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台風“利奇馬”影響,安徽甯國市近日發生了嚴重的洪澇災害,超過11萬人受災。
災難發生後,出現了暖心一幕: 8月14日,甯國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收到了5封“挂号信”,每個信封裝有2000元,總共1萬元捐款,署名全部是“竹峰鎮 平一”。
随即,當地開始了一場尋找這位匿名捐款者的自發行動。
他是誰?
五封匿名的捐款信
引發全城尋找好人
甯國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信件是匿名的,也沒有标注錢款用途,但我們推測應該是捐款。”匿名捐款的消息曝光後,引發當地網友關注,大家紛紛轉發尋人消息,想知道這位名叫“竹峰鎮 平一”的捐款者是誰,更想了解匿名捐款者背後的故事。
“我們立即通過郵戳找到了寄信的郵局。 ”工作人員說,他們調取了甯國城東郵政大廳的監控視頻後了解到,信件是8月13日寄出的,寄信人是一位老人,身上的衣服印有“甯國環衛”的字樣。
“大家很重視這件事,立馬委托我們尋人。”甯國城管執法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因為監控錄像較為清晰,環衛處立馬組織各公司負責人前來辨認,基本确定了老人的身份:捐款老人名叫樂金美,今年72歲,是一名環衛工人。
找到了!
老人平時十分節儉
家人生病生活窘迫
當城管執法局初步确定捐款老人是樂金美後,竹峰街道辦事處文明辦的李主任曾上門拜訪,“他就是一名普通的環衛工人,家裡不富裕,牆都是毛坯、水泥的。”
8月16日,記者聯系到捐款老人樂金美的兒子樂發志。 “父親瞞着家裡人捐了1萬塊,家人也是在朋友圈看到了尋人信息後,才知道這件事。 ”樂發志說,雖然他看到視頻的第一眼就确認那是他父親,但仍然不敢相信。“他最初不承認自己捐了錢,我再三追問,他才告訴我錢是捐給因為台風受災的村民。”
“剛得知父親捐款的消息時,家裡人都不太理解。”樂發志坦言,“家裡經濟狀況不太好,1萬塊對我們來說不是小數目。 ”
樂發志告訴記者,父親已經做了十多年的環衛工了,“他之前一直在家務農,後來因為年紀大了,做不動農活了,就開始做環衛工養家。 ”據樂發志介紹,父親每月的工資和用餐補助加起來隻有2065元,“平時他自己也舍不得花錢,生了病也是能扛就扛,省下來的錢應該都攢起來了。”
談及家中近況,樂發志說:“家裡最近不太平靜,花了很多錢。”他的母親去年跌倒導緻手部骨折,他的妻子今年年初也查出患上了鼻咽癌,治療已經花費了15萬元左右。記者聯系上樂發志時,他正在養雞場工作,“我昨晚9點就出門工作了,一夜都沒能回家,我們一家人都是農民,掙的都是辛苦錢。”
太感動!
隻想默默做點貢獻
捐款已經用于救災
雖然父親是背着家人捐的錢,但是事後老人的解釋卻說服了樂發志。1991年,樂發志家遭遇洪水。但在社會各界的幫助下,村裡垮塌的河堤重新修建起來了,每家每戶也都收到了政府發放的大米,“我們家是在大家的幫助下渡過難關的,父親老了,總想為社會做點貢獻。 ”
樂發志說,這次台風來襲,父親通過電視了解到大山裡房屋倒塌,很多人因為洪水失聯的情況,“相比受災的人,我們家雖然經濟條件不好,但是至少一家人團團圓圓在一起,父親就想盡自己的微薄之力幫助他們。 ”樂發志還告訴記者,“竹峰鎮是我們這裡的地名,因為寄信的時候需要署名,他就臨時起了‘平一’這個假名字。”
甯國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相關工作人員說,目前老人的捐款已被捐到慈善協會,用于當地的救災工作。
災難無情
但人間處處有真情
處處有溫暖
這麼善良的老人
心中一定住着天使吧
為老人點贊!
向老人緻敬!
(來源:北京青年報、中安在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