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主要有三個方面關鍵技術:連接、标識以及數據的操作。以RFID為代表的物體标識技術曾經幾乎就是物聯網的代名詞。而今RFID的演進技術NFC又在各個領域發揮着重要作用。那麼RFID與NFC究竟有什麼區别與聯系呢?
什麼是RFID?
RFID(無線射頻識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别技術。其原理為閱讀器與标簽之間進行非接觸式的數據通信,達到識别目标的目的。隻要是射頻方式,并且能夠通過這種方式識别到的都算作RFID範疇,按照頻率來分,一般可分為低頻、高頻、超高頻、2.4G等。RFID的應用非常廣泛,典型應用有動物管理、車輛管理、生産線自動化、資産管理、人員管理、智慧醫療等。
最簡單的RFID系統由标簽(Tag)、閱讀器(Reader)和天線(Antenna)三部分組成一一在實際應用中還需要其他硬件和軟件的支持。
其工作原理并不複雜:标簽進入磁場後,接收閱讀器發出的射頻信号,憑借感應電流所獲得的能量發送出存儲在芯片中的産品信息 (Passive Tag,無源标簽或被動标簽)或者主動發送某一頻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簽或主動标簽)閱讀器讀取信息并解碼後,送至中央信息系統進行有關數據處理。RFID的起源比較早,在二戰時期就已經應用于戰鬥機的識别上。
RFID的出現,不僅僅是一種新的識别技術,而是從信息傳遞手段上,賦予了新的定義,RFID(Rebuilding For Information Delivery)才是RFID最好的诠釋。RFID标簽聯入到其出售産品的塑料标簽上,完成迅速查詢貨品、進貨檢查和提高供貨能力等作用。無論對于電腦記錄還是消費者使用,效率都将大大提高。
什麼是NFC?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場通信技術相比RFID來說起步晚很多,大概是2003年前後,由Philips、Nokia和Sony主推的一種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是一種短距離非接觸式的通信方式,工作頻率為13.56MHz,通信速率為106kbit/秒到848kbit/秒。其認讀距離在大多數應用中,不超過10厘米。NFC由于其物理特性,決定了隻能在短距離的應用場合。通過手機為載體,把非接觸式IC卡應用結合于手機中,以卡、閱讀器、點對點三種應用模式,實現手機支付、行業應用、積分兌換、電子票務、身份識别、防僞、廣告等多種應用的服務産品。
NFC技術在單塊芯片上綜合了非接觸式讀寫器、非接觸式卡和對等功能,依賴讀寫器設備通過提供電感RF耦合提供電源,使芯片無需電源。NFC 具有成本低廉、方便易用和更富直觀性等特點,NFC在識别和連通性市場開辟了全新的和獨特的領域。
NFC技術的空中接口定義為ISO18092,而RFID的空中接口為ISO18000,可見其二者技術上的相關性。NFC 的芯片上集成了讀和寫的功能,注定其定位是對人的服務。RFID 技術可以用來識别和跟蹤幾乎所有物體,并由此可以構建一個容納和連結世界上所有物品的廣泛的智能網絡。到目前為止,RFID技術己經在為很多行業提供原料跟蹤、産品識别、物流供應、批發零售、防僞認證和設備控制等服務,有效提升了企業的價值鍊水平。RFID 還被應用于交通管理、小額消費、身份識別等衆多領域,并帶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總結:RFID和NFC有什麼區别與聯系?
1、工作頻率
NFC的工作頻率為13.56MHz;而RFID的工作頻率有低頻、高頻、超高頻等。
2、工作距離
NFC的工作距離理論上為0~20cm,但是在産品的實現上,由于采用了特殊功率抑制技術,使其工作距離隻有0~10cm,從而更好地保證業務的安全性;由于RFID具有不同的頻率,其工作距離在幾厘米到幾十米不等。
3、工作模式
NFC同時支持讀寫模式和卡模式;而在RFID中,讀卡器和非接觸卡是獨立的兩個實體,不能切換。
4、通信模式
NFC支持P2P模式,RFID不支持P2P模式。
5、标準協議
NFC的底層通訊協議兼容高頻RFID的底層通信标準,即兼容ISO14443/ISO15693标準。NFC技術還定義了比較完整的上層協議,如LLCP,NDEF和RTD等。
6、應用領域
RFID更多的應用在生産産線、倉儲物流、資産管理等應用上,而NFC則工作在門禁、公交卡、手機支付等領域。
寫留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