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事物的文化内涵往往來源于“望文生義”。
小小的蟬,因為其富有神秘色彩的一生和表面顯示的生活習性,給人帶來許多聯想,被人們賦予豐富的文化内涵。
在脫殼成蟬之前,一直生活在污泥濁水之中,脫殼後飛到高高的樹上,以露水為食(古人認為),可與出污泥而不染的荷比美,所以自然而然地成為品性高潔者的象征,深受人們的喜愛甚至推崇。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蟬蛻與濁穢,以浮遊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虞世南也贊其“居高聲自遠,非是籍秋風”。
因為喜歡和推崇,所以蟬成了許多藝術品中的主要形象。
一、蟬佩、把玩、藝術擺件等豐富的内涵
因蟬性高潔,所以人們往往用玉雕成玉蟬,作為帽佩或腰佩,取其居高食露,精潔可貴之意,又含一鳴驚人、腰蟬(纏)萬貫之意。
因為蟬在世間壽命很短,但入土後又能生還,出土生羽,所以,自漢代以來,皆以蟬的羽化比喻人能重生,将玉蟬放于死者口中,成語中稱作“蟬形玉含”,象征精神不死,渴望親人重生。
有人還借蟬幼蟲出土、蛻殼、生出羽毛一飛沖天的過程來表達脫胎換骨、羽化成仙的欲望。
二、與梅、竹、足等結合在一起,表達特定的精神内涵
梅與蟬都是高潔品性的象征,但二者不出現于同一季節,人們常常把蟬雕在梅花之上。暗示高潔難得,也通過諧音表達知音難覓(梅有知音,沒有知音)的意思。
蟬也稱“知了”,蟬與竹、足等雕刻成藝術品,主要利用其諧音,表達“知足常樂”的精神内涵。
三、其他内涵
與蟬有關的成語很多,含義也各不相同。
因蟬能夠脫殼化羽,一飛而去,故有“金蟬脫殼”,并延變成了三十六計中的一計,意思以假像掩蓋真相,巧妙逃脫。
因蟬能連續變化,不斷生長,故有“蟬聯”一詞,意為連續獲得某項殊榮。
因秋風起,蟬聲漸消,生命不長,故有“噤若寒蟬”之說,意為害怕而不敢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