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蔬菜栽培上,為了節省土地,也便于集中管理,以培育壯苗,通常都采用先育苗,後移栽的方法。而育苗,需要準備培養土(床土)。由于苗床中幼苗密度大,生長速度快,在單位面積、單位時間内從培養土中吸收的礦質營養很多,而育苗過程中一般又很少施肥,因此,為培育壯苗必須用肥沃的床土。
床土需要具備的條件是:肥沃、疏松、通氣良好,且不帶病菌。床土肥沃是指氮、磷、鉀和各種微量元素都有,如果氮肥偏多,在塑料薄膜覆蓋下光照較弱,會引起幼苗徒長。
培養土是用充分傳熱的堆肥、廄肥、疏松無菌的土壤、過磷酸鈣和草木灰等物質混拌而成的。在我們這裡,是選擇種過水稻的土壤,将稻田土耙細後,加入堆肥、廄肥、過磷酸鈣和草木灰等制成的培養土。其制作的比例為:有機質(堆肥、廄肥等)的體積,是土壤的1~2倍或相等。每一立方米床土加過磷酸鈣5~7斤、草木灰10~20斤或者加含氮、磷、鉀三元素的複合肥5斤。床土配制好以後,要将堆肥、廄肥和土壤中的草根和石礫、瓦片以及蚯蚓篩出去。然後,把配制好的培養土鋪開在育苗床上,厚度為8~10厘米。如果培養土(床土)過薄,會影響根系的發育和造成營養不足。
為了防治土壤傳染性病害對幼苗的危害,還可以配制帶殺菌劑的“藥土”。
“藥土”的配制方法:用含量為50%的多菌靈10克(2錢)加30斤細土拌和,可撒一平方米面積。播種時,将三分之一的“藥土”撒在床面作為墊土,種子播在墊土上。然後,将剩餘的三分之二“藥土”覆在種子上面作為蓋土。
也可以用甲基硫菌靈或敵克松粉劑制作成“藥土”。其中,據上世紀八十年代科研工作者的實驗,甲基硫菌靈的效果優于多菌靈。雖然甲基硫菌靈最後還是還原成多菌靈,但是殺菌效果比多菌靈好。
在育苗的過程中,難免也會發生病蟲害。其中,猝倒病和立枯病對蔬菜幼苗的危害最重。
猝倒病,又叫卡脖子、倒苗,也叫“小腳瘟”,主要危害幼苗。發病的時間,是在幼苗出土前或剛出土,大苗一般不受害。其症狀是,病苗莖基部呈水漬狀病斑,病部變黃萎縮,猝倒。如果子葉下部發病,則出現“卡脖子”的現象。猝倒病病情發展極快,地上部還沒有表現出明顯症狀時就猝倒(突然倒下)。高溫條件下,在幼苗莖部及附近土表産生有白色綿毛狀菌絲。
立枯病,主要發生在育苗的中後期,也是疫病的最早期病症。發病的時間,在幼苗剛出土和幼苗的生長期。其症狀是,幼苗莖基部部分變褐色,以後變細缢縮,莖葉萎垂枯死。立枯病的大苗往往白天萎縮,夜晚恢複,反複幾次後才死亡。在病部有淡褐色蛛絲狀黴層,不過不太明顯。
在育苗時,要加強苗床管理。遇到連續陰雨或下雪天,苗床要密閉保溫。天氣轉晴後,中午要适當蓋草簾遮蔭。苗床發現病株,要立即拔除,撒上幹細土或者草木灰。
對于猝倒病和立枯病的防治,可用含量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含量50%代森鋅600倍液、或含量25%瑞毒黴可濕性粉劑800~900倍液、或含量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防治,均可收到明顯的效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