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送禮物的習俗?央廣網北京2月22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放假的日子過得就是快,轉眼間,今天都大年初四了,假期進入後半程大家都吃喝玩樂得不錯吧?很多人估計又要有“每逢佳節胖三斤”的煩惱了而對于很多家庭來說,煩惱可能還不止這一個親朋好友相互拜訪之後,回頭一看,家裡的禮品已經堆了半個屋子,挑出家裡需要的,還剩一大半幾乎用不上,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外國送禮物的習俗?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央廣網北京2月22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放假的日子過得就是快,轉眼間,今天都大年初四了,假期進入後半程。大家都吃喝玩樂得不錯吧?很多人估計又要有“每逢佳節胖三斤”的煩惱了。而對于很多家庭來說,煩惱可能還不止這一個。親朋好友相互拜訪之後,回頭一看,家裡的禮品已經堆了半個屋子,挑出家裡需要的,還剩一大半幾乎用不上。
其實,這種現象不僅在春節出現,家裡但凡辦個什麼喜事兒,禮品都堆積成山。拜訪别人随手帶點禮物是咱中國人的傳統,也是禮儀之邦的體現。然而,在如今物資并不缺乏的時代,很多禮品成了家裡的“雞肋”。
這些“雞肋”的命運基本是被束之高閣、積滿灰塵,另外,有些名貴的煙酒、保健品之類,自己用不上,在家裡放過期了又可惜,怎麼辦?賣出去成了一種辦法。這便催生了禮品回收行業。盡管這也算有效處理的辦法,但把别人送的東西賣掉總歸覺得心裡别扭。那麼,在國外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煩惱呢?
華人姜帆在美國也常常拜訪朋友,據她所說,美國人去拜訪人家也習慣帶點東西,平時去一般帶點吃的或小家用品,到了過節或一些特殊喜事,美國人送禮的方式就會非常新鮮。
姜帆:在美國,一般喜歡送一些比較便宜、實用的東西。比如會送一些居家用品,很多時候也會送一些禮品卡,比如各個超市,網上亞馬遜,化妝品那些禮品卡,根據不同的人群會送一些禮品卡,一般50美金或者也有25美金。假如關系特别好,或者參加别人婚禮就會送的多一些。比如說50美金到100美金。因為不知道對方喜歡什麼東西,所以國外也比較喜歡送這些禮品卡。
國外的大節日,比如聖誕節,送禮物比較多,大家習慣和家人在一起,會買一些對方會用得到的東西,節日的時候帶過去聚在一起交換禮物、還有拆禮物的環節。有的時候國外也比較講究,比如孩子滿月的時候,也會送禮物。有一個有名的網站,孩子滿月的時候,會把自己需要的東西在網站上列出來,通過郵件的形式發過去,看到之後就在網上自己點,想給他買什麼。這個網站和很多特别有名的購物的專業網站有連接,點進去之後直接付款,他們就直接會寄到那個人的家裡。
當然,一個家裡總會有些沒有損壞但又不需要再用的東西,美國人又是怎麼處理這些家庭“雞肋”的呢?
姜帆:首先國外有很多二手商店,大家喜歡把自己一些不用的東西賣到二手商店,賣一些合适的價格。二手商店再賣給一些,喜歡用比較便宜的價格買一些自己想用的東西的人,所以這是循環利用的過程。然後,還有一種,在自己的房子外面擺攤,把一些自己用不到的,或者是别人給送的禮物自己用不到的擺在外面,這都是合法的,路過的路人,有興趣就會過來看。有自己想要的東西就會買走,這樣也是一種把自己不用的東西賣掉的一種方式,不會有過多的東西積壓在家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