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留學為什麼都取英文名

留學為什麼都取英文名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23 19:51:27

留學為什麼都取英文名(多是為了好交流)1

留學為什麼都取英文名(多是為了好交流)2

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 木 本報記者 張雪婷 王 冬

英國愛丁堡大學的公共網絡上有一篇帖子近期引起不小的争議——一名匿名人士呼籲中國留學生,不要再起英文名代替自己的中文漢語拼音,“表達對自己的名字的自豪”。出乎意料的是,該帖子下面幾乎是清一色的批評,回複除了中國留學生外,還有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中東地區等“名字難讀”的學生。實際上,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中國留學生确實會在國外使用自己的中文名漢語拼音,但不少留學生都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無論是起當地語言的名字還是用自己的本名,都不應該被“道德綁架”。

據英國青年新聞媒體“The Tab”報道,這篇在臉書上發布的帖子寫道:“中國學生應該為自己的名字自豪,你們不需要非要起一個别人能讀得來的名字。來自阿拉伯、尼日利亞、日本、俄羅斯的學生都會使用自己的本名,即便這些名字的讀音被歪曲得一塌糊塗。但是就算外國人發不出你的名字讀音,也比用其他名字代替更好。”

不少留學生都對這篇帖子表示不滿。一名越南學生回複稱:“這篇帖子都沒有寫上自己的名字。你知道這種呼籲實施起來有多難?如果自己的名字發音不存在于英語讀音時,别人叫你你也聽不懂。”另一名疑似是華人的學生表示:“以他人想要的方式稱呼他們,而不是你想要的方式,這是一種尊重,無論你是不是中國人。”一名疑似是中東的學生稱:“我的英文名字和我的母語名字拼起來完全一樣,但我會告訴大家用英語方式來讀,因為他們無法發出我的母語讀音。”還有一個獲得較多同意的評論認為這篇帖子十分“居高臨下”:“我們很多非英語系名字常被讀錯,這并不代表我們就心甘情願自己的名字被侮辱。我雖然無法代表所有人,但我的英文名字和我的母語名字一樣,都是我身份的一部分,并沒有哪個代替哪個的說法。”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留學生起名難也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以前,中國學生或許隻需在英語課給自己起一個英文名,而現在更多人去往非英語國家作為留學目的地,外文名更是五花八門。不過,在不同國家起不同的“本地名字”也成為跨國交流的一部分。以日本為例,由于日語也使用漢字與拼音文字,中國留學生到日本通常可以直接将自己的名字轉成日語讀音,獲得一個新名字的同時,還能學習不少日文讀音知識。

在法國,雖然英語同法語所使用的字母幾乎一緻,但由于法語和漢語拼音的發音方式大相徑庭,很多學生的中文名按法語拼讀方式叫出來已經“面目全非”,所以在法國留學的中國學生一般會在預科或學習法語時選擇一個和自己“氣質相近”的法語名,通常和英語名字一樣,采用音似或表意的方式。這一現象在就讀文學、藝術和商業類專業的留學生中更為普遍,而就讀理工類院校的留學生相對更願意保留使用自己的中文名字。

不過中國學生在法國使用法語名字有時也會帶一些困擾。作為西歐移民大國,法國擁有由多個人種和民族構成的複雜人口,而帶有原生地烙印的名字會讓他人更好地了解一個人的身份。比如,叫賽琳娜的女孩很可能有拉丁血統,叫尤塞夫的男孩可能來自中東或北非。雖然法語名讓中國留學生更好被法國同學和老師叫出口,但作為黑頭發黃皮膚的炎黃子孫,使用真正的中文名似乎可以避免在留學或求職中被誤以為是其他民族的尴尬。

赴德留學的中國留學生大多也都會起一個德文名字,且都比較具有“德國特色”。女學生典型的有安娜、艾娃 、漢娜、薩拉 、瑪麗等。男同學較多的有托馬斯、馬庫斯、安德烈亞斯、約翰内斯、彼得、菲利普等。海德堡大學中國留學生楊同學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她在留學前就起好了一個德語名字約翰娜。這個名字确實幫了她不少忙,讓她很快融入德國學生圈子,平時在生活中也提供了便利,比如參加各種活動、網購等。

當然,現在也有更多中國學生即使有外文名字,也喜歡在後面附加自己的中文名。德國洪堡大學李同學對記者表示,中文名字可以凸顯中國學生的獨特性。尤其是中國發展的當下,中文名也變成一種潮流。許多外國學生和教授也常常喜歡問中文名字的正确讀法和含義,甚至一些外國同學也願意給自己起一個中文名,繼而多了一個交流的話題,增進相互了解。《環球時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大多數德國學生和民衆更希望中國學生能展示他們中文名。漢堡大學工作人員雷娜對記者說,這是一種對中國傳統和文化的尊重,也可以讓他們更深入地了解中文名字後面的故事。有德國公司的主管也告訴記者,他們在招聘員工時,往往會更多留意有中文名的留學生,希望他們幫助公司開拓中國市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