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阿瞞的由來?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谯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一代枭雄曹操為什麼會有阿瞞這樣的小名呢,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曹操阿瞞的由來?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谯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一代枭雄曹操為什麼會有阿瞞這樣的小名呢
圖片來源于網絡
曹操是三國史上争議最大的人,他奸詐、猜忌、陰險、多疑和狂妄,善于玩弄權術;同時又才藝好,武藝好,好讀書,膽略和才智過人,唯才是舉,精通兵法,處亂不驚。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我們講到曹操,很容易就聯想到《三國志演義》,更而想到戲台上那一位花臉的奸臣……其實曹操是一個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位英雄(見《而已集》)。但是這樣的一個名人為什麼會有阿瞞這樣的賤命呢?我們往下看。
圖片來源于網絡
民間流傳一個說法,說是東漢時期毫州一帶,有一個奇怪的習俗,就是人貴名賤。很多人家的小孩,一直都長到十二歲才取名字,怕閻王從生死簿上看到小孩的名字,把小孩帶去另一個世界。也有的人給孩子取個賤名,想不引起閻王的注意。于是“阿貓”“阿狗”這樣的小名就遍地開花了。起這樣的小名是希望孩子可以平平安安的長大。 曹操的父親曹嵩原本是夏侯家的人,因為曹家一直沒有後代,夏侯家又與曹家世代交好,所以夏侯家就将一個幼子給了曹家,就是日後的曹嵩。曹嵩長大成家後生下了曹操,曹家欣喜若狂,按照當地習俗,擔心閻王把曹操帶走,于是曹家便一直不給曹操取名字。不巧的是,這次輪到夏侯家生不出男孩了,曹家很擔心夏侯家把曹操給要回去,因此把曹操給藏了起來。 隻是再怎樣躲藏、欺瞞,還是應該給曹操一個稱呼吧!連隔壁老劉家的小狗都有“阿黃”這樣的名字了。但隻要提到曹操,曹家總是瞞呀瞞呀含糊的說,日子一久,就索性叫曹操「阿瞞」。
圖片來源于網絡
當然了,這隻是民間傳說,曹操小字應是“阿滿”,表示可愛的意思,後因《三國演義》尊劉貶曹,于是可愛的“阿滿”就變成了貶義的“阿瞞”。裴松之注引《曹瞞傳》記載曹操“小字阿瞞”,用“瞞”字,是指欺瞞的意思,意為曹操生性多疑,好用計謀,故改“滿”為“瞞”從而符合曹操的性格。《三國演義》第72回“曹阿瞞兵退斜谷”,直接稱曹操為曹阿瞞,這是明顯不敬的稱呼。
圖片來源于影視作品
《三國演義》中對曹操的貶稱還有“老瞞”一說。如第61回“孫權遺書退老瞞”中,孫權寫書給曹操:“足下不死,孤不得安。”蘇東坡《志林》記載鄉中小兒“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頻蹙眉,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說明在唐宋時期,曹操已經是不受歡迎的奸雄形象了。所以民間說書藝人以及《三國演義》記錄的文人們将曹操的小字“阿滿”醜化為“阿瞞”,其實是曆史正統觀念的表現。民間一直認為劉備是漢室正統,而曹操是漢賊,對其醜化,于是“阿瞞”就這樣産生了。就這樣,如同孫悟空的别稱“弼馬溫”一樣,“曹阿瞞“成了曹操一生的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