一杖加之。十餘年間,諸子皆以文學仕進,官至清近,實夫人慈訓所緻也 。”

白居易長恨歌柳如眉(一曲長恨有幽情)3

在16歲時即得到當時雄踞文壇的才子顧況的垂青,在文壇上嶄露頭角。他的詩篇篇切中時弊,表達了人民群衆的困苦和願望,因而得到廣泛流傳,唐憲宗對他的詩大為贊賞,破格提拔他為誅官一一左拾遺。

唐人張固在《幽閑鼓吹》記載 :白居易16歲時初到長安,拿着自己的詩作拜谒顧況。顧況看了白居易的名字,調侃道:“米價方貴,居亦弗易。”意思是,長安米價正貴,居住不容易,你還叫白居易。對白居易十分不屑,但等他看到,白居易的詩時,不禁連連贊歎!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别情。

立馬改口:“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難”。

從那開始,白居易的盛名就傳開了。

白居易長恨歌柳如眉(一曲長恨有幽情)4

在他25歲時白居易父親去世。因為官清正,死後由于錢不足将其屍體運回河南老家安葬。白居易回家,一邊守孝,一邊複習功課。

在此期間,認識鄰居農家女兒湘靈,這是他的初戀,而且是一生最珍貴的戀愛。因門第不對,他們無法結婚。兩人曾構築美好的未來 :“願作遠方獸,步步比肩行;願作深山林,樹枝連理生 。”

白居易曾寫《花下自勸酒》:

酒盞酌來須滿滿,花枝看即落紛紛。

莫言三十是年少,百歲三分已一分。

這段感情是他一生的痛,長恨歌裡的恨實為他與湘靈之恨: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白居易耿介正直,不畏生死地上表誅言,終于得罪了朝廷大臣,遭到上層統治集團的排擠,他盡心盡力想當一個好臣子,熱愛針砭時弊。白居易抨擊看着不滿的官員,說他們違規的器物、偷偷娶小老婆、太監統兵……

他與權貴的積怨越積越深,在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當街遇刺身亡,白居易再次上表緝兇,卻被認為是越職言事。但這個白居易還是繼續寫意見、寫報告。權貴的不滿終于爆發,要将白居易排擠出京。

白居易長恨歌柳如眉(一曲長恨有幽情)5

意外從天而降,白居易母親因看花墜井去世,而白居易卻寫過《賞花》、《新井》二詩,乃是大逆不道。

官員在位期間,若父母去世,必須辭官回到祖籍,為父母守制二十七個月。白居易在守制期間還寫賞花和有關井的詩,這是大大的不孝!這一招可說是無恥至極,因為在萬惡的舊社會,不孝的罪名是相當嚴重的,不孝就可能不忠。

貶嫡江州是白居易一生的轉折點,在此之前他以“兼濟”為志,希望能為國家能為人民做貢獻,經過此事後他已涼了心,從那以後雖然有關懷人民的心,但做的行動卻沒了當年的風範,獨善其身。這次打擊很沉重,白居易一下子就刻骨地感受到了人生的悲苦。

他在去江州的路上遇見了《琵琶行》裡那個“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女子,寫下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名句,這正是他被排擠時的内心寫照。他再難清醒自持,從此開始了浪迹風月的後半生。白日縱歌放馬,晚上夜夜笙歌,做官再不求治國平天下,面對世人再無半分悲憫。白居易就此被貶為江州司馬。後又改調忠州刺史。

白居易長恨歌柳如眉(一曲長恨有幽情)6

在杭州刺史任内,見杭州有六口古井因年久失修,便主持疏浚六井,以解決杭州人飲水問題。又見西湖淤塞農田幹旱,因此修堤蓄積湖水,以利灌溉,舒緩旱災所造成的危害,并作《錢塘湖石記》,将治理湖水的政策、方式與注意事項,刻石置于湖邊,供後人知曉,對後來杭州的治理湖水有很大的影響。離任前,白居易将一筆官俸留在州庫之中作為基金,以供後來治理杭州的官員公務上的周轉,事後再補回原數。當這筆基金一直運作到黃巢之亂時,當黃巢抵達杭州,文書多焚燒散失,這筆基金才不知去向。

西湖有白堤,兩岸栽種有楊柳,後世誤傳這即是白居易所修築的堤,而稱之為白公堤。事實上這道“白堤”在白居易來杭州之前已存在,當時稱為“白沙堤”,且見于白居易的詩作之中。

當白居易在杭州時,元稹亦從宰相轉任浙東觀察使,浙東、杭州相去并非太遠,因而二人之間有許多往還的贈答詩篇。當白居易任滿離開杭州時,元稹要求白居易交出全部的作品,編成《白氏長慶集》五十卷。在蘇州刺史任内,白居易為了便利蘇州水陸交通,開鑿了一條長七裡西起虎丘東至阊門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叫“七裡山塘”,簡稱“山塘街”。

自大和三年(829),至會昌六年(846)。白居易從58歲開始,定居洛陽。先後擔任太子賓客、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職。會昌二年(842),以刑部尚書緻仕。他在洛陽過着飲酒、彈琴、賦詩、遊山玩水和“栖心釋氏”的生活。時常與名詩人劉禹錫唱和,時稱“劉白”。他在舒适的晚年仍然時常想到人民。

73歲時,還出資募人鑿開龍門八節石灘,以利行船。兩年後病終。

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 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你想結識這樣的詩人嗎?時間讓我們與詩的盛世遙望千年,但幸運的是,他們的詩留了下來,那些詩仿佛他們的魂,他們的魄,在泛黃的紙上閃着靈光。

讀詩吧,或者我們永遠成不了詩人,但我們可以成為一個靈魂美麗的人。

如果你忙,讓孩子讀詩吧。總有一天,詩的種子會在孩子的心裡發芽,長成一棵參天大樹,帶他去看人世間的美,去體會靈魂深處的悸動。

唯一的問題,挑選一本孩子喜歡的,能引起孩子興趣的。古詩很美,但古詩也有門檻,文字是古時的,韻是以前的,意境也太悠遠,如果沒有好的文本,孩子還沒體會到詩的美,就已經内心拒絕了。

學詩就要從曆史入手。把詩跟這些曆史事件聯系起來,才能真正理解這些詩。然後又能通過詩來學習曆史。我曾經想出版一本書,把詩背後的曆史講一講,幫助孩子們學好古詩,可是,還沒有正式動筆,發現這個事情已經有人幹了。出版社給我寄了一套書,叫《跟着古詩詞學曆史》,跟我想的一樣,就是通過詩詞講曆史,通過曆史講詩詞。

白居易長恨歌柳如眉(一曲長恨有幽情)7

孩子通過這種方法,多學科的交融,才能真正理解詩的意思,而詩詞對孩子的學習有多重要,相信大家也知道了。新的教學大綱,詩詞數量大幅增加,甚至人大初中的一次招生考,語文内容竟然百分之九十都是詩詞跟古文。

所以,得語文者得天下,而語文的重中之重就是詩詞跟古文。通過這套書,不但可以讓孩子更容易記住詩詞,還能讓孩子了解曆史知識,對他們的寫作也會有幫助。

讓孩子通過這套書,把課堂裡學到的詩詞徹底鞏固下來,這會真正成為他們腦海裡的财富。點下面的鍊接購買,這套書一共四本,總共包含了356個百科知識,277個作文素材,18個必考知識,129個曆史典故,79首經典詩詞,包含曆史文化知識,地理百科等豐富的知識點。

現在團購價四本一共隻要59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