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圈子,什麼叫人脈?
說說甲骨文圈子的那些人,那些事。
第一個發現甲骨文的人:王懿榮,1899年。這時候的甲骨文被認為是古物、古董,王懿榮并沒有研究甲骨文,也沒有著錄,因為他第二年就殉難了。
王懿榮
第一個為甲骨文出書的人是劉鄂,就是那個寫《老殘遊記》的劉鄂。王懿榮的一千多片甲骨都被劉鄂收購,并且劉鄂又接着多方收集,一共有了五千多片甲骨。劉鄂從自己收藏中精選一千零五十八片拓印出書,書名《鐵雲藏龜》,這一年是1903年。但劉鄂對甲骨文并沒有深入研究。
劉鄂
第一個真正研究甲骨文的人是孫诒讓。比劉鄂晚一年,1904年,孫诒讓出版了《契文舉例》,把甲骨文進行分類:日月、貞蔔、蔔事、鬼神、蔔人、官氏、方國、典禮、文字、雜例。
孫诒讓
甲骨文的研究進入學者集體研究的時代起始于一對兒女親家:羅振玉和王國維。其實羅振玉和劉鄂也是兒女親家。羅振玉開始在劉鄂家做西席,後來東家和西席結了姻親,羅振玉的女兒是劉鄂的兒媳婦。羅振玉是第一個大力搜集、傳播甲骨的人,并且深入進行研究、考釋。郭沫若說“甲骨自出土後,其搜集、保存、傳播之功,羅氏當居第一,而考釋之功也深賴羅氏。”王國維是真正的國學大師,不僅甲骨文,神話、史籍、戲曲、文字等等都可以被王國維随手調集、純屬運用地去研究曆史。王國維考證了殷先公先王、殷商曆史地理、北方草原民族、商代的制度、商代的祭祀……郭沫若說:殷墟是新史學的開端,王國維是“新史學的開山”。
羅振玉
徐中舒、朱芳圃、戴家祥都是王國維的學生。其中戴家祥的姨夫是孫诒讓。王國維認為當時古文字學有所得的四個人是:唐蘭、容庚、柯昌濟和商承祚。王國維特别稱贊唐蘭“于書無所不窺”。商承祚是羅振玉的學生。
“甲骨四堂”是:羅振玉,字“雪堂”;王國維,字“觀堂”;董作賓,字“彥堂”;郭沫若,字“鼎堂”。唐蘭說“蔔辭研究,自雪堂導夫先路,觀堂繼以考史,彥堂區其時代,鼎堂發其辭例,固已極一時之盛。”董作賓既主持過殷商的挖掘,又在研究方面卓有成就。1928年到1937年殷墟的十五次挖掘中,有三次是董作賓主持的,1928年首次挖掘就是。“大龜四版”也是董作賓主持挖掘時得到的。
王國維
甲骨文字考釋最多的是羅振玉,考出五百多字。考釋最精深的是王國維和郭沫若,每考一字旁征博引。主要孫诒讓和羅振玉把常用字差不多都考出來了,所以王國維和郭沫若考的字都比較有難度。唐蘭很厲害,在常用字已考得差不多的情況下又考出一百多字。于省吾更厲害,四十多年中釋字三百。
郭沫若
胡厚宣,集大成者。胡厚宣自己收藏豐富,收集的一千九百八十五片甲骨後來捐給國家圖書館。胡厚宣研究殷商的婚姻、宗法、農業、氣象、曆法等等。裘錫圭是胡厚宣的學生。
陳夢家是容庚的學生。
唐蘭
我比較崇拜王國維,喜歡唐蘭,常看徐中舒。徐中舒不像章太炎,以《說文解字》為金科玉律。徐中舒常以甲骨文糾正《說文解字》。但是,應該以《說文解字》對照甲骨文和金文,這個方法貌似更穩妥一點。
沅汰博物館,周一不閉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