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兩宋風雲之王安石變法

兩宋風雲之王安石變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19:07:52

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大臣富弼、文彥博同日拜相。

當時宰相是富弼、翰林學士是歐陽修、禦史中丞是包拯、侍講是胡翼之,這四位号稱真宰相、真學士、真中丞、真先生,是為“四真”。

在名臣輩出,如群星閃耀的仁宗朝,富弼任宰相,是衆望所歸。富弼幾年在相位,都按慣例處理政務,順從公議,不存私心。官員按職守工作,天下無事,号稱太平宰相。

仁宗年紀大了,有一次上朝時突然暈倒,擡進宮内。大臣們都見不着,也不知裡面情況如何,人心惶惶。

富弼和文彥博到大内探望病情,以祈禱為由,晚上留在宮。兩人召集内閣成員王堯臣、李沆等一起商議:“萬一仁宗有個三長兩短,該提前備好儲君人選......”做好了一應準備,以免朝局震蕩。

次日,仁宗好轉,危機化于無形。但富弼胸有溝壑,從容不迫,值得佩服。

兩宋風雲之王安石變法(大宋鐵嘴宰相)1

富弼

01

富弼的仕途,有極其光輝的一頁,就是出使遼國不辱使命。

宋初“澶淵之盟”讓宋、遼之間和平相處了幾十年。到仁宗慶曆年間,西夏挑戰大宋的權威,連連戰勝宋軍。

遼國皇帝遼興宗派使者蕭英、劉六符到大宋,目的很明确,要敲竹杠。提出割讓關南地,多賠償錢财等條件。來人興師問罪:“你們為什麼關了雁門關?大修城牆,操練士兵,是不是想動手啊?大遼國雄兵百萬,早集結在邊境,就等着你們呢。”

無奈當時大宋正與西夏苦鬥,再來個遼國,肯定吃不消,宋仁宗便派出使團去與遼國談判,使者就是富弼。

兩宋風雲之王安石變法(大宋鐵嘴宰相)2

特使富弼見了遼興宗,道:“關了雁門關,是為了防西夏,修城練兵是正常國防課題!當年遼國能在南方得到那麼多好處,是因為那時的南方是一盤散沙。現在可是一統的大宋國,您有必勝的把握嗎?何況打完仗,好處都歸了那些肆意挑起戰端的大臣,搶了東西還立了軍功得到獎賞。可陛下您呢?又得到了什麼?不但沒有得到金錢,還失去了精兵良馬,無異于'偷雞不成蝕把米',您說呢?”

想不到一席話,說的遼興宗連連點頭:“富大人講得太有道理了,分析透徹,鞭辟入裡。”

但遼興宗仍堅持:“這樣吧,把關南之地還給我們就行。”

富弼回複道:“以前的分界線每個朝代都不一樣,地歸誰?沒人說了算。”

再一通心腹言語:“北朝以得到土地為榮,南朝便以失去土地為恥。遼宋以兄弟相稱,您的做法有失兄弟相處之道嗎?友誼的小船怎能說翻就翻呢!”

講得遼人啞口無言。最終訂下盟約:宋朝給遼國的歲币增加銀十萬、絹十萬。遼國則負責約束西夏,使其與大宋和談。

條約是吃了點虧,但大宋得以專門對付西夏。而後西夏覺得遼國出賣了自己,便斷交與之交戰。

至此,大宋撬開遼夏同盟,使宋、遼、西夏三足鼎立的格局逐漸穩定下來。

富弼以三寸不爛之舌立下大功,聞名朝野。

兩宋風雲之王安石變法(大宋鐵嘴宰相)3

富弼施粥

02

某年,河朔發生大水,老百姓到處流浪讨飯。朝廷在城裡設置災糧分發點,當場熬粥派發。

但是災民實在太多,經常會有踩踏事件發生,甚至有人因為擠不進去,近在咫尺,卻餓死在粥鍋旁。

而且災民大量湧進城中,造成流行病蔓延,非常不利于求災工作。

于是,富弼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動員當地的富戶都開設粥場,加上國家補助的糧食,設置了盡量多的赈災點;動員有過經驗的退休和閑置人員參加粥場管理;山林河流出産的自然物放開讓災民們使用;死的人全部大坑合葬,稱“叢冢”;第二年麥子成熟,讓災民按路途遠近領了口糧回家。

這一套有效的措施,成為後來大宋救災的成功版本。

03

當時範仲淹對富弼有知遇之恩,富弼也佩服範仲淹的風範。富弼尊稱範仲淹為六爺。但碰上意見相左的時候,吵得面紅耳赤,二人絲毫不讓。

有人勸富弼:“範公對你恩重如山,你怎麼一點面子也不顧?”富弼稱範仲淹為六爺。

富弼道:“我和六爺是君子之交。他老人家舉薦我可不是讓我當“應聲蟲”!”

聽後的範六爺呵呵大笑:“我就是欣賞小富同學不随波逐流的作風!”

别說不給六爺留面子,就連老丈人晏殊的面子也不給,富弼照樣開炮。

兩宋風雲之王安石變法(大宋鐵嘴宰相)4

晏殊

一次宰相呂夷簡使詐,被富弼揭穿,晏殊在中間和稀泥當老好人。

豈料富弼當着皇帝的面怒斥道:“晏殊黨同呂夷簡,禍害國家!”差點沒把嶽父大人氣死。

幸好這事發生在宋朝,如若放在今天,不用老婆趕,富弼應該就會自覺地守在門口。

當年出使遼國,正是宋遼劍拔弩張之時,使者弄不好就有去無回。現在想來呂夷簡推薦富弼,多少還有點公報私仇的性質。

富弼這種大公忘私的風采,後世大為贊歎!

04

年輕時的富弼名揚天下,人稱洛陽才子。範仲淹讀了他的文章大為欣賞,特意推薦給晏殊等人看。

兩宋風雲之王安石變法(大宋鐵嘴宰相)5

富弼《兒子帖》

晏殊也是當時的大才子,“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祝燕歸來”就是處于他的手筆。

晏殊覺得這小夥有才華,當即打聽:“不知這小富結婚了沒有?”得知晏殊單身,遂将女兒嫁給了他。

宋神宗時,王安石變法,富弼持反對意見。當場甩臉:“我不懂什麼叫青苗法。”

見富弼反對變法,神宗欲重用王安石的宋神宗很不高興。不料富弼接着來了一句:“老臣希望陛下二十年内,不要提用兵一事。”

神宗甚覺掃興,其實富弼也知道神宗的态度,便堅決地要請辭退休。

一來年紀大了,二來施政方略不同,宋神宗最終同意了。又問富弼:“您覺得誰來接班比較合适?”富弼說“文彥博。”

神宗沉默半天,道:“王安石怎麼樣?”富弼沉默不語。

就這樣,富弼退休回到了老家洛陽。他在老家也沒閑着,自己精心設計,建了一個一流的園林,一亭一軒,一溝一壑。園林之盛況空前,在當時的洛陽數一數二。

兩宋風雲之王安石變法(大宋鐵嘴宰相)6

其後,宋神宗不時有重啟富弼的意思,但是富弼都以年老體衰為由推辭了。

有一次富弼和好朋友邵雍去參加個法會。邵雍是當時最著名的智者,精通易學,以一介平民在士大夫中享有盛名。

邵雍問:“聽說皇上又請你出山?”

富弼說:“你瞧我這身體,吃不消喽!”

邵雍說:“皇上召你,你說生病躺床上。法會召你,你一請就來。”

富弼甚為感悟!此後深居簡出,不問政事。悠遊山水,頤養天年。

元豐八年,在洛陽去世,享年80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