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碩士/博士申請季已經拉開序幕,用不了多久,一批拿着offer、懷揣夢想的“研究人員”即将踏上學術生涯。
不管你是研究生,還是 PhD,想要拿到學位可不是易事,如果你下定決心走上“科研”道路,這 10 條建議作參考!
01
跟對教授
學術研究的路很孤獨,除了起早貪黑、論文作伴,更可怕的是精神上的孤獨。想找一個支持你研究的教授不難,但找一個對你的研究領域同樣充滿激情的教授很難。
所以,各位申請 Ph.D.的同學,事先認真閱讀教授的簡曆,調查教授的研究方向非常重要,這一行為是對你和教授都負責,就像是“婚前摸清楚雙方三觀是否一緻”。
通過閱讀教授的論文,衡量與自己的研究匹配度。否則不匹配的教授隻會增加你讀博過程的沮喪感,最終倦怠不堪。
02
多關注領域期刊雜志
如果想完成學位課程并順利拿到博士頭銜,你一定要發表同行評審通過的文章才可以。所以建議大家在碩士階段就開始撰寫論文。一方面是要有一定數量,另一方面是磨練論文寫作技巧并培養嚴謹的學術研究習慣。
另外,大家一定要多看學術期刊雜志,了解本學科的發展走勢,萬一寫的論文課題早在幾年前就得到了印證,那就太尴尬了。
03
盤點自己的研究進度
緻所有要申請博士以及正在讀博士學位的同學,因為美國博士的學習時間比較漫長,很多同學讀着讀着就迷失了。
大家最好以半年為期限,每半年盤點一次自己的研究成果和進度,看看自己是否還在既定軌道上,如果你發現自己偏離航線的話,要盡快讓自己回歸正軌。
04
充分利用圖書館
學校圖書館裡不僅有藏書,還有很多免費的研究和寫作工作室。
如果在博士早期就學會如何正确的引用文獻,以及正确的寫作格式将有助于你更快更好的學術工作,未來頭痛的地方能減少很多。
05
獎學金就在那裡,主動點
對于那些成績優秀、績點高的人來說,應該不僅僅是想成為優秀畢業生或是榮譽學生吧,除了這些榮譽“稱号”,大多數學校都會為博士提供獎學金和科研基金。
比如, Kappa Omicron Nu、Phi Kappa Phi 和 Phi Beta Kappa 提供給發表過文章的博士獎學金,金額大約從 2000 到 20000 美元不等。
06
會議上多發言
在相關領域會議上作報告是博士生遇見領域大牛的一個絕好機會,教授們經常鼓勵博士們多發言,可以鍛煉博士生的演講技巧,有助于快速成長。
不過,這種會議通常沒有報酬,而且除了自付住宿費、路費外,許多會議還要求你支付注冊費,當然大多數會議都為大會志願者、評審們免除注冊費用,具體的需要你自己多探索探索。
07
三大技能:閱讀、寫作和社交
當你還是個研究生時,你可能隻需半分鐘來看一篇論文的介紹,進而确定是否值得花更長時間深度閱讀。而到了博士階段,則需要花很多時間進行專業文獻的閱讀,如果你的閱讀速度比較慢,那麼你需要 speed up!
對于留學生來說,不要以為自己的托福、GRE/GMAT的分數高就可以輕松搞定博士論文!學術論文對于語言的嚴謹性和用詞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如果你的寫作能力不 OK,大概真的需要一對一的輔導。
碩士/博士生的生活和研究不是“閉門造車”,而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社交對碩博生來說同樣非常重要。你能在各種活動上會遇到各界大牛,他們将對你的研究和就業有很多幫助。
08
注意你名字後綴是什麼?
當一名學生開始攻讀博士學位時,還隻是被認為是一名預備“博士生”,當他完成所有課程并通過資格考試 Qualification Exam 時,才會變成一位博士生候選人。
已通過答辯但未提交論文的博士候選人可以在個人學術資格清單上寫上畢業學銜的簡稱加上ABD (All But Dissertation,尚欠論文),如Ph.D.(ABD),表示自己将獲博士資曆,所以謹慎使用術語“ABD”。
『P.S.』友情提醒:如果有同學中途 quit,或者不能通過博士資格考試,有的是發碩士學位,有的就是淨身出戶,具體要看什麼項目。
09
拓寬自己投稿的視野
博士學習過程本質上,是一個準備成為某研究領域内專家的過程,但并不意味着博士生隻能向頂級期刊投稿。
畢竟頂級期刊數量很少,考慮到如何獲得更多的讀者,你也可以在一些替代性的出版物上投稿,比如從業者雜志、學術雜志或報紙等,有時候這些地方的讀者可能會超過你以前所有出版物讀者的總和。
10
早早做好職業規劃
要記住,從你入學那刻,就要考慮未來的職業規劃了。做博士後?公司高級技術人員還是終身教授、研究機構?
如果希望能終身投入到高等教育工作上,請考慮一下你所在博士項目的地理位置,很多學校傾向于從其他研究機構招人,而很少雇傭在他們這裡讀書的博士(但有些專業輔助人員和教授是例外的)。
所以,不管是被大學聘做終身教授,有個寬松學術氛圍,還是去某些公司任職、拿個高收入,或者去中學教書育人...在入學時最好就有所規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